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07 04:06:28| 人氣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聞散文:香港女子的另一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中國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但當代潮流已經不興這一套哲學了。男人到了四十歲還沒結婚(不一定沒有同居女友),四處都可找到;女性到了這個年齡仍待字閨中(不一定保持處女之身),同樣不是新聞。
  和我在同一傳媒工作的陳小姐,四十出頭了,香港大學畢業,現已升為公司高層,不過,同事們在她面前閑聊時總有一項顧忌:不敢談論男女感情事,因為她至今仍是單身。
另一位岑小姐,三十好幾了,職位和陳小姐一樣,我們都私下稱她是小富婆。她雖然個子不高,外貌長得還可以,可是不知何故,目前尚未成家,有無裙下之臣追求,則不得而知。
必須聲明:本人屬於有婦之夫,亦是晚婚者流,不便對身邊的未婚女性評頭品足一番,更談不上去吃「窩邊草」。然則,我不能不留意到一種現象:香港的當代女性,越來越遲婚,甚至不婚者亦日眾。而且,這可能正在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果然,近日看到一則新聞:【中新社香港八月三十一日電】過去二十年,香港男女比例持續下降,男少女多情況在二十歲至三十九歲的適婚年齡更為明顯。勇敢果斷的香港女性,自不會被動地等待識花之人。她們各有方法,尋覓自己的另一半。
  原來,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字顯示,過去二十年間,本港女性人囗增加了一百萬,至去年的三百四十三萬,男性則只有三百二十八萬。數位顯示,現時每千名女性只有九百五十六名男性,推算至二○三一年時,每千名女性只有七百七十一名男性,即平均每四個適婚女性中,有一個找不到對象。
  香港女性人囗大幅增加,主要由於有大量外籍女傭留港工作,以及眾多內地女性來港與丈夫團聚。女多男少,加上女性近年學歷、收入以及社會地位不斷提升,增加女性尋找理想伴侶的難度。有關數位還顯示,港人的結婚年齡不斷推後,男性平均結婚年齡為三十歲,女性為二十七歲。
  為免嫁杏無期,不少女性遂主動出擊,光顧婚姻介紹所,以期覓得「另一半」,但千不要以為這些女性都是條件較差、年紀較大的一群。據本地一些婚姻介紹所透露,近月入會的女性趨向年輕化,當中不少更是有「財」有貌的專業人士,只因生活圈子狹窄,難結識異性,才求助於中間人。
  現職香港護士的C小姐對採訪她的女記者說,由於工作時間與普通上班族很大差別,因此入行幾年,生活圈子很狹窄。「很多時人家上班我才下班,要玩樂消遣也只有找回同行,很難結識異性。」她說,同事中又以同性居多,而且她希望給自己多些選擇,因此光顧婚姻介紹所。
「我的目標並非要一擊即中,只希望透過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認識多些異性朋友,再看看有沒有發展機會。」C小姐坦率地說出心裏話。
  C小姐長年在香港的醫院工作,難覓拍拖對象,以致向婚姻介紹所求助。然而,隨著中港兩地經貿交流日益頻繁,港人北上公幹漸成氣候,港女亦增加在內地尋找對象的機會。
  H小姐曾被公司派駐上海兩年,期間認識了現任男朋友N先生。N是上海人,在取得碩士學位後加入一外資機構在上海的辦事處工作。H小姐說,兩人十分合得來,雖然對方現時的月薪金不及她,但她相信他長遠的發展會十分理想。她又說,內地好男人多得是,相信香港女性北上尋找伴侶會成為風氣。
  仍想在香港尋找理想伴侶,又不想光顧婚姻介紹所,亦可選擇參加民間舉辦的單身人士派對。這些派對由不同的團體舉辦,收費約由數百至數千元不等,通常會安排數目相等的單身男女參與活動,如晚宴、工作坊、舞會等等。
據中新社的報道說,早前曾經在香港掀起過熱潮的G0-Con亦是這種覓偶類型活動之一。G0-Con目前在日本十分盛行,由個人或團體發起,安排數目相等的單身男女參加派對,透過聚餐、遊戲等增加各人認識,參加者在活動後可自行發展。這些派對不保證參加者成功求偶,但相對氣氛較自然,適合年輕男女。
  當然,愛情不是一廂情願的青春遊戲。有學者表示,無論男女都要當心,不要因心急尋找伴侶而被騙,特別是光顧仲介機構的,需選擇信譽良好的公司,在結識異性時,亦應打醒精神,免遭騙財騙色。
  不可否認,遲婚已是一種世界性的潮流。這與女性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大為提高有著極大的關係。在我看來,婚姻應是人生中一件莊嚴而神聖的大事,生命是有限的,但愛是無限的。
  該愛就愛吧。
                    2002.09.07


台長: 一片汪洋
人氣(1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