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s my one and only Belief﹞
「除了出生背景與父母之外,截至目前為止,我的人生被兩本書與一個人深重地影響著,這兩本書和一個人已經陪著我走了超過十年的光陰,它們伴著我在生命裡刻劃的痕跡,或深、或淺,卻從沒讓我留下一絲遺憾,並且在人生的路上持續地和我的內裡交互作用著,川流不息。奧修(Osho)的《愛‧自由與單獨》便是其一,也是因為它,我才開始了《給你的禮物》的書寫,以下是就書裡一些篇章的截取,也許它們能是一點位移,或者一句提醒,希望身旁的你們,都能平安、喜樂,活在愛裡。」... Renee
。
對於一個活在愛的奧秘裡的人,他所觸及到的不是真理的反射,而是真理本身。
世上懂得愛的人非常稀少,那些懂愛的人是如此沉靜、安定……在沉靜與安定當中,他們接觸到自己存在的深處及靈魂。當你與自己的靈魂交會之時,你的愛便不再是一種關係,它將如影隨形地跟著你,在你所到之處、對你所互動的每個人,你都帶著愛。
再也沒有什麼事比得上愛,更能幫助人類領略這項天生就擁有的祝福。
說來令人訝異,英文裡的「愛」(love)是來自梵文字「拉巴」(lobha),「拉巴」的意思是貪婪。英文的「愛」竟是出於一個意指貪婪的梵文字,或許這純屬巧合,但我覺得事情不可能就這麼單純,一定還有些奧義、某種轉化上的理由在背後。事實上,經過淬煉後的貪婪會轉為愛,正是貪婪提煉後的「拉巴」─會成為愛。
愛是分享,貪婪是囤積;貪婪只會索取,從不施與,愛卻只懂得付出,永遠不會要求回報,愛是無條件的分享。「拉巴」之所以成為英語中的「愛」,說不定是因著某種煉金術般的緣故;換言之,「拉巴」透過內在的煉金術蛻變後,成為了「愛」。
愛你自己,然後觀照─今天、明天、永遠。
愛從來都不是義務,義務是負擔、是形式;愛是喜悅、是分享,而不是形式。
一個愛自己的人很容易就具備了靜心(medutation)品質,因為靜心的意義是和自己在一起。
科學家以前所知道的是,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及其他感官、還有頭腦,其實是通往現實的一扇窗或一座橋樑。但到了現在,他們的了解已經完全改觀,他們這時說我們的感官及頭腦並不真的是打開現實的一扇窗,而是對現實的一層防護。僅僅只有百分之二的現實能穿透這層防衛來到你身上,百分之九十八的事實都被留在外面,等到那百分之二的訊息來到你身上時也已經變質了,因為得先通過許多道關卡,適應過無數的事情,在你收到訊息的時候,訊息已經走了樣。
靜心是將頭腦放到一邊,好讓它不會干擾事實,你才得以看到事情的真實面。
如果你不能自私,你也將無法為他人帶來任何好處。記住這一點,如果你不自私,你也無法慷慨;唯有一個真正自私的人,才能是不自私的。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總是會去追尋令他快樂的事。當你愈追求你的快樂,你就愈能幫助他人快樂,整件事情的美就在於此。這就是活在世上唯一能快樂的方式,要是你周圍的人都不快樂,你也不會快樂到哪裡去,因為人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廣大陸地的一小塊。如果你想活得快樂,你必須協助身邊的人快樂起來。
真愛不會執著──
「愛是唯一讓人免於執著的自由;
當你無所不愛時,你便無所執。
……男人為女人的愛所囚禁,女人為男人的愛所囚禁,
兩者均不見容於自由彌足珍貴的王冠。
然而,男人與女人是愛的一體,
既無法分開,也無法區分誰是誰,
他們其實再值得愛的獎賞也不過了。」… 《墨德之書》‧Mikhail Maimy
愛一成為執著,就淪為一種關係;愛一成為索求,就形同一座監獄,這樣的愛已經摧毀了你的自由,使你無法在天空中飛翔,因為你被囚禁了。
健康的自我之愛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靈性價值,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將永遠無法愛任何人,愛的漣漪必須先從你的心中出現;如果愛不能為你出現,也就無法為任何人發生,因為沒有人比你自己更靠近你自己。
生命總是在選擇之間。自我與愛無法並存,它們如同光明與黑暗的關係;每當光出現時,黑暗就銷聲匿跡。
真愛不是一種關係。愛是一個如此不同凡響的現象,「你」無法倖存於其間。真實的愛裡有著一種熱情的定靜,溫暖而不激烈,是一種非常凝聚、鎮定、平靜的狀態。
蛻變是一個從「自己」到「沒有自己」的過程。
關係是一面鏡子。
愛是意識上揚時的附加產物。
完美主義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他加諸給旁人的痛苦甚至更大。
愛是你內在的一朵玫瑰,但是你的內在必須準備好,讓黑暗與無意識褪盡,讓自己愈來愈警醒、覺知,愛即會在屬於它的季節自動到來。你無須為它憂慮,無論任何時候,當它來臨時,總是完美無缺的。
