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林語堂故居
黃榮才(福建/平和林語堂研究會)
春風輕拂。
我是在陽光下的春天裏走進林語堂故居的。很平常的日子,空氣中卻是彌漫著不平常的氣息。小鳥在樹上啁啾著,訴說著春天的語言。
林語堂出生地故居在香蕉之鄉平和縣坂仔鎮寶南小學校園一隅的大樹下靜默無語,一如大師的閒適平和。很多時候沉寂是一種厚重。這裏原來是坂仔禮拜堂,始建於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是由坂仔基督教會自籌資金建起來的,除了小閣樓,如今教堂已經了無痕迹,在原來教堂的地盤上,錯落生長的幾棵樹已經很茂盛了,沒有給人絲毫鳩占鵲巢的感覺,歲月掩蓋了過去的存在演兌成歷史了。
在老人悠悠的敍述中,百年前的教堂穿越時空的隧道,緩慢而又堅定地走來。大禮堂坐北朝南,它的建築風格是中西合璧,磚木結構。門樓牆體是西式風格,窗戶是百葉窗,用繩子一拉,木片打開,光線便透進來,陽光就很輕盈地在屋子裏舞蹈。繩子一放,木片下垂,重又關上,則又是阻擋風雨於咫尺的封閉空間,逼仄卻又充滿溫馨。屋頂的橫梁是用粗大的鋼筋做成的,直徑在10CM左右。屋頂卻是蓋瓦片的,完全採用中式風格。大禮堂的門口是用長長的條石鋪成的,形成大約2M寬, 15M長的石板埕。石板埕的右邊,建了一座鐘樓,鐘樓內挂了一口重達400多斤的美國鑄造的大鍾,兒時的林語堂跟兄弟姐妹一起,以表現好能得以有機會敲鍾爲榮。那口大鍾又與衆不同,長著兩隻支撐的腳,置放在木架上,重心拿捏得恰倒好處,輕輕一推,鍾錘就撞擊在鍾壁上,清越的鐘聲可以傳到5公里之外,常見的撞鐘也就成爲推鍾。大鍾如今與歷史保持距離,移往新建的禮拜堂內。鐘樓的前面是一口水塘,水塘的面積很小,旁邊種有垂柳、百合等樹和花卉,旁邊還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是“銘新小學”的校舍,儘管很小,可是也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了。俗話說女人是水做的,風景也因爲水而靈動柔媚。水塘的前面就是“聖恩樓”了,“聖恩樓”爲二層土木結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作爲“坂仔小學”的教師宿舍。與禮拜堂配套的建築尚有小禮堂、牧師樓、飲水井,另外還有二間小平房,大間的是教室,小間的是神職人員的宿舍。牧師樓的前面是一個沙土的操場,操場的四周種有許多花卉,有月季、桂花、百合……整個後花園還種有不下十棵的龍眼樹。整個坂仔禮拜堂佈局合理,房屋建築錯落有致,綠化、花化堪稱一絕,環境優美怡人。
可是這諸多美景,只是遙遠的記憶了。故居現存部分主體是同字形兩間瓦木結構的平房,前間右邊還有一間長條形的房間,象主體房間的耳朵一般,也是瓦木結構平房,並且和前間相通,形成一個整體,原來幾乎被忽略不計的部分卻成爲歷史的全部,酸澀的同時也不禁暗自慶倖歲月的留情。故居旁邊種有幾棵樹,不過最長的也只有20多年,跟歷經百年歲月風雨汰洗的老屋,實在是“後生小輩”了。
房間不大,也就十來平方米。只有幾把凳子和牆壁上懸挂著的翻制的林語堂不同時期的照片,還有林語堂關於故鄉的論述和“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牌匾,房間裏就顯得空蕩蕩的。後間放著一張木頭桌子和一張木制的床以及木制的凳子、馬燈。房間裏還有個小小的閣樓,一架簡單而又古拙的木梯架放在那裏,可以想象當年年少的林語堂就是憑藉這樣的木梯上下閣樓的。耳房只有牆壁上兩個鏡框,記載著有關林語堂出生地故居的修繕和有關人士前來參觀的情況。整個故居顯得簡單、古樸,有種歷史的蘊味從遠處逶迤前來。
房間的背後有一口水井,這就是林語堂在著作中曾經提及的給予他許多快樂和遐想的那口水井。井臺是條石砌就的,井不深,泉水依然清冽可口,校園內的教職工也每天前來汲取生活用水,當年的那份清涼依然流淌。
站在林語堂故居後門,可以看到林語堂極力推崇的青山,也就是他文中寫到的十尖石起,這些青山造就了林語堂的高地人生觀和幽默性靈、閒適平和的精神境界。還有林語堂甚爲牽挂的二姐林美宮的墓地所在的“番仔山”也在站在故居門口的視線範圍之內。在故居的後門,當年林語堂乘船離開故鄉前往廈門求學的西溪依然靜靜流淌,烏蓬船卻是沒有了,只能在老人的述說中咿呀搖晃。西溪流域不長,與數公里外另外一條溪合流,稱爲雙溪,直到縣城地方與另外的溪合流,構成九龍江發源支流——花溪。但這條小溪給了林語堂和小夥伴捉蝦嬉戲、與賴柏英做遊戲以及曼妙航程的無限歡樂。
站在大師故居門口,景仰的感覺沒有任何修飾洶湧而來,看著先生閒適平和地叼著煙斗,與大師進行跨越時空的神交,歲月也就厚重而且豐盈。
363700 福建省平和縣委宣傳部 黃榮才 13709372079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