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感覺好久以來在教會參加小組
(上上禮拜教政補課所以先回家,上禮拜去西門町)
我很喜歡今天牧師的牧者心聲 後來聽錦蓮姐說青主也是上同樣主題 不禁有點可惜
本來早上還想去培靈月的,結果連青主都得請假...
原因是昨天晚上一切看似美好 泡完澡關掉MSN和FB速度超快
在下午很有效率的殺完教研後 晚上竟在兩小時內打完教政作業(讓我頗驚訝!!
結果在接近九點吧 英教概同學打來 說我轉的檔出了一點問題
結論就是搞到接近十點 "hey Tina, sorry but i give up!!"
今天早上七點醒來 八點計中再戰.........................................................
在不斷的電腦出狀況和等待CPU(不得不承認已經很快了...至少跟我之前的比起來)
一直到12:15才離開 With my student ID on the table i think XDD(明天去找就真相大白了
總之,謝謝媽媽,然後,和田,真的很謝謝你。
大靈作業開始寫了,其實不難,只是有幾個關鍵字義要複習,
私下偷偷希望可以分到優秀的組別(呵呵)XD 況且羅馬書不去多可惜阿!!
慧慧姐說以後禮拜六是中區的家庭日,希望大家能一整天盡量在教會
覺得羅妹妹一語道破我的心聲,其實詠惠才真的在叛逆期吧哈哈
我知道我分享的真的很抽象,你們想要具體,
我就給了一個看似無關痛癢(雖然是真的! 的例子
或許我也落入了這樣的情景 多說或許也不是對大家都好吧
I-center讓我想到威宇當時的路口演講。其實這不就是這個信仰的核心嗎?God-center
以上帝的是非為是非,聽上帝的。而不是自己的感覺、想法。甚至付上代價。
因為就算我們抓到,也不等於我們得到。在這過程當中捨下的一切,
除了耶穌,誰能保證我們這一趟不會白跑?
信心不該只是理性上的認同 這我太贊同了 因為理性真的不夠
或許就像亞里斯多德說的 就是要做的快樂才是真正的道德吧(德育中毒了!!
「失即是得」,在耶穌裡面。跨出comfort zone 不再自私 找回真正的愛
才能真正的愛周圍的人吧 而不只是佔有慾和其他等等 如果實際的愛情真的那麼膚淺的話
有鑑於我媽已經幾次把我作業copy給外公外婆,就順便把近期的作業copy上來
反正留作紀念和分享囉: ) (只是也只是些作業,有時不完全是百分百...就加減當娛樂吧XD
---------------------------------------------------------------------------------------------------
(教育政治學11月心得報告)
教育政治學個人作業—十一月篇
教育學系三年甲班 張詠惠 498001280
我們幹嘛要老師聽我們的話…教育是專業嗎?
