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女傳播學家伊莉莎白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種理論假設──「沉默的螺旋」。
這個理論大致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發表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不同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發表,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一方意見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強勢,如此循環往返,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沉默的螺旋理論是傳統媒體時代,分析輿論形成的一種假說!
網路、社群媒體讓人性更加沉淪?
網路的匿名特性會誘出人類負面的部分,其實不是網路社會才有這種人,真實的社會裡也有這種人。
網路的正確使用:網路本來就是一種中性、無機質的東西,「輸入、輸出」,「垃圾進、垃圾出」,(就是它的本質),所以要怎樣使用全看使用者。使用者要自己看什麼樣的網站,好的網站可以提煉自己,腥膻色的網站當然就會是拉低自己。
而我們今天就要藉助這一理論,來看看,在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時代,網絡上的鍵盤俠們是如何發展壯大的,他們發展壯大的內在原因是什麼?
對事情有觀點,但無人理會,即使自己贊同,假如無人提出,也會選擇保持沉默。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網絡信息傳播有哪些特性?
首先網絡傳播具有數字化、多元化、多媒體化、實時性、交互性、虛擬性等傳播特點,比其他傳播方式更即時、傳播範圍更廣;
其次網絡傳播是可以匿名的,這就讓網絡上的活躍者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因此而不負責任的用極端言語抨擊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利用偏激言論製造衝突,聳動的標題,煽風點火、創造點閱率,譁眾取寵的輿論帶風向,這就為躲在鍵盤背後煽動對立者營造了土壤
網絡傳播的特點為沉默螺旋效應的擴散提供了催化劑!
一種片面的真實和虛假的真實。
在網上,那些少量的、理性而又溫和的發言一旦出現,便大多逃不脫被「追殺」的命運,而那些極端的、非理性的發言則大多受到了「追捧」,很少有人去「追殺」,因為同樣偏激的人會惺惺相惜,而不同意見的溫和者則相對更有一種寬容心,或者有時根本就懶得去理那些「無知無畏無理」的發言。
如果事態能僅僅停留在上述這樣一個層面,那倒也無妨。可怕的是,因為上述兩種原因,在網際網路上逐漸形成了一種令人憂慮的「沉默的螺旋」現象。即情緒極端者不斷得到鼓勵,聲音變得越來越大,勢力越來越強,言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形成網路霸凌、一言堂。
而那些理性的溫和者則不斷遭到打壓,聲音變得越得越微弱,也越來越感到勢單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於前兩者之間的、人數眾多的中間派則在極端言論的「耳濡目染」中逐漸走向了偏激。
於是,網際網路成了極端言論的天下,極端的少數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5bxnbv8.html
沉默的螺旋(英語:spiral of silence)是一個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由伊莉莎白·諾爾-紐曼於1974年在發表於《傳播學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上的《沉默的螺旋:一種大眾觀點理論》一文中最早提出。[1]並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一書中完善。主要概念是:如果人們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公眾中的少數派,他們將不願意傳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看法與多數人一致,他們會勇敢的說出來。而且媒體通常會關注多數派的觀點,輕視少數派的觀點。於是少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小,多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形成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從心理學的範疇來看,社會中的強勢意見越來越強,甚至比實際情形還強,弱勢意見越來越弱,甚至比實際情形還弱,這種動力運作的過程成螺旋狀。
從大眾傳播學的觀點來看,人們通常會以為大眾傳播媒介上呈現的意見就代表了多數人的想法。
摘自 維基百科「沉默的螺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2%89%E9%BB%98%E7%9A%84%E8%9E%BA%E6%97%8B
►歌詞:
黑夜裡沉默的好友
鏡中的自己 正等著 解剖
我那無需被讀懂 雪藏了的驕傲
能否在格差來時 別做導遊
到了嗎 走了嗎
聽了嗎 看了嗎
笑了嗎 醒了嗎
痛了嗎 忍了嗎
今夜又是誰腦海中的本我按鈕
在每句晚安的鍵盤下游走
徑自把世間的明亮 都控訴以後
假裝暗處密不透風
咕噥著
說了嗎 理了嗎
愛了嗎 恨了嗎
認了嗎 醒了嗎
痛了嗎 懂了嗎
別人的歡呼和竊語
海嘯時砸來的車水馬龍
我自尊心的破潰口
你定名不甘的靈魂黑洞
腹誹著奉承或挖苦
又相互自嘲著善妒
今夜你腦內劇場中的獨角小丑
失聲對直射的鎂光燈嘶吼
可有誰留意 那些觥籌交錯幕後
卑微早已溢出門縫
反鎖於沉默螺旋噩夢裡的你我
困在平庸中 被表達欲折磨
切除不了的 受強光所吞噬的痛
悄然擊垮情緒管控
這夢還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