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譯老子道德經三十三章】
作者:術龍
-------------------------------------------------------------------------------------------------
【老子道德經三十三章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直譯內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學問與識見有高度智慧者聰明的,起源洞悉與了解者智慧的.
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贏與占優勢有高度智慧事實況存在才能,主動的超越者勝過.
知足者富,強行有志.
學問與識見充滿與不缺乏者豐厚,勢力大的從事事實況存在抱負.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非找不到他的地方與位置者時間的長遠,生命的結束非死者年歲與生命.
主題【直譯老子道德經三十三章】是要告訴我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學問與識見有高度智慧者聰明的,起源洞悉與了解者智慧的.
有學問與識見代表有高度智慧的人是聰明的,能知道起源並且能洞悉與了解的人是智慧的.
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贏與占優勢有高度智慧事實況存在才能,主動的超越者勝過.
能贏與占優勢代表有高度智慧有才華的人,能主動的超越自己的人更是勝過.
知足者富,強行有志.
學問與識見充滿與不缺乏者豐厚,勢力大的從事事實況存在抱負.
有學問與識見並且充滿與不缺乏的人是豐厚,能掌握勢力大的能力才可以展現抱負.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非找不到他的地方與位置者時間的長遠,生命的結束非死者年歲與生命.
非找不到他的地方與位置者時間的長遠依據,此生命的結束不是在說死者年歲與生命.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知】
(1)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2)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3)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4)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5) 招待、禮遇。如:「知客」。
(6) 主持。如:「知縣」。
(7)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8)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人】
(1)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 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5) 身體健康狀態。如:「她今天人不太舒服,所以請了一天病假。」
【者】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智】
(1)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2)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3)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4)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自】
(1)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2)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3)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4)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5)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明】
(1)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2)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3)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4)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5) 視力、視覺。如:「失明」。
(6)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7)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8) 朝代名。
(9)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勝】
1.
(1) 贏、占優勢。如:「勝利」、「戰勝」、「獲勝」、「優勝」、「勝訴」、「旗開得勝」、「出奇制勝」。
(2) 超越。如:「勝過」、「略勝一籌」、「一個勝似一個」。
(3) 優美的地方。如:「勝景」、「勝地」、「尋幽覽勝」、「風景名勝」。
2.
(1) 禁得起、承受得了。如:「勝任」、「不勝其擾」、「喜不自勝」。
(2) 盡。如:「不勝枚舉」、「不可勝數」。
【有】
1.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2)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3)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4)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2.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力】
(1)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2)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3)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4)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5) 權勢。如:「權力」、「勢力」。
(6)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7)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強】
1.
(1) 健壯有力。如:「強健」、「強壯」、「強勁」。
(2) 使力令人屈服。如:「強暴」、「強占」。
(3) 勢力大的。如:「強大」、「豪強」、「強權」、「世界強國」。
(4) 勝過、比較好。如:「他的表現比我強。」
(5) 表示數量有餘。如:「三分之二強」。
2. 逼迫。如:「勉強」、「強人所難」。
3. 固執。如:「倔強」。
【足】
(1) 腳。如:「雙足」、「大足」、「節足動物」。
(2) 充滿、不缺乏。如:「充足」、「足夠」、「滿足」。
(3) 可以。如:「足供參考」、「足以自豪」。
(4) 值得。如:「何足掛齒」、「微不足道」。
(5) 整整的、完全的。如:「玩足了一星期」、「在水中悶了足足有三分鐘的氣。」
(6) 遠足:一種短程徒步郊遊的活動。如:「明天老師要帶我們全班去陽明山遠足。」
(7) 足下:
A>腳下。如:「她足下踩著三寸的高跟鞋。」
B>尊稱君主或朋友,在書信中常用。
【富】
(1) 豐厚、充足。如:「富足」、「豐富」、「富裕」、「資源富饒」。
(2) 財產。如:「財富」。
(3) 有錢的、財產多的。如:「富人」、「富翁」。
(4) 充滿。如:「富有同情心」、「年輕人多富冒險精神。」
(5) 華麗。如:「富麗堂皇」。
(6) 使豐足。如:「富國強兵」。
【行】
1.
(1)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2) 駕駛。如:「行車」、「行駛」。
(3)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4)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5)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6)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7)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8)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9) 將要。如:「行將就木」。
(10)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2.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3.
(1)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2)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3)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4)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志】
心意、意向、抱負。如:「志向」、「立志」、「志願」、「志同道合」。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失】
(1)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2)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3)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4)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5)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6)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7)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8)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其】
(1) 代詞。他或他的。如:「聽其自然」、「各得其所」、「其貌不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2) 那、那個。如:「其他」、「其中」、「其餘」。
(3) 文言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如:「豈其然乎?」
(4) 尤其:特別的。如:「中橫公路沿途景色優美,尤其太魯閣到天祥一段更是美麗。」
【所】
(1)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2)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3) 語助詞:
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
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4)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5) 量詞。用於計算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
(6) 所以:
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
B>為何、為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久】
(1) 時間的長遠。如:「久遠」、「長久」、「天長地久」、「久病成良醫」。
(2) 表所經過的時間。如:「你來多久了?」
【死】
(1)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2)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3)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4)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5)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6)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7)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8)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9)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而】
(1) 連接詞:
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
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
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
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2)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3)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4)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5) 若、如。如:「人而無信」。
【亡】
(1) 死。如:「死亡」、「傷亡」、「陣亡」、「家破人亡」。
(2) 死去的。如:「亡父」、「亡兄」、「未亡人」。
(3) 逃。如:「逃亡」、「流亡」、「亡命之徒」。
(4) 丟掉。如:「亡羊補牢」、「歧路亡羊」。
(5) 消滅。如:「滅亡」、「亡國」、「脣亡齒寒」。
【壽】
(1) 長命。如:「福壽雙全」、「人壽年豐」。
(2) 年歲、生命。如:「壽命」、「享壽」、「長壽」、「高壽」、「壽終正寢」、「壽比南山」。
(3) 生日。如:「作壽」、「壽誕」、「壽星」、「祝壽」。
(4) 與生日有關的。如:「壽桃」、「壽麵」。
(5) 裝殮死人用的。如:「壽材」、「壽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