醫生vs學校行政人員
在課堂上提到一個問題,「有哪些方式可以控制官僚體系」,而其中一個白話文翻譯的子題為「我們希望他們聽話嗎?」,還記得老師在問同學時,問了一個問題,「你會希望醫生聽我們的話嗎?」,當然不會啦,我們只要醫生用心聽我們的心跳、呼吸就好了,其他我喜不喜歡吃藥、我怕吃副作用太強的藥、我不敢吞藥、我沒錢住院開刀…在醫生面前,還是就一五一十的回答問題和聽話吧!但為什麼我們會對老師那麼多干涉,我們總覺得老師教的太難或太簡單,太抽象或太膚淺,太死板或太輕浮,功課出太多或太少,考試考太頻繁或不足…原因很簡單,我們相信醫生的合格證書,但我們不相信老師的合格聘書;換言之,我們不相信教師的專業!最近同時在修習學校行政,老師也提到「學校行政」到底是不是專業的問題,或許就是因為人事等等往往不是像化學反應方程式一樣可以照表操課,也不像醫生給的處方立即見效,因此「行政」往往被視為非專業,以至於得不到當有的敬重與信任,進而造成學校整體運作上的絆腳石。
「外聘」的行政人員
再如老師上課舉的例子,有人已經在建議學校的行政人員就雇用外面的人就好啦,(就好像雇用打掃的工友一樣),我個人的想法是是否可行仍要仔細思考其培育過程。如果「外面」培育的非常細緻卓越,或許是有很多個別案例的討論,或是要求一定的行政經驗(從基層做起),總之能顧及到該有的「專業」,那或許就有其可行性。但如果「外面」只是蹲補習班背專業術語然後考過考試,那麼感覺就很像有人說只要補習一年就有教程就可以教書一樣,讓人感到不夠專業的恐懼。
或許也是某種潛意識的忽略教育,如果說教師不夠專業,我們或許會抱怨,但不會到反抗,但如果今天是配藥商不夠專業,假如今天把止瀉劑跟軟便劑材料弄反了,那我們的反應一定會更加強烈!因此或許不但是教育的「專業性」沒有彰顯,人們也不是那麼注意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但教育不重要嗎?古人說:「士可殺,不可辱」,其實我們最在乎的醫學專業、食品專業等等讓我們得到生理層面滿足的,難道有比教化心靈與人格的教育重要多少嗎?
從師大教育系開始的熱血
在大三的課程中,第一次感覺到老師對我們這群學生是有期許的。無論是課程導論老師勉勵我們成為課程的比較者、學校行政老師呼籲我們把學校行政作的更「專業」、教育研究法老師鼓勵我們成為研究學者,及教育政治學老師鼓勵我們成為敢發聲的政治家,都漸漸讓我對教育這個專業的認同提升且更加信任。期待未來終能讓別人看見,「教育」真的是「專業」!
教育需要政府的三個重要原因
為什麼教育要由政府來辦
在探討了不同模式下描述的政府後,為什麼教育要由政府來辦?老師提出了三點原因:第一,教育是人權,包括讓不同階層有流動的機會,也讓人民因此自保;而人權正是國家政府所要保障的。第二,教育有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外溢效果,好的教育能培養賈伯斯和郭台銘,是難以用數學公式來衡量經濟效益的。第三,這是一種正義;如果連這個無可避免的議題也無法維持,往往會引發革命,影響整個國家的維繫生存。我非常認同這三點,我甚至為著這其提出感到興奮,感覺好像是從以前到現在討論那麼久的論辯,做出一個提綱挈領的結論。其實講了這三點以後,對於「市場」觀點給予政府辦教育的很多批判,就有一個基礎的回辯了。況且市場化至少有四個限制:
是「汰舊換新」還是「大欺小」
第一,雖然有人強調市場的機制能汰舊換新,但也未能否認的是,常常是弱肉強食—糟糕的大集團吃掉優秀的精緻小公司;這個現實搏倒了我們對市場的幻想,那麼以市場化來「提升」教育品質,或許也有其論證上的不完整性。
過渡的同質性
第二,由於市場的選擇往往是同質的篩選,市場化的結果容易導致過渡的同質性。我很認真的思考老師提到的假設問題:「如果賓拉登能跟布希當國小同班同學…」,但如果要happy ending的前提是,「要有個具有『多元文化』素養的好老師」,但也不可否認的,異質性確實是我們生活必須的體驗,藉由硬逼大家在一起,來學習瞭解與包容。將此應用在教育時,老師的角色固然重要(畢竟如果傳遞的是負面錯誤的價值觀,那麼只會讓事情更加惡化,所以教育真的要「專業化」阿!),但是若沒有異質交流的情境,將淪為空談;況且有時是真的相處過,才能突破一些刻板印象的。
這也讓我想到其實在同一個班待久了,而每次小組作業都是自己找組,找朋友找久了,跟同一群人同組久了,真的會造成某種高度的同質性。優點是時間好約(反正本來就一起吃飯,只不過撥出點時間討論報告罷了),默契夠、討論有效率(畢竟死黨們語言相同,甚至連某個手勢做久了大家都會懂),但是也因此較難激盪出特別的火花。還記得上學期我到特教系修課當自由學分,就很驚奇他們做分組報告的方式,也很喜歡那次跟不同學系(某種程度異質性)的同學一起合作的經驗。當然現在有少數老師仍會要求「異質性分組」,而同學大都不太贊同,畢竟這樣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comfort zone)」,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一件事情;包括可能還要編通訊錄、敲出大家都有空的時間(而不是共同必修後的午餐時間)等等,但我想偶而還是多給自己一些「跨界」的機會,勇敢投入異質性的處境,有時也是很好的成長吧!
