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有罪!無罪!究竟由誰來決定?
補償,又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夠?
一件十歲女童遇害懸案,
四個記不清兇手長相的目擊者。
一段口不擇言的激動控訴,
從此將她們的人生推向了贖罪的黑洞……
「在追捕時效期滿前,妳們去找出兇手來!
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
現在回想起來,真正改變了我們命運的,並非英未理之死,而是十多年來深深釘進我們心裡的這句話,以及英未理媽媽當時歇斯底里、咬牙切齒的神情。
不,或許早在英未理跟著她爸媽從東京搬來我們這個「全國空氣最乾淨的小鎮」時,一切便已起了轉變。或許像芭比娃娃般精緻的她,和我們這些在鄉下土生土長的野孩子根本不應該玩在一起。又或許那天,是我們四個人在什麼時候做錯了什麼,所以她才會死?或許,我們才是真正害死英未理的兇手!
眼看兇手的追捕時效就快到了,是不是因為我們記不起那個男人的樣子,才一直捉不到他?這些年來,這個念頭就像無形的緊箍咒,緊緊地圈住了我們!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補償?如果說,我們身上的罪,用四段活著的人生來贖,這樣夠不夠?……
原以為安全的校園裡,發生了一件駭人的命案!身為目擊證人的四個女孩背負了一輩子的內疚,從此步上殊途同歸的悲劇之路。然而,面對無辜死去的小女孩,有罪的是誰?該為此贖罪的又是誰?誰有權利理直氣壯地丟出石頭報復?而為了彌補「還好不是我」的罪惡感,又必須付出多少倖存的人生?
〔讀後感想〕四個從小一起的玩伴在她們十歲時來了一個從東京轉學來她們鄉下學校的英未里,五個小女孩在一起玩時,卻顯現了城鄉的差距,表面上英未里和同齡的女孩一起玩,實則四個鄉下小女孩要拉攏來自東京的英未里融入她們,在還未培養出深厚友情前,英未里被殺害了,而她們四個小女孩是倖存的目擊者,在她們幼小的心靈裡覺得要不是英未里就有可能是自己被殺,且兇手也認得她們會不會殺人滅口,四個女孩、四個家庭、四種性格,但這個命案因為英未里母親的一席話加深了無法抺滅的傷痕,扭曲了她們的人格,十五年後使她們各自走上屬於自己的悲劇,而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當你用食指指著別人的時候,別忘了,你的四根指頭是指著自己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