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統一大業鼓與呼
──林彥森《台灣變天》讀後
● 周秋冬(資深傳媒人)
我懷著濃厚的興趣,讀完香港資深記者林彥森(秦島)近著《台灣變天》,不禁為其下筆酣暢明快,對兩岸問題充溢著許多真知灼見所吸引。應當說,這是近年來一本少見的評述海峽情勢的佳構。
台灣是祖國的寶島,它不僅因擁有碧波蕩漾的日月潭,雄偉壯麗的阿里山等自然風光和名勝,向為世人所矚目,更因其經濟繁榮,享有「亞洲四小龍」的美譽,又是政壇風雲多變、兩岸關係統獨紛爭的焦點、中美關係的敏感點,從而成為國際社會時時關注的熱點地區。
林彥森以資深記者的敏銳眼光,長期注視著海峽兩岸局勢,並以剛勁的筆力,正面、客觀、真實、公正地記錄和傳遞在兩岸之間發生的人情世事。七年前他就在大陸出版了新聞專著《跨越海峽》,受到各方的好評。九十年代初移居香港後,他對兩岸問題、台灣島內的局勢更加關注,資訊來源更廣,視野更為寬闊,思路更為開放,思考更加深入。難能可貴的是他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勤於長期積累資料,出之於他熱盼國家統一的心願,辛勤筆耕,比以前寫得更多。其中有關兩岸及涉台新聞、述評,佔了他新聞類作品相當大的份量。
三月十八日,陳水扁將國民黨趕下台,一夜之間,台灣變天,更觸動了他的敏感神經,飛筆疾書,在一個月內趕寫了二十多篇新聞政論,正面反映台灣變天的始末,政壇新局風雲,民進黨的困惑及台灣前途走向,加上此前所寫的數十篇文章,因而有了《台灣變天》的問世,作為《跨越海峽》的續集。
此書的最大特點是直抒已見,大膽建言,情理並茂。文如其人,今年三十五歲、已有十五年新聞從業履歷的林彥森,除寫新聞外,近二十年來還寫了不少詩歌和散文,他總是快人快語,一吐為快,不時閃爍出情感與理性的光芒。其新聞政論專著《台灣變天》,分為「陳水扁衝擊波」、「李登輝政治漩渦」、「海峽的呼喚」和「編織中國經緯線」等四章,對海內外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就其現狀、始末因由、發展趨向,一一實事求是開門見山地進行剖析,由表及裏,抽絲剝繭般說明事理,獨具說服力。所以,他在對「陳水扁贏了,台灣大變天」,「是誰葬送百年老店」,「民進黨人的新困惑」,「唐飛拜相,危機仍存」以及對陳水扁上台後大陸對台政策走向等敏感焦點,進行深刻的剖析後,順理成章警策地陳水扁:只有放棄台獨才有出路。書中還大膽中肯地指出朱鎔基三月中對台獨的高姿態警告與暗示,卻造成反效果,起了幫陳水扁勝選的「臨門一腳」功效。對李登輝的「兩國論」、「七塊論」及「兩德模式」,作者也分別作了多篇評論,痛加批駁,指出李登輝蓄意養肥台獨勢力,圖謀分裂國土,必將成為千古罪人。這次國民黨是輸給了自己的黨魁,故李登輝注定要在黯淡中走進歷史,為中華子孫所唾棄。
從文章中可看出,作者掌握著翔實的新聞和背景材料,且富有獨見灼識的洞察力。他對台灣的各種政治勢力以及「台灣地位未定論」、「邦聯制」、「台灣不可能仿東帝汶公決」等問題都作出有力有理有據的精辟分析,指出一個中國原則無可非議,無談判餘地;兩岸統一不可阻擋,不再是「狼來了」,希望台灣當局審時度勢,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軌道上來,否則沒有出路,台灣命運堪虞。同時還建言,面對台灣變天的新事態,大陸對統一進程應有新思維,新智慧,以期圓滿成功完成中華統一大業。
這本書中還有不少篇幅,評述三通對海峽兩岸互通有無、消除人為隔閡的積極意義,及對台灣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各個方面的深刻影響,闡明這是兩岸人民的共同的強烈呼喚。作者在大陸時曾以通訊社記者的身分去過與金門咫尺相隔的晉江圍頭半島、鄭成功故鄉石井,眺望一水之隔的金門,也採訪過當地經歷過「萬炮震金門」的老漁民、台資企業、海上貿易和兩岸親人交往的熱點新聞,耳聞目睹許許多多兩岸跨海尋親或久別重逢的悲喜故事。他總是忘不了在水一方癡癡相思,苦苦等待卻又望斷秋水的伊人們那一雙雙已哭乾淚水的眼睛,忘不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鬚毛衰的兩岸遊子,發自內心的沉吟和傾訴,忘不了那些闊別家門數十載卻永遠見不到雙慈的老者悲憤欲絕的詛咒。他常常忍著淚水,以一個記者的天職和良知,如實報道著這些無需任何裝飾卻揪人心肺的悲歡離合。這便是作者對兩岸人民不可解脫的情結,並樂此不疲。
我認為,林彥森在《台灣變天》中的論述,不是枯燥無味的泛泛政談,而是自然而然於字裏行間流露著熱愛中華、追求和平、熱愛台灣、期盼統一的深情。作者把祖國統一作為自己的責任,激情滿腔地不斷為之鼓與呼。
據我所知,《台灣變天》是林彥森已完成的十八部著作之一。綜觀全書,文風摯樸獨特,形式短小精干,絕無誇大其詞的亂證胡言,更無那種政治廢話,空話和套話的累述,而大多是「新話」,讀來使人直感清新解渴!由此可見,作者有高層次的思考力和清沏見底的洞察力,更有如椽的筆力,文字生動簡潔,結構層次嚴謹,內涵豐厚,情感深沉激越,敢於言人之所未言。這本書不僅對有關研究單位及兩岸有關部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廣大讀者增進兩岸同胞相互瞭解,深化民族共識,增強祖國統一意識必將有所裨益,是值得認真一讀的好書。(2000.07.0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