即使「選你所愛」,那一定是「值得你愛」嗎?
第三,人的選擇未必理性。市場化不難想像強調消費者的選擇權;「選擇」也是政治裡面選擇的四個價值之一。沒有選擇權當然很糟糕,人是喜歡在事情上有自己的主導權的,更何況教育這種會影響到我們一生的事情,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我們靠著自己選擇來負責。而如果今天不給我們選擇,但到最後責任又要自己扛不是很過份嗎?所以我們想收回選擇權。但是話說回來,就算我們「選我所愛,愛我所選」,但我們大腦所認知的最好最愛,真的就是對我們最好嗎?或許不該這樣貶低做選擇的人,但是有這方面專業的人和沒有這方面能力的人,就好像一個小孩不想要媽媽逼他吃藥一樣,今天如我給他選擇,他當然不要吃藥,那輕則拖久一點好,久則無法痊癒,那真的是好的嗎?但這有個前提,就是有沒有教育專業真的差那麼多嗎?(我想美國強調非教育人員組成的教育董事會或許就站在這樣的假設)就像我們有時候會懷疑政府真的是我們的朋友嗎?我們有時也會懷疑「教育」背後的意識型態是否是我們的朋友。像是前一陣子沸沸揚揚的性別議題,要教或不教,這兩種選擇,都會有人覺得是錯誤的。即使今天有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除了自己相信,又能說服多少人說是真理呢?
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做,而且要有一定的品質保證…
第四,「即使數字不好看,但還是有其必要性」。這句話是前幾天參觀教科書資料中心(國立編譯館)時,一位職員在做簡報時說的話。他提到國立編譯館除了審定教科書,之所以教「編譯」,就是要編輯一些比較冷門的教科書,因為即使銷售的數目不好看,但是他仍是這個社會所需要而不可缺少的。在談到市場的限制時,老師提供了「國立冷門大學」,那試問這樣還有誰要去念呢?如果這些冷門的科系都是吊車尾的學生被塞進去,那麼不難想像這些學科就漸漸的落寞,但偏偏他冷門又不被「廢除」一定有原因,那麼當社會的這方面功能喪失時,就像欠缺了個重要卻不起眼的螺絲釘,不再完整了。
----------------------------------------------------------------------------------------------
(美育期中報告)
美育原理期中報告
498001280教育三甲張詠惠
影片一:HP廣告http://www.youtube.com/watch?v=38ZFTa2zG9U
主要運用原則:遊戲興致
這是一則筆電(HP)的廣告,與當時主打「Happy People」的標語、及中小企業用戶族群十分的吻合。根據朱光潛先生,遊戲是人在「有限」的苦悶中,對「無限」的一種尋求;我認為這個影片就給予了很好的示範。在我們的印象中,坐在辦公室往往是乏味、忙碌、不開心的,但是藉由這有趣的演奏,不禁讓我羨慕同樣是在辦公室,同樣有著一樣的「樂器」(杯子、CD夾、茶壺、吊袋褲和鉛筆等等),卻能打造此截然不同的氣氛;最後音樂在推車聲中煞然而止,女人推車經過,露出了微笑拍拍手,或許也代表了我們的心情吧,「快樂」的美好營造就展現於此,我們開始羨慕這樣的開心氣氛、羨慕這樣的生活態度;最後「happy is a finely tuned business」扣緊主打,這裡的tuned一語雙關,讓消費者不禁想著,我也要成為一個「happy people」,進而對HP筆電產生好感。
教學應用像是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學者就強調英語教學可加入角色扮演的元素,或是將詩詞吟頌及裝扮融入文言文的教學。以簡單的道具(像是墊板可以當文人的扇子),增加學習的趣味。
影片二:Statoil廣告http://www.youtube.com/watch?v=K-4906LLJwc
運用原則:距離
