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品牌行銷心法搜秘》 紅,還要更紅
「我來自台灣!」
這是古又文,去年12 月他拿下全美最大時尚獎── Gen Art Styles 首獎時, 興奮地在台上喊出的話。
「台灣之光」、「時尚新銳」、「美學經濟新世代」、「窮孩子出頭天」⋯⋯,都是「古又文」這3 個字的代名詞。
現年32 歲的古又文,17 歲開啟設計生涯,當他拿下Gen Art Styles 首獎後,瞬間成為媒體鎂光燈焦點,而今在台灣,「古又文」3 個字,已經成為新台灣人之光的代名詞。
事實上,在紐約、倫敦、米蘭等時尚大都嶄露頭角的華人新銳設計師,不只古又文一位,但他偏偏就能聚集媒體與群眾寵愛於一身,原因很簡單,一切的榮耀背後,均因他行銷的,是「自己」這個品牌;設計,反而只是個人品牌的其中之一。
做設計 更要懂行銷
古
又文很清楚,要讓以自己為名的創意和作品,傳播得更快,就不能躲在作品後面,忽略「個人」存在。要把自己的故事、觀念、想法,和設計合而為一,融合成行銷
利器,大方地說出來,使得名為「古又文」的品牌,既代表美感,又有故事,人們也因此對作品和人,都可以留下深刻印象。
行銷個人,等於行銷品牌,半年之內,古又文從無人知曉,到家喻戶曉,他到底怎麼辦到的?以下是古又文的現身說法。
Step1:找出簽名風格
模特兒身上若虛若實的織物,蔓延而成的不規則裝束,是古又文的成名作。在美學經濟浪潮席捲之下,全球一年產生多如繁星的設計人,因此要快速讓所有人認得自己是誰,就得找出專屬的簽名式風格。
古:
大家都知道的方法,再做,就沒有任何新意,因此我要用不尋常的概念去試驗,回到服裝的材質本身搜尋設計的可能性。做「情緒雕塑」系列(編按:Gen
Art
得獎作品)之前,我花了將近半年研究材質,親手編織過所有想見得到的線狀物,連汽車內胎的橡膠、塑膠繩等非編織材料,也試編過,最後才找到了羊毛條。
在
編織手法上,我也找到不同以往的作法。一般編織,會先打好一個版,依照版型編,但這個方法太死板,作品會被框住,所以我拿著羊毛條原料,直接在人台上,沿
著身體線條,用立體的方式編織,就像完成一件雕塑品,每件都是獨一無二,更衍生出我「像雕塑般的服裝外觀」的簽名風格。
透過雕
塑的概念,我也讓自己的設計,跨越了服裝和藝術的疆界,它可以是一件無法被複製的高級訂製服,也可以被解釋成一件「軟雕塑」的藝術品,當時我在紐約比賽
時,發現其他4
名入圍設計師,都是買現成的布料,做裁剪與設計,而這樣的發現,也更加深了我對布料解構、裁剪再製成自己的布料與設計,所代表的創新簽名風格,擁有信心。
Step2:曝光,比賽型選手
一旦簽名式風格設定好了,你還得為自己搭舞台,把才華秀出來讓所有人看到,古又文用最省錢的方法,讓自己持續曝光──持續比賽,拿獎回來!
古:我不相信,「賠錢才能做創意」的說法,在紐約,如果要自費辦一場秀的代價,要美金10萬元,雖然我想站上國際舞台,但一方面,也不想造成家裡負擔,加上我的務實性格,更不願意用借貸的方式,做超出經濟能力範圍的事。
比
起國外,台灣的時尚產業環境,對我們這種年輕服裝設計師的支持,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是我也不願只是每天抱怨,不如好好做,
參加比賽,是我最能做到的,國際等級的Gen
Art、上海東華盃,我都比過,小比賽更不計其數,我持續用比賽鍛鍊自己,累積自己的credit(知名度),二來也藉此訓練自己,在時限以內,完成作
品,用成績證明能力。
既然是比賽,就一定會有名次高下,輸了比賽,光沮喪於事無補,紐約Gen Art 我參加過兩次,第一次連初選都沒有過,我對我的作品有信心,但沒上是事實,所以我開始分析問題出在哪裡,後來我發現,問題在於我輕忽了作品拍攝出來的效果,因此第二次參賽,我提早半年準備,要求參賽照片品質,讓評審能清楚看到作品表現,更使我一路過關斬將,得到大獎。
更多的內容請看本期30雜誌
引用網址: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938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