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老媽,別再說什麼透過電話線,塞粽子給我吃!今年的今天,妳過端午節,我也老早先吃了一顆粽子。雖然味道不如妳做的好吃,但是有總比沒有好。下面那一件衣服,是昨天晚上替豬兒子買的第一件衣服,主要是妳女婿看中那隻笑得邪惡、日語叫「ケンケン」的老牌美製卡通狗(英語原名Muttley)。嘿嘿,如果妳看得到我,今天我剛吃了粽後的表情,就是這個樣子。哈哈哈,我想我們應該不會像「ケンケン」一樣老是失敗的。
來複習一下。日本有沒有端午節?
有啊,但是內容跟華人文化圈裡的端午節,相去甚遠,雖然一樣叫端午,一樣過五月五日,一樣吃粽子,一樣泡洗菖蒲。
我簡單羅列以下華日端午節的不同:
華:
過農曆,主要記念屈原,吃粽,繫香包,划龍舟,插菖蒲及艾草當門飾並拿來洗泡,飲雄黃酒,立雞蛋,並有白蛇傳(許仙和白素貞)等民話傳說,使得端午避邪色彩也重。
日:
過陽曆,主要慶祝男童節,吃粽及柏餅,插鯉魚旗,有些富裕人家特別在關東還會插武家之刀和旗,擺兜或五月人形(桃太郎或金太郎造形的娃娃),洗泡菖蒲避邪強身,故「端午の節句」又名「菖蒲の節句」。
為什麼在中華文化裡,原屬紀念屈原的端午,到了日本會變調成慶祝兒童節?這說來淵源流長。據了解,端午吃粽,洗菖蒲等行事,傳到日本,約是在平安時代。日語裡,菖蒲的發音,跟「尚武」的發音相同而受武家(特別在關東)所好,在端午插刀插旗,強調代代薪傳。在鎌昌時代,端午漸漸變成祈求男童平安成長的節日。到了江戶時代,端午節又結合上「魚躍龍門」的華語典故,武家除了插刀插旗,也插鯉魚旗來慶祝。另在江戶時期,端午節也漸漸出現吃「柏餅(かしわもち)(註1)」慶祝的風俗。
原端午在日本也是過農曆的,但在一八七三年的明治維新後,日本的一年行事便全由農曆改成了陽曆,端午如此,同時並例為日本五節句(註2)的七夕、重陽等也均是如此。而在日本一年的民俗行事中,屬於孩童的節日主要有三個:三月三日女童節,五月五日男童節,十一月的七五三節等。原屬於男童節的端午,變成了日本國指定的兒童節國定假日,可放假一天,是在一九四八年昭和廿三年指定的。女兒節和七五三目前雖然也有些民俗慶祝活動,但沒有放假。
為什麼日本國挑五月五日為兒童節呢?我想,多少有些重男輕女,男負責傳宗接代等觀念做崇吧。畢竟,一八九八年明治時代實行極為賤踏女權,尊崇家父長制的舊民法,一直到一九四七年,也就是指定五月五日為兒童節的前一年才改變的。明治時期的舊民法裡,女人啊,在家沒什麼地位,一律聽從父或夫訓,財產也一律受丈夫管,連法律行為都得受丈夫同意,親權更是只屬於丈夫的。
唉,講到性別文化啊,我總覺得日本簡直像荒漠般。我剛懷小豬時,那個到現在沒下台的厚生勞動大臣還說女性是生產機器。聽了我都快掉眼珠。唉,即使是平日,也常可以看到或聽到「女人不從夫姓會使少子化更嚴重,離婚增加,毀壞家庭制度」等等荒謬言論;還有一些日本女性稱自己的丈夫為主人時,竟也不以為意。
我想,不管活在哪裡,兒童節還是要慶祝的,但性別意識也不能少。活在性別文化的荒漠裡,我們一定要好好教教豬兒子什麼叫男女平權,什麼叫人權,什麼叫自由。我想,「ケンケン」笨笨的忠心聽命於壞心主人的指使才會老失敗;在豬兒子的教育上,我們秉持著真心,不使壞心眼,鐵定不會老是失敗的,總會有成功之日吧!
註1:「柏餅(かしわもち)」是取槲樹的葉子包起用糯米等做成的一種口感像麻糬的日式糕點,裡頭包有紅豆餡等。
註2:日本五節句為一月七日的人日(又稱七草之節包,吃七草粥),三月三日的上已(又稱桃之節句,即女童節),五月五日的端午(又稱菖蒲之節句,即男童節),七月七日的七夕(取箬竹結上許願卡祭拜天上的星星),九月九日的重陽(又稱菊之節句,祈求長壽)。
文章定位:
人氣(866)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