這短短41秒的廣告,一直到28秒才真相大白。其實這個人的處境還蠻可憐的,只是之所以我們看了不是為他難過,而是出現一抹微笑,就在於「距離」的運用。根據學者布洛的「心理距離說」,美感知覺是源於美感欣賞主體(就像是這個影片描述的可憐的上班族),與對象(像是觀賞作品的我們)之間,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以這個影片為例,如果距離太遠,我們覺得與此上班族毫無任何關連,這影片便對我們沒有任何情感上的影響;但相反的,我們能某種程度的投射部分的自己,也許是有類似發現自己白忙一場的經驗。然而若失去應有的心理距離,像是可能在北歐或寒冷地區的人,或許就真的有類似的經驗,對他們來說,這個廣告可能就不是幽默,而成為一個諷刺和嘲諷,也進而失去他的娛樂效果了。
教學應用除了師生關係的距離應掌握恰到好處,教學難易的程度也該與學生的程度基線有恰當的距離(”interaction hypothesis”的”i+1”,及鷹架理論),也包含教學的展現,像是在道德教育或一些情境題的舉例,也要注意不能太抽象以至於學生無法瞭解,但也不要太貼切以至於學生對號入座。
參考資料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http://tw.myblog.yahoo.com/flash-memory/article?mid=284&next=281&l=a&fid=22
-----------------------------------------------------------------------------------------------------
(德育原理名詞解釋報告)
德育原理名詞解釋作業
教育三甲 張詠惠 498001280
前言:moral vs ethic
Moral 和 ethic 在很多場合是可以交替使用的,但是在一些比較嚴謹的定義中,仍有些微的差別就像我們會說"situational ethics",但卻沒有”situational moral”這種名詞,換言之,moral絕非相對的,他是普遍的且規定的(prescriptive),也因此有些社會習俗會被我們當作ethic的範疇,但卻非moral的面向;由此進一步推論,當moral和ethic發生衝突時,moral多會因其普遍性及基本性(fundamental)被突顯。
Moral vs non-moral
Moral是關於(pertain to)道德的,而non-moral則是無關於道德。前者大多牽涉到人的行為與動機,從比較表面的行為看來,可能像是捐錢給慈善機構、照顧流浪犬、餐與義工團體等等;當然很多時候則牽涉到比較複雜的動機層面,像是有人捐錢是為了抵稅或是得到社會名譽等等。而後者則相反,無論是一項產品、或是大自然的現象等等,像是一場甘霖即使結果就像捐錢一樣,能讓很多農人得以飽足,但我們也不會說她是moral的。
而從規範性的價值分析中,又可以分為道德價值的判斷(moral judgement)與非道德價值(nonmoral)的判斷。我們可延續一開始定義而論,大致的說,前者是針對人,而後者則是針對非人的事物,像是我們會說一個人是好人或壞人,此好壞包含道德價值的判斷,但當我們說這是一台好筆電的好,卻強調的是機能的運作或是價格實惠等等,並不會牽涉到道德層面的判斷。然而在道德與非道德當中也有不少灰色地帶,尤其在藝術或宗教,例如美術主修學生大都需要練習裸畫,或是在發表的元素中加入情色,理論上不關道德的(nonmoral),但卻會被一些比較保守的人視為非道德(immoral);而有些宗教鼓勵一夫多妻,認為這樣可以加速投胎的速度,甚至是類似所謂的公德,但在這個公認一夫一妻的現代,卻又被視為非道德(nonmoral),亦為一例。
Ethical vs non-ethical
ethical是關於(pertain to)倫理的,而non-ethical則是無關於倫理。例如一個人是否讓博愛座給老人是ethical,但是一個博愛座是否寬大、舒爽、材質好,則是non-ethical的。
Moral vs immoral
