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0 20:55:25| 人氣15,2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柏拉圖>一書讀後感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書由傅佩榮編著,書中許多內容取材參考外文資料,所以傅佩榮執意用「編著」一詞。

      在閱讀經驗裡,「柏拉圖」、「理想國」、「會飲篇」、「洞穴說」、「人被切成兩半,所以每個人都在尋找失去的那一半」...,這些論述常出現在某本書的某個段落,所以興起瞭解柏拉圖的念頭。

      在博客來蒐尋,目標是尋找一本入門的、通識介紹的書,最後與這本書有緣。

      本書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分別簡介了26篇對話錄,以及重要內容,其中最著名的是饗宴篇(也有翻譯為會飲篇)以及理想國篇﹔第二部分歸納柏拉圖的思想,整合成幾個重要的主題,包括知識、理型、靈魂、愛樂斯、神明、藝術、快樂、教育、政治。

      柏拉圖<對話錄>之所以採取對話的方式,目的在突顯每個人不同的想法,並藉由對話進行深入的辯證,對於談論的議題可以不斷提昇與超越。但是每篇對話錄的主題並不是單一的,例如以「知識」主題來說,並沒有一篇對話錄是針對知識的主題,而是散落在各篇的對話錄之中。而編者的綜合整理對讀者的幫助很大。

      然而這是一本堅硬難以咀嚼消化的書,更遑論吸收了。這並不是編者的問題,其實可以明顯感受到傅佩榮努力嘗試要將柏拉圖的觀念說明清楚,可惜自己在很多部分並無法充分理解,這完全歸因於自己的不足。

      以下整理一些自己較能理解的部分。

「洞穴比喻」﹕

      柏拉圖在理想國篇第七卷提出「洞穴比喻」。想像有一個洞穴,洞穴出口外是陽光燦爛,囚犯被束縛在洞穴最深處,只能面對洞穴內壁,在洞口與囚犯之間有一火炬,在火炬與洞口之間有一道矮牆,矮牆上出現各種物體,囚犯只能看到牆壁上自己以及各種物體的影子。

      囚犯代表了大多數的人類,只能看到實物的影子。如果將囚犯釋放,他們回頭一望,雙目因刺眼的亮光而無法睜開,寧願再回頭望著牆上的影子,認為影子才是真實。

      如果有一個囚犯掙脫束縛,並讓眼睛逐漸適應光明後,他就會發覺自己原先所見的只是影子,繼續走出洞口,他就會發現一個陽光普照的大地。

      一個見過陽光的人,再回到洞穴裡,會因為太暗而看不清楚,因此他的行為難免可笑;如果他告訴其他的囚犯,洞口外陽光耀眼的世界,這些囚犯不但不相信,還會抓住他,置他於死地(這段自然聯想到蘇格拉底被處死)。


「人都在尋找失落的另一半」

      柏拉圖在饗宴篇提到一個神話,最初之時有三種人,每一種人的四肢與器官都是目前的人的兩倍,這三種人分別是男性、女性、男女同體,他們因為反抗諸神,於是宙斯將人一分為二,並吩咐阿波羅縫合起剩下的半個人,於是人成為現在的模樣。

      從此以後,人們就不斷地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原來是男性的,會愛上另一個男人﹔原來是女性的,就會愛上女人﹔原來是男女同體的,就會愛上異性。

      早在希臘時期,就已經認同了同性之愛。


「柏拉圖式的愛」

      在博客來蒐尋關鍵字「柏拉圖」時,也出現了飯島愛的<柏拉圖式性愛>一書,但兩者並不相同,後面會再提到柏拉圖對於哲學家帝王和衛士階層的婚姻觀。

      柏拉圖生活的年代(西元前427~西元前347年),希臘女性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只有家庭生活的角色,男女在知識上、藝術上缺乏相互溝通的條件,於是在男性與男性之間,允許存在著心靈與身體的密切接觸。

    柏拉圖式的愛指的是最高級的愛(高於男女之愛),也是哲學家之愛。相愛雙方都是男性,他們追求的是相互啟迪與探討真與善,而非尋歡作樂。柏拉圖不否認這種愛有身體上的基礎,但他們會控制這種慾望,將重心轉化為共同研究的熱忱。


「共子、共妻、共夫」以及共同財產的共產主義

      柏拉圖對於雅典的民主制度十分失望,並且曾先後兩次到西西里島輔佐政務,但都以失敗收場。他看到人性對財富的貪婪,統治者對於妻兒子女的私心,以及統治者的無知,於是在理想國篇提出對於統治者以及政治制度的看法,建構出一個理想的城邦。

      城邦中有三個階級,分為是統治者(不只一人)、衛士以及市民。統治者由衛士階級中選拔較年長、明智並且值得信賴的人擔任。衛士就是職業軍人,任務是保衛城邦。

      教育是一切制度的基礎,不同階級的人受的教育不同,城邦的統治者必須是真正的愛智者,亦即是哲學家君王。在希臘文中,哲學家是指愛好智慧的人,哲學家應該對主導世界的原理有所了解,擁有對真與美的愛,以及高度發展的推理能力。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途徑是教育,柏拉圖尤其重視數學,並推展開一套有系統的教育模式。

      柏拉圖注意到當時城邦政治的問題,除了靠教育解決外,他還看到了人的自私自利(尤其是領導者)必須克服。自私自利的兩個原因是私產與家庭,所以他提出了極端的共產主義(只針對領導者與衛士,並非所有市民)–共子、共妻、共夫以及共同財產。

    一群領導者裡,財產不能富有也不能貧窮(兩者都會衍生弊端),並且是共有財產﹔結婚與性行為必須嚴格管制,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才能進行,並且有許多次不同選擇的機會,小孩一出生就由公家撫養,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母親是誰。飯島愛的書指的應該就是這個。

      最重要的是共子、共妻、共夫以及共同財產這匪夷所思的論點,目的在消除私產與家庭的造成的自私自利。這當然是不可行的,除了人性無法接受之外,小孩的長相、近親婚姻的問題也無法克服。

      絕頂聰明如柏拉圖,要解決人的自私自利的問題,似乎弄錯方向了,要解決這個問題無法從制度面圍堵與防範,必須從自私自利的源頭–「人的心」著手,除了教育之外,宗教應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或許將來還有機緣再重讀此書,希望屆時能理解多一點。

台長: 種子
人氣(15,220)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我是誰>讀後心得
此分類上一篇:劉炯朗「國文課沒教的事」一書讀後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