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本書集結了洪蘭教授在親子天下、遠見、天下、聯合報、國語日報等專欄文章,以洪蘭教授對於近年來的社會現狀,抒發自己對於親子相處、教養、教育現狀、時事、腦部激盪,以及生活中的事件所引發的種種感想,激發出父母與兒女、師長與學生,甚至是政府與人民不同的想法與觀念改變。
書內分為六輯,分別為「培養親子互動,就從讓孩子學會閱讀開始」、「教育不僅是教與育,還要懂得適才適育」、「教養是父母的課題,也是孩子成長的依據」、「人民離不開時事,必須懂得從中判斷與創造」、「活用你的大腦思考力,才能打造不失敗人生」、「生活處處是文章,也處處是學習」,共八十四篇文章,讓讀者從生活中反思自我與成長。
洪蘭教授認為,教養孩子應該首重閱讀,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才能在各方面都有所表現。此外,對於腦力開發,洪蘭教授也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她認為人的腦部只要透過思考、閱讀、語言學習,就會有所成長,並不需要過於強調或刺激。
如果您是一位家長翻閱本書就會懂得如何與孩子相處;如果您是一位老師翻閱本書就會知道如何與學生共處;而如果您是位學生,更需要讓本書告訴您,如何成長與自省。
第一單元 培養親子互動,就從讓孩子學會閱讀開始
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就是培養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強調語言必須透過 互動,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效果,而親子共讀有利於孩子的腦力活化等。
第二單元 教育不僅是教與育,還要懂得適才適育
好老師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目的不在製造天才,而在培養全人。學生應首重品德,而非功課;我們要用愛來激勵孩子。
第三單元 教養是父母的課題,也是孩子成長的依據
男孩女孩的腦迴路雖不同,適才發展最重要;我們別急著將孩子跟人比較,要知道大雞也會慢啼。主動思考的閱讀與知識能改變孩子;當孩子心態正確,再讓他們學習獨立。
第四單元 人民離不開時事,必須懂得從中判斷與創造
無論任何行業皆應認真投入,才能有所獲;企業界要禮遇人才,方能留住人才。珍惜現有的和平,保有未雨稠繆的危機感,展望未來才能保有國家文化。
第五單元 活用你的大腦思考力,才能打造不失敗人生
孩子不急著開竅,懂得學習更重要,對疑問給予正確回答,啟發孩子的創意;環境可以改變心態,而心態可以影響他人。長期依賴科技,心智變會怠惰,多活用大腦,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
第六單元 生活處處是文章,也處處是學習
天下的知識是無限的,但沒有文化的人活不長;要改變社會的不公平,先由自己做起。我們要勇於與眾不同,而不隨波逐流;使別人幸福才是唯一的幸福泉源。
[作者簡介]
洪蘭 教授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和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接受博士後訓練,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並為 中央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創所所長。
洪教授己翻譯了五十七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棉花糖女孩》、《浮萍男孩》、《養男育女調不同》、《心智拼圖》、《天生愛學樣》、、《教養的迷思》、《快思慢想》、《改變是大腦的天性》、《自癒是大腦的本能》等。
曾獲頒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2005年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特別貢獻獎、2011年遠見雜誌華人領袖終身成就獎。
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超過三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深受各界推崇。
著有《學習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從大腦看人生》、《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等二十五本書。
[句子摘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詹姆士.赫曼說:「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成敗的因素不在智商和學業成績,而是自律、品德和毅力。這三點才是教養的核心。」
諾貝爾文學獎莫言:「我負責兩種人: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
馬克吐溫說:「人並不想花時間去研究或思考以得出自己的意見,人喜歡盲從別人。」
恨的力量比愛大,它蠶食你的心,使你痛苦一生。.....仇恨帶給孩子的痛苦不是以後成功就可以彌補。
自尊心是品德的基礎。
巴菲特說:「金錢來來去去,價值觀才是最可靠的貨幣,它讓我們購得自我尊重和心靈的平靜。」
「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有才是毒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文人無品會遺害萬年,所有漢奸都是有知識的人...
主動思考的閱讀,讀書是在心...,增進知識、改變氣質,它是質的變化,不是量。
一個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紀律是個習慣,必須從小養成。
成為快樂、對生活滿意的人,我們從小要培養的是他的自制力,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自動去追求新知的能力以及接受挫折的忍耐力,目標正確,朝目標前進,...教養無它,愛與榜樣而已。
「無事不惹事,有事不要怕事。」
學習這件事重點在成效,不在速度。
冷靜思考才能看穿騙術。
友情需要培養,但不是吃喝玩樂而是心靈溝通。
不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的人是沒有競爭力的,因為大自然通常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生命教育透過體驗的學習最有效。
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孩子年幼時所讀的書,這些書會內化成他對國家民族的認同,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和未來的希望。
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命,假如你認為你還年輕,你會持續成長,一旦你覺得你已經成熟了,那麼除了爛掉就沒別條路可走了。」
要改變社會的不公平,先由自己做起。我們要勇於與眾不同,而不隨波逐流;使別人幸福才是唯一的幸福泉源。
「一個有閱讀習慣的人永遠不會寂寞」,這種操之在我,不求人的心靈滿足。
敢跟別人不同需要勇氣。但是只要你敢站出來跟別人不同,你同時也給了別人勇氣,使他也敢站出來,最後邪就不勝正了。
是你的朋友會知道你是誰,不是你的朋友,不必在乎他的看法。
活著就是美,只要過的愉快,不必管別人怎麼說,珍惜當下的人生。
[讀後感想]在這資訊爆炸、人手一機的時代,養成閱讀習慣,活用大腦思考力,不沉迷於科技快感,不盲目從眾一言堂,在要求智育,更應五育均等,前題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懂得寧缺勿濫、擇善而交,人文素養、品格思想,必須從小紮根,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而伴讀是培養閱讀的起始,社會從人民關心時事、社會現象,勇於說出觀點,當人人都知道就能預防勝於治療,邪不勝正是因為大部份人都知道其真相,要是人人都怕事的噤若寒蟬,而不出言相勸的制止,盲從的惡歷史將會重現,民主自由的言論自由寶貴在於人人可以使社會更祥和,導正國家的方針,集個體之力至群眾,眾志成城;一個人,快樂與快感之不同,快樂是有意義的滿足,會上癮的是快感,而快感一向是遞減的邊際效用,並不會因為得到、破關而心滿意足,反而是之後再一次空虛的起點,你是一個快樂的人嗎?還是一個追求快感的人呢?活得快樂,你的生命價值,由自己定義-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