Moral是道德的(對的),而immoral則是不道德的(不對的),是從屬於關於道德的範疇,同樣是跟人的行為與動機有關。因此如果有人考試作弊、惡意中傷別人、或是殺人等等,我們會說這是immoral;但如果有人展現出高尚的人格情操,像是孝順或是忠誠,我們會說這個人是moral的。
Ethical vs unethical
ethical是倫理的(對的),而unethical則是不倫理的(不對的)
跟immoral比起來,unethical是比較輕的判語,像是如果有人打牌作弊,我們比較會說是unethical,不會用到immoral這個詞。因此例如在我們的文化中,紳士行為是一種ethical的表現,而沒有先讓女士優先,則是unethical的行為。
描述倫理學(descriptive ethics)
根據歷史的並經驗的研究,像是經由人類學(ethnographic,探討道德信念與社會傳統或文化的關係)、哲學(the semantic meaning of moral utterances, their sense and pragmatic context)、歷史學、心理學(道德行為與個人道德程度發展,像是柯爾柏格的六階三段論)、社會學(像是道德行為與社會強制壓力的關係social coercion),來描述解釋道德的現象,並建構人與道德議題相關的本性論。
學者Thomas Hobbes 就將描述倫理學當為典範,他認為倫理就是對厭惡及喜好的描述。換言之,人類的行為表現,是對厭惡的恐懼與對喜好的渴望所交織而成。另外由學者David Hume提倡的“naturalism”則將道德判斷視為一種 judgments of taste,因此善惡全靠人的品味而定;而“Hedonism”則進一步將善惡與情感上的開心與痛苦畫上等號。
規範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
詢問和為善、和為惡、對的或義務的行為。此有兩種主要的形式,第一,規範性的判斷並給予理由,像是由「人應該追求知識」,因為現在是知識管理的世代,知識就是力量,所以我們應該要追求知識,就是一則規範。第二,根據實踐三段論證(practical syllogism),確立在某一特殊狀況中,如何應用普遍的原則來實踐道德,道德兩難(dilemma)局面常被用來舉例,例如kolhberg經典的海先生偷藥給海太太,或是如果跟媽媽及小孩出遊卻發生船難,兩個都是人應盡的義務,一個是對母親的孝順,一個事對孩子父母的義務,當只能救一個,二選一的價值該選擇哪一個,以決定要救誰的問題。
基督宗教中的十誡就是典型的例子,像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等等,總而言之,他是對行為或評斷下的判決(prescription)。
分析(批判的、後設的)倫理學(meta-ethics)
也有人將倫理議題分成規範性(normative)、實踐倫理學(applied ethics)和形而上(meta-ethics),其中前兩者強調的是某行為的對錯,然而meta-ethics則是the theory of the theory,也因此此派又被稱為”元”倫理學,強調此是一切的基礎。他嘗試從邏輯的(為專有名詞或敘述句做定義)、知識論的(給予倫理可能性與特質的理由)、語意的觀點,來澄清(clarify)對善與惡的定義,並依此來探討規範性倫理等辯證;因此他是重要的,但近代也有過度看重此支派的傾向。像是「道德上的善」代表甚麼意思,「道德的本質是甚麼」等等。
道德價值判斷judgments of moral value or aretaic judgments
對人的動機、意象、品性等的道德判斷,如道德的善、惡、高尚、邪惡等等。特別強調動機,像是如果有一個人說了實話,但背後動機卻是要傷害刺傷別人,那在價值判斷上,會強調此害人的動機。例如:阿明是一個口蜜腹劍的壞人
道德義務判斷judgments of moral obligation or deontic judgment
