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6-23 22:39:55| 人氣4,846|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深度洞察力/塔莎.歐里希

推薦 13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內容介紹]洞察力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主流能力!

懂得用別人的眼睛看自己,你的世界將變得更立體。
 
  《商業內幕》、《strategy+business》雜誌評選為2017年最佳選書
  TED相關演講影片總點閱超過100萬次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你知道別人是怎麼看你的?你一定認識那種完全缺乏自我覺察的人;不過,你可曾想過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
 
  本書作者塔莎‧歐里希經過為期三年調查全世界數以千計的人,以及綜合她在世界財富500大企業的研究結果,發現有高達95%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自我覺察力,但實際只有不到15% 具有這樣的能力。
 
  強烈的自我中心會使人扭曲看清自己真面目的能力,也看不清楚身邊的人,我們也極少能從同事、下屬甚至是朋友、家人口中聽見坦白、客觀的回饋意見。此外,如果只有內在或只有外在的洞察力,更會遺漏自我認知這個拼圖裡的一大塊。一如作者所指出:自省並不能使你有洞察力;經驗是自我認識的敵人;他人總是避免誠實地說出對你的看法。
 
  本書帶你進行一場探索自我的深度之旅,破解對於內在自我認知與外在自我覺察的迷思,幫助你從「自我盲目」大步跨向「自我認知」,並教你如何透過深度洞察力,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專注於可以改變的事情,進而了解自己是誰、認識別人眼中的我們,以及如何融入我們所處的世界。
 
  善用深度洞察力,你將學會
 
  培養內在洞察力的三種方法
  一、練習正念,了解當下的自我
  二、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往人生,更認識曾經的自己
  三、以「奇蹟式提問法」,勇於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提升外在洞察力的三種方法
  一、進行三百六十度回饋
  二、選「對的人」+問「對的問題」+使用「對的程序」=對的回饋
  三、與你信任的人,共進「真相的晚餐」
 
  從洞察力進階到領導力的特質
  一、具有自知力
  二、能讓員工放心說實話
  三、能持續追求並保持洞察力
 
專家一致盛讚
 
  「『自己以為的』和『別人感受到的』,很可能是不相干的兩件事。當我們能面對這樣的震撼教育時,就能真正開啟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統,並學習用多元角度理解自我與他人。」-啟點文化執行長  楊嘉玲
 
  「認識自我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本書帶你從內在與外在有系統地覺察自己,輕鬆入門的好書!」-愛心理創辦人  吳姵瑩
 
  「瞭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去質疑自己關於自己的種種預設,去積極考證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並帶著積極的思維和接納自我的態度追求真實。」-睿信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黃聖峰
 
  「作者總結與自我認知相關的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她研究那些自我覺察力受到同儕讚揚、令人欽佩的人。讀者一定可以從他們的認知中獲益。」-《紐約時報》暢銷書《零偏見決斷法》作者  奇普.希思
 
  「我們很容易被期望中的自己、或認為自己應該是什麼樣的人,又或是別人認為我們是怎樣的人而轉移注意力,最後看不到真正的自我。本書提供突破性的策略與祕訣,讓人們看清自己。」-《紐約時報》暢銷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格雷琴.魯賓
 
  「我從事高階主管教練工作近四十年,親眼目睹洞察力對領導人而言有多麽重要。本書提供有效的方法,讓領導人學習這個不可或缺的觀點。」-企業教育家、「五十大商業思想家」榜首  馬歇爾.戈德史密斯
 
  「自我認知絕對是個人與事業成功的基石。這本書是我希望自己在事業起步時就擁有的,也推薦給每一位想增進自我認識的讀者。」──前波音公司與福特汽車執行長  艾倫.穆拉利
 
  「歐里希活用自己的經驗及大量研究的成果,把關注重點放在如何獲得真正的自我認知,改變自己以及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上。」────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總裁  艾德.凱特穆
 
