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春節期間的煩亂,竟覺得最近的心像杯白開水
不是索然無味,而是没有任何調味
我依著生活的節奏而行,看著喜、怒、哀、樂來來去去
不想抓住些什麼,也不想分析編排些什麼
情緒來時清晰可見
情緒走時沈靜如水
或許是另一種清空
或許是另一種準備
為生命下個階段而準備
只是,只是或許又何妨
我走過太多思考之路
我走過太多努力之路
休息....又或許只是中場休息
因為生命有太多的未知
所以值得我們一再努力向前行
只為了看見下一個轉彎處的人生風景
不是嗎
最近看著蘇絢慧的「生命河流」,陪伴著臨終病人面對死亡,一個個令人感動落淚的故事,一篇篇因著直視著太多的死亡故事,而衍生出對生命感觸的文章,發人省思
在「讓一切來的及」這篇文章裏這麼寫著:
當我在臨終病房見到一個個的臨終病人時,人性的軟弱與脆弱更加明顯易見;在死亡強烈的照射下,大家帶著驚慌的神情四處亂竄地尋找遮蔽處,深怕死亡強光帶來的傷害。
我看見許多人選擇沉默,不談不說,以為一切就會靜止進行,我也看見許多人在死亡之前放棄讓生命再感受、再表達的權利。對於過去生命的怨、恨、束縛、傷害,只能任其發酵、擴張、扭曲,無力再與之搏鬥與周旋,也無力再改變什麼。
從那時起,我意識到一件事:不管是與自己的或與他人之間的許多缺憾、不滿、埋怨與衝突,我們任其放著,以為時間久了就會好一點,一點力也不使,一點心也不盡,只有等著等著,等著命運來改變,那麼,往往到了生命的盡頭,我們所面臨的情況是,那些未處理、未解的缺憾、不滿、理怨與衝突都會全部一股腦兒的湧現,因為內在知道,没有時間了,一切都會來不及,我們只能帶著所有的傷痛與對人生的失望與挫敗感離去。
看了許多人、許多家庭的無奈與缺憾後,我常在獨處時想著:「嘿!蘇絢慧,妳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呢?當妳必需離開人間時,妳想以什麼樣的話語來詮釋妳的生命故事呢?當死亡來敲門時,妳想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而這是最不會讓妳感到遺憾與沮喪的呢?」
我發現,當我開始以生命的終點-----死亡,來回頭觀看自己的生命時,我不再是面對未知而不可掌握的未來。對我來說,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死亡時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富有、不是有名聲、地位的人,那些不只我帶不走,也不會幫助我跨越死亡,無憾地面對生命的結束,相反的,還可能帶來多的不滿足和不願捨棄。
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我心裏真實地盼望,當我的靈魂必需離開軀體、必需飛翔之際,我能真心實意地喜愛自己,不具條件、不具評價地喜愛自己,並且,一切的傷痛部份都能獲得療癒,心靈能感受到猶如新生時的自由與完整。然後,帶著平靜、滿足、無憾、不虛此行的心情離開人間。
因為有了如此確定的夢想與希望,我知道我不能不做什麼等著一切自然而然地形成,如果,我希望在自己生命的盡頭能成為怎樣的人,那麼我必需從現在就開始做起;如果我希望當死亡來敲生命之門時,我能平靜、滿足、安詳的離開,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學習面對生命裡的缺憾、傷痛與衝突,我給自己從現在到我生命結束為止的時間,好好地為這件事做準備與努力,我希望我的時間是足夠的,也希望一切都能來得及。
當我開始這麼想、這樣實踐時,我發現,我不再逃避一些我不想面對的掙扎與困擾,我知道那些越提醒我有多困難的事件,越是有許多的功課我得學習,得去改變習性與超越...........
隨著文章舖陳至此,我頓悟了,心也豁然開朗了......
曾經在很早很早以前,我的內心深處有個很強烈的恐懼不斷啃噬著我,我恐懼著在人生的盡頭迎接我的仍是遺憾、悲苦和不滿,但我找不到出口可以克服我的恐懼,我更加不明白這恐懼由何而來,當我接觸到心靈療癒後,我的恐懼找到出口;我努力地追趕著生命的進度,我拼命地挖掘著內在的坑洞,日以繼夜地修補它;卻我仍舊害怕生命的長度不夠,害怕一切還是來不及。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我,在現階段放下了那個死命追趕進度的我,即使這本生命河流讓我感動莫名,我卻仍不急不徐地閱讀著,以前的我,這樣的書我可以三天就飛快的看完;我也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老是覺得有好多雜事必需去完成,卻仍是緩慢地做著,有些根本到現在仍是懸而未行,這不同於過往那個有效率的我是不被自己接受的,因為没法接受這懶散、没有進度的我而焦慮、迷失。
原來,我的生命河流進入了和緩平原地帶,不再是瀑布和激流,我卻仍頻頻回首曾經激起的美麗水花
放慢腳步吧~靜靜徜徉這份悠閒和自在,只因為~這是一份行過水窮處的生命禮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