是對某種特定或普遍某類行為的道德判斷,例如道德上對、錯、義務或責任,應該或不應該從事。特別強調行為,像是有人說了實話,在此暫不論他的動機,而注重他外顯的行為。例如:我們應該要誠實(無論背後是為了傷害人或是打小報告以博得長輩的喜好)
“描述倫理學上是對的但在規範倫理學上卻是錯的”
首先須先比較描述倫理學與規範倫理學的不同,前者是描述下人們相信他們應該做的,比較會用來解釋fact的對錯;後者則是告訴人們他們該做的事情,他比較難被證實,而對一些學者而言,他是關乎價值(value)而不是對錯。因此或許可以舉天葬為例,在他們的文化脈絡下,從人類學或歷史學甚至社會學角度,或許是可以被接受或正確的,但是在普世的價值觀中,卻是有錯誤的。
參考資料
1. Frankena, William K.(1975).Ethic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 李雄揮編譯(1990)。倫理學。台北市:五南書局。
3. Roth, John K.(2005). Ethics. Pasadena, Cal. : Salem Press.
4. 林火旺(1999)。倫理學。台北市:五南書局。
---------------------------------------------------------------------------------------------------
(建築作業一)
ps since已經copy過第二份作業,而且這份作業比較高,重點是我也比較喜歡XD
校園規劃與建築 個人心得作業一
教育學系三年甲班 張詠惠 498001280
眉毛為什麼要長這裡??
「大家有沒有想過眉毛怎麼要長這裡?」,這只是老師在課堂舉的一個小例子,卻讓我想到之前讀到一篇文章裡面,有一位科學家從功能的角度探討人的眉毛,「你會發現眉毛是生長在眼睛上方一個『恰恰好』的位置,能夠幫人擋住額頭上的汗水,與一部份的陽光,但是又不會擋住人的視線。人的眼睛努力的往上看,也看不見就長在眼睛上方的眉毛(讚美一根之美-布蘭勒特,張文亮)」。
遠比眉毛更複雜的建築…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除了我們眉毛的位置,其實還有他的長度、寬度、捲度、替換度,小小的眉毛,就一言難盡;更何況是我們生活所處的建築,要考慮的除了高度、寬度、廣度,還有顏色、隔間、採光等等!本來還希望可以學到一些經點校園規劃的例子,甚至夢想有一天有機會自己來設計自己蓋的學校,但從開學上課到現在,聽了不同看似簡單卻蘊含大學問的概念,我才知道,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建築規劃入門。
環境也有心理學?
在短短一年半,就在師大修了四學分的教育心理學及兩學分的普通心理學,當我聽到老師在課堂中提到的「環境心理學」,不禁怦然心動。上網查了一些資料顯示,此學乃探討「人造環境和自然環境、行為和經驗間整體關係的學問」;因為自己身體不好,常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己能從頭痛的頻率「預測」天氣的變化,因此天氣等「自然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對我而言並不陌生,但是「人造環境」是一直到這門課才讓我正視到這個問題。
人造建築,建築造人
當我把這個概念存在心中思想時,週五的「美育原理」老師指著一張劍橋大學的照片問我們:「我們現在都在罵學生不該穿夾腳拖來上課,對老師不尊重,但你看看這張照片,你敢穿夾腳拖進這樣的建築物上課嗎?」,老師最後更做結到,「一個好老師頂多影響二十年被他教過的學生,但一個好建築,卻會影響幾百年經過此地的學子」,建築其實無時無刻的感染著我們,有些讓我們感到可親近,有些則讓我們心生敬畏;我曾經被英國頗有歷史的大教堂中,震懾的調整衣領;也曾在加州市政府裡,不自覺的放輕腳步…我想,這或許就是「人造建築,建築造人」奇妙的地方吧!