  「廣泛探索會導致自欺欺人與自我膨脹的脆弱心理。這本書是一本富有同理心又有益的指南,可以幫助避免(或扭轉)這些問題。」────《財星雜誌》
 
  「本書用全新的觀點來檢視一個老問題,不僅可以幫助你表現得更出色、做出更好的決定,還可以讓人活得更快樂。」──《成功雜誌》
 
  「本書有提出的方法具洞察力、富穿透力、合乎人性,同時兼顧整體性。」──權威商業書評網站「800-CEO-Read」

[句子摘錄]察覺的路不全是喜悅的頓悟,更多是痛苦的體悟。
  能力最差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能力最有自信,...讓同事、朋友、家人疏遠而不自知。
  社交媒體,使人知道自拍太多,會對自覺造成什麼樣的損傷,那一則則PO文是怎麼將人洗腦成自戀又自大的noboby.
  從自我盲目大步跨向自我認知...自知之明的新法則。
  發現不懂之事,就是獲得知識的開始-法蘭克.赫伯特
  自我崇拜,讓人變得只關心自己。
  深度洞察力=認識自己+了解別人對你的看法。
  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的換位思考。
  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喬希.比林斯 
  在幽默、文法、邏輯方面表現最差的人,反而最有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這個現象被稱為「丹寧-克魯格效應」。
  決心學習和接受現實是自我覺察者和其他人最顯著的不同。
  人能對自己做出最根本的...傷害,就是保持無知。
  現今有一個狂熱崇拜的強大教派正在對你招手,那就是「自我崇拜教」。可以予取予求,無怪乎成功招徠這麼多鄰居、朋友、同事...
  「自拍症候群」-當世界只剩第一人稱。
  社交媒體讓人更自戀且缺乏同理心。
  世界不是繞著你轉-從「自我中心」到「自我覺察」-成為信息分享者。
  使用社交媒體的目標,不是要累積別人按多少個「讚」,而是要「分享」、「娛樂」和「鼓舞」。
  人們在說善意的謊言比說冷酷實話容易時,會很樂意這麼做。
  勇氣並非無所懼,而是判斷出有些事情比「害怕」更重要。
  提出批評後會陪你一起改進。
  認真、努力的時代演變成自尊、自我的時代?

[讀後感覺]現代是人手一機(智慧手機)的時代,而幾乎大部分人都有一個或數個社交媒體,如:FB、IG、Blog、Twitter、Snapchat、Line、YouTube、交友APP...等,由自己、我為出發點,你是以分享、有趣、資訊、心得或記錄、生活、情感、創作...等,還是把自己當明星的自我宣傳的拍自拍照,自我感覺良好的展示圈粉膜拜教,由社交媒體的掘起,人們總是尋找同好,而對脾氣壞、EQ低、自戀、強勢、狡猾強辯、一言堂群體....等,行使緘默權,而自我盲目者到自我崇拜達自大無禮也不過幾步而已,人對自我認知與客套謊話的無法分辨將使自我膨脹,導致毫無自我覺察的能力,甚至鴕鳥心態的把頭埋進沙子裡,永遠在社交媒體裡自拍、討拍、取暖,用美顏鏡頭整理儀容的活在自我幻想的美好幻象裡自欺欺人,沉迷社交媒體將與現實脫節,容易焦慮、無自制力、容易上癮,盲目樂觀、無自知之明、無限自我膨脹,使自己更易招來挫折,社交媒體的廣泛,營造出只要人人有獎,這世上就沒有輸家?尤其只有一面倒的按讚,沒有其他中肯誠實的回饋,而書中解析心理學家們對自我認知正確的男生給予「誠實且聰明的人」正面評價,反之,「狡猾」、「欺騙」、「不能信任的人」;女生自我認知正確是「有趣」、「聰明」、「複雜」,反之,「膚淺」,強烈自我中心的人將自己看成明星營造其社群媒體,無法面對真面目的能力,過度自我中心造成無同理心更無同情心,目中無人只為展現自我;自我覺察,你需要會對你說出實話的人,但首要條件,你要懂得分辨那些是缺乏愛心的批評者(通常是網路霸凌者,嫉妒心、情緒性謾罵,人身攻擊性發言,毫無建設性只想傷害摧毀了別人),和從來不批評的愛護者(溺愛、盲目吹捧、粉絲,公關客套話術);和氣、謙虛、願意反省的人,較易獲得正面有助的回饋。深度洞察力(自我覺察)-知己知彼,瞭解別人眼中真實的自己,有助現實世界中真實的人際社交往來,領導能力、團隊合作。


台長: 月泱
人氣(4,846) | 回應(2)| 推薦 (13)|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後感 |
此分類下一篇:屍戀/夏也園子
此分類上一篇:風輕日暖/秋陽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2019-06-24 11:13:38
版主回應
謝謝小天使^^
2019-06-24 20:32:39
木子米米
享去圖書館找來看
2019-08-21 21:07:30
版主回應
木子米米:嗯,可以一讀~^^(個人覺得作者論述冗長,有點悶),所以去圖書館找來看是明智的。
2019-08-21 22:01:58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