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17 19:38:54| 人氣1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窮匕見






好戲要上場了


經濟學人油價重挫好或壞

國際油價重挫,布侖特油價與6月的頂峰相比大跌近30%。正常情況下,油價下跌能促進全球經濟成長,然而這次的情況卻並非如此清楚。

估計每桶油價下跌10美元,約相當於把石油輸出國家國內生產毛額的0.5%移轉給進口國;由於石油消費國的花錢速度比出口國快,因此油價下跌通常能促進全球消費總產出。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油價下跌究竟是在反映需求疲軟,還是供給激增。如果是需求疲軟,的確值得擔憂,因為這顯示油價下跌是經濟不振的象徵,消費者會用省下的錢來還債,因此油價下跌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未必顯著。一些國家反而會因為油價下跌而使通貨緊縮的風險升高,結果是弊大於利。但如果是由於供給充裕而導致油價下跌,就是重大利多,如此一來低油價終將帶動全球大型經濟體的支出。

全球經濟的確疲軟。日本、德國今年第2季都陷入負成長,且可能出現衰退。最近美國經濟加速成長,但以歷史標準來看復甦力道仍弱。國際貨幣基金最近也下修今、明兩年的全球成長率預估。

經濟成長減弱導致能源需求減少。國際能源總署預估,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每天僅增加70萬桶,比上個月的預估又減少20萬桶。需求不振已經好久,但最近需求減緩卻令市場震驚,因而造成油價重挫。

但需求疲軟並非唯一原因,供給面也出現震撼。從去年4月以來,全球石油產量大幅增加,且某些月份的產量比上年同月每天增加1-200萬桶;9月全球油產量比去年9月平均每天激增280萬桶。

美國9月生產石油每天880萬桶,比去年9月增加13%,與沙烏地阿拉伯相去不遠;俄羅斯產量也增加,顯示經濟制裁尚未影響到產油量,9月每天生產1060萬桶,創下蘇聯解體以來最高峰。

油國組織方面,利比亞4月每天僅產油20萬桶,9月已增至90萬桶;伊拉克也增產。油國組織總產量經過兩年的減少後,9月再度回升。

由於需求疲軟,因此許多富裕國家都把新增的產量被用於建立庫存,但庫存不可能無限制增加;一旦存油速度減緩,油價便可能再跌;除非全球需求增加,或石油產量減少。但這兩種情況似乎不會立即發生。

國際能源組織首席分析師哈爾夫指出,

美國頁岩石油每桶的生產成本原先約為80美元;

但由於技術不斷改進,現在已經比70美元還低。

如果要想使一些「邊際型」的石油業者趕出市場,

使產量下降,則油價還須更進一步下跌。

新的石油貿易形態也壓制油價下跌。油國組織以往都分割全球市場,例如奈及利亞及委內瑞拉賣油給美國,波斯灣一些小國賣油給日本等。但美國石油進口量已由2010年時每月3090萬桶,減少到2360萬桶,歐洲需求也疲軟,因此各產油國都在爭奪亞洲市場。例如沙國一方面增產,一方面降低對亞洲的售油價格。

油國組織將於11月開會;但科威特石油部長已表示,「我不認為各國有可能減產」。至於油價要跌得多快、降到多低,才能促使需求增加,則更加不確定。




驚!下周油價大降0.9元 創3年新低


降幅近年最大!國際原油持續走跌,

中油擬下周一調降汽柴油0.8~0.9元,

這不但是一年多來最大單次降幅,也是油價連七降,

調降後95無鉛汽油跌到31.5元、92無鉛更跌到30元大關,

柴油則會落到28.6元,逼近客運業票價連動調降的門檻。

新價格將創下3年來國內油價新低點!

下周一次加滿50公升油箱就可省下高達45元,

足足是一杯咖啡的錢。合計7連降一個半月來,

汽油每公升共跌2.7元,降幅非常大。



《油價》跌深反彈 NYMEX原油漲逾1%



 


油價驚跌 亞洲利弊互見






國際油價跌至低點,雖嘉惠亞洲這個全世界最依賴原油進口的地區,減輕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負擔,同時給了央行降息刺激經濟成長的空間。但油價持續走跌也意味中國、歐洲需求減緩,恐危害亞洲出口。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匯豐駐香港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指出,「原油價格下滑對亞洲來說猶如雙面刃,這反映出全球需求疲弱,但另一方面緩衝許多亞洲經濟體的壓力。」

全球經濟成長停滯的陰影擴大,倫敦布蘭特11月期油周四盤中跌深到每桶82.72美元,觸抵2010年11月來的4年新低。

燃料成本下跌使通膨獲得抑制,為亞洲央行提供降息空間,南韓央行周三就將基準利率再砍1碼,調降到2%的4年多來新低。

南韓是主要原油進口國,購油成本降低有助提振經濟成長。

但是范力民表示,南韓同時是電子與汽車零件出口大國,若油價下滑並非出於供給過剩,而中國、歐洲需求不振才是主因的話,長期來看對南韓這類出口導向國家十分不利。

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周三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4年多來最小增幅,這讓北京政府有餘裕實施寬鬆貨幣政策,避免今年7.5%的成長目標落空。

不過法國農業信貸經濟學家高德信(Dariusz Kowalczyk)指出:「站在中國的立場,油價走低對其有益,但這恐淪為惡性循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的關鍵原因,正是中國減少原油需求。」

日本央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上周曾表示,「油價下跌對日本經濟有加分作用,」減輕消費者的支出負擔。

然另一方面,日圓重貶雖助日本擺脫通縮,卻推升了原油進口成本,而且近來油價暴落,增添了日銀明年2%通膨率達標的難度。

印度與印尼過去12個月調升利率,目的在控制通膨,防止資金因聯準會升息在即而外流。

摩根士丹利指出,油價走滑有助紓緩進一步緊縮貨幣的壓力,對這兩個成長現隱憂的國家來說是好事。

台長: ANG MO
人氣(11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