人因工程—以物就人
老師在課堂中一直強調,真正的好業主,是能清楚表達自己要的,然後讓科技、技術,來服務、達成目的。這對我而言是個看似單純,但在深層卻是突破的觀點,感覺現在的自己面對建築物,多是被動的接受,而忽略了其實這都是跟我一樣的「人」主動的建構出來的。基於此理,「我」—身為一個人—是否也有力量來改變這個建築或設計呢?因為不是人要配合建築,而是建築要配合人,因為建築本來就是為了服務人設計的吧!有了這樣構想的框架,我第一次開始思考可以怎麼把自己的房間弄得更適合自己,把社團辦公室整理的更有家的感覺,也開始用比較主動質問的角度,來看待我所處的建築空間及擺設,像是教室的桌椅、空間的安排、房屋的外型等等。
聽見他們的聲音—環境的適應力
聽老師在課堂的分享,得知能有身體不便的同學是個難得的機會,而我很幸運自己有機會在國中與大學都能和這些人成為好朋友。國中時我們這班有兩位啟聰的同學,雖然當時除了在課堂的口語瞭解能力外,對「建築」與他們的關係並沒有很強的感受,但我因此萌生了對特殊教育的興趣,並在大學二下修習了「點字與視覺輔具」,並讓我發現其實就連師大這強調特殊生的學校,都有很多點字標示是不完全的,而連有些高級旅社的電梯的樓數點字,更是錯的離譜,在這樣的建築裡,盲生可以怎麼找到他們的出路?
另一個機會是大學時班上有一位類似漸凍人的身障生,還記得開學第一天就有某中心的義工來班上,向同學說明他的特殊狀況,及他需要我們的特別協助;由於分組的關係,我常有機會跟他在校園裡晃來晃去,由於走路吃力,他有時會騎電動輪椅。也因此我觀察到很多,在我們看來只要一分鐘就可以跨上去,他卻要繞五分鐘才可以到達的死角。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去公館買飲料,在機車亂停的人行道,他幾乎無法通過,後來好不容易到了,卻因為攤位有一個不到十公分的階梯,沒有辦法靠近去排隊點餐。而每次進教室他也總要把電動輪椅停在外面,再吃力的扶把手下車,再一拐一拐的走進教室,再吃力的坐下,每次想到他越劇烈的運動,就越加速行動能力的失去,不禁很不忍心,如果我們有教室是可以讓他直接把電動輪椅開進來(沒有門檻,有一個更寬大的門),然後電動輪椅只要加一個小小的折疊桌子(或許就像搭飛機的那樣),他就可以輕鬆的進出教室,而不是等到同學在下課鈴響一哄而散去搭電梯後,再一拐拐的坐上輪椅,孤單的去等電梯了。
---------------------------------------------------------------------------------------------------------------------------------------------------------------
(教育研究法期中作業...前半部)(尚未完成)
教育研究法個人期中檢核
教育學系三年甲班 張詠惠 498001280
研究題目:A—B
A1:19歲時嘗試去追的初衷//A2:愛你所選?
B1:台灣轉學考生之動機分析//B2:(師範大學)優秀學生外流原因探討
第一章:研究背景與目的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為什麼你們想(A走//B轉學、轉系或是重考?)
對我…沒差
受到爸爸的關係,我喜歡自然科學,也曾在高中拿到台北市的佳作;受到媽媽的關係,加上每年暑假到美國找外公外婆而產生對美語的親切,我也有不錯的英語能力。不僅如此,無論是國中就讀「放牛」的民族國中,或就讀頗有傳統的景美女中,我都很喜歡讀各種的教科書,也可說在學校的各科目中,都有傑出的表現;以致於我在高中隨著同學「數學好就讀理組」的心態,選擇了二類組。即使當初是以吊車尾的成績進入景美女中,我很快的穩定成為班上的前幾名,除了英文和自然,我也喜歡國文及社會科,尤其是歷史,因此,每當被周圍的人問到之後要念什麼,總是「念什麼都可以」,因為我什麼都喜歡,什麼都不討厭!
對你…差很多
主要是爸爸的希望,再加上一連串巧妙的安排,我進入了師大教育系,但也在這裡,陸陸續續接觸到一些不錯的朋友,但讓我訝異的是,其中有相當高的比例的朋友,有轉學、轉系或重考的念頭。其中包括我在教育系同班兩個很要好的朋友、大一英語的死黨。
在和他們對談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有些人純粹想離開自己所在的環境,可能是討厭班級的氣氛,有可能是覺得對課程失望,也有可能是發現自己能力不夠;也有積極的想追求自己的夢想與興趣等等。當然我也有知道不少人,在這樣的道路,看著周圍同學開心的玩樂、交男女朋友,而選擇放棄;但其中有高比例的人,放棄了他們的學業,「因為這不是我要的,這只是一場誤會」。
你們給我的衝擊
這樣高的比例讓我訝異,因為對我而言,「念什麼都好」;而花了休學、補習、延畢、家人反對不諒解的代價,對我來說,更是很難想像的,不禁讓我好奇,為什麼有多少優秀的學生,需要踏上這一條道路?背後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是否可以幫助他們,先想清楚,以免踏上這條後悔的道路?我知道美國的大學是可以慢慢選主修,那是不是能避免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又會有其他的問題呢?
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一,期待藉由深入的訪談能瞭解這些選擇離開的同學們,離開的念頭是如何產生的(how)。是嘗試與當初無奈選擇的反抗,還是在大學生涯中適應不良(課業因素、人際因素、經濟因素、健康因素等等),還是對科系的前景產生質疑,以至於在科系或學校的認同上,出現困難而選擇離開。
第二,期待藉由文件(信件)及日記分析與訪談,瞭解什麼事件或是關係(what),是造成選擇離開的導火線(像是與同學或老師之間的摩擦,或是課業的不順利),而又是怎樣的因素會使他們在做離開的決定時,產生為難。另外,除了外在的問題與挑戰外,個人的人格特質又在這些抉擇中,佔了如何的角色?
第三,期待藉由訪談,瞭解留下或離開的同學,在接下來一年的學校適應,轉成功的同學有追求到他們的幸福嗎?在面對種種難題,他們是否對當初的選擇感到後悔?他們如何處理這樣的情緒?而沒有離開成功的同學,又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有成功的讓自己的心留在這而不後悔嗎?
第三節:名詞釋譯
1. 轉學
2. 轉系
3. 重考
4. 學生流失
5. 科系認同
6. 學校認同
7. 學校經驗
8. 學校適應
9. 生涯規劃
10. 自我認同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敘事探究/個案研究
本研究採用敘事探究(質性),原因有二。
第一,由於牽涉層面複雜深入,有必要依個案的情況,以其各層面脈絡來探討。由於離開的選擇牽涉到的層面非常複雜,除了過去埋下的伏筆,像是生長背景與肩負的期望、最初對就讀系所的滿意度等等,還有個人的人格特質(像是願意為自己夢想拋棄一切、勇往直前,亦或「既來之則安之」較為消極),並且遭遇到的「導火線」事件及其背後複雜因素也全然不同。有鑑於此,欲用法以再完整的脈絡掌握現象,進而深入剖析甚至詮釋,保有整體性。
第二,敘事探究符合本研究欲瞭解此「離開」之決定,是如何(how)產生,並且為什麼(what)會發生,又此研究乃針對一已發現象之探究,因此不需要再行為事件上進行控制;因此符合此研究設計之特質。
文章定位:
人氣(1,34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