每個孩子就是這麼被對待的,你不讓孩子經驗他自己,也不讓他做他自己,只顧著將自己未完成的野心加到孩子肩上,每對父母都希望孩子和自己是同一模子做出來的。然而孩子有他自己的命運,假如他成了另一個你,他永遠無法做他自己。當他無法做自己時,他永遠不會覺得滿足,永遠無法從容自在地活在世上,他總是會處在一個若有所失的狀態。
從你能感覺出自己不再依附任何人的那一刻起,一股悠悠的淡然與深深的平靜由衷而生,那是一種放鬆地釋放開來,並不是從此你便不再愛了,事實正好相反,你生平頭一次從一個嶄新的層面了解到愛,那樣的愛不再是生物性的,那樣的愛比任何形式的關係都要來得接近友善(friendliness)的品質。有鑒於此,我才不使用友情(friendship)這個字眼,因為那艘「船」(ship)已經害得無數人滅頂。
愛不是一種關係。愛會使人產生連結,但它不是關係,因為關係代表著結束。愛永遠不會是一種關係,愛是關係的互動(relating),就如同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水。愛是一個動詞,不是名詞。忘掉關係的形式,去學著如何與人處於互動的狀態中。愛的喜悅正來自對於意識的探索。
愛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的覺知。愛有三種層次。其一是動物性的愛,它只是情慾、肉體層面的現象。另一種是人性的愛,它比情慾、性慾、感官更勝一籌。第三種愛是神聖的、如同神一般的:當沒有被愛的客體時,當愛一點都不是一種關係,當愛成為你的本質。第一種愛製造包袱,第二種愛賦予自由,但第三種超越了兩者,超越了二分性,那是愛最終極的狀態,也是生命要成就的目的。
給彼此空間──
在紀伯倫的《先知》中,阿穆斯特法這麼說道:
「在你們的依偎中保留幾許空隙,
讓天堂的風飛舞過你倆之間,
相愛,但不使愛淪為束縛;
願在你們靈魂的雙岸間,
有著一片波動的汪洋。」
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不懂愛。愛從不懷疑,從不嫉妒,從不干涉別人的自由。愛決不會在別人身上施加壓力,愛給與自由,唯有當你們之間有空間時才可能有自由。
沒有一段關係不會遭遇到問題。
假使愛與靜心能並行不悖,你就擁有一對翅膀使你平衡。
在你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的時候,在你完全地滿足於自己,在你能夠單獨,而且覺得快樂無比的時候,愛才有可能發生。
尼采曾說,人沒有謊言活不下去,他無法活在真理底下,他會承受不住。
★你無法透過學習去愛,愛無法被培養出來,能被培養的就不是愛,因為那樣的愛不會是真實的玫瑰,而是一朵塑膠花。當你去學習某件事的時候,表示那件事是外來的,不是自身內在的成長;而真摯的愛必須是基於你內在的成長。愛不是一個學習的歷程,而是一種成長。愛是一項禮物,而不是某個未來才會發生的東西,在你初生之時,你就帶著這份禮物了。
愛是平靜、冷靜,不是冷漠。憎恨是冷漠的,而激情、渴慾是激烈高昂的,愛正好在中間,它是冷靜的─既不冷漠,也不激烈,是一個無比平靜、沉著、寧靜的境界。
★愛所呈現出來的樣子是關係,但它始於人深沉的單獨;愛在關係的互動中表達它自己,但愛的根源不在關係裡,愛的根源是靜心。當你在單獨中感到無比的快樂,也就是說,當你一點都不需要別人,那時你才有愛的能力。假若你對別人有需求,你只能剝削、操縱、控制,你無法愛。
愛不會造成囚禁,如果愛造成囚禁,那恨豈不沒事可做了?愛帶來自由、給與自由,愛並不占有。不過,只有當你已經知道一種完全不同品質的愛時─那樣的愛不是出於需求,而是分享─愛才有可能是自由的。
如果你不愛別人的話,請不要和她或他在一起,別因為一時的興起,因為情慾的作祟就和別人互動,去發現你心中是否升起承諾的渴望,你是否成熟到足以去經驗一個深刻的探觸,因為,那樣的探觸將會改寫你的一生。
存在先於本質。
人不只是自由的,人即是自由本身,那正是他的本質核心,那是他的靈魂。自由本質上的意思是你兩個選擇都能擁有:選對或選錯。自由使你擁有墮落到動物之下或是躍升到天使之上的機會。
★人不是一個實體,他是一座橋樑,這座橋樑介於兩端永恆之間:動物與神,無意識與意識。讓自己在意識中成長,在自由當中茁壯;讓踏出的每一個步伐都是出於你自己的選擇。締造自己,並為你的樣子負起完全的責任。
一個真正愛自己身體的人,他會在身體正好覺得平衡的點停止進食─不偏不倚,恰好中庸。去了解身體的語言是種藝術,不僅了解你的胃,也了解你身體的需要,並且以精美雅緻的方式供給它所需要的。
人會成長,藉由別人而達到成熟。當你能單獨並且很快樂的時候,你就不再需要別人,那種需求沒有了,然而因為別人,你學到好多事情─好多關於你自己的事情。別人變成一面鏡子,你並沒有去打破鏡子,在你學習到這麼多關於你自己的事情之後,現在再也不需要去看鏡子了。你閉上眼睛就可以見到自己的臉龐,可是,如果一開始就沒有鏡子的話,那麼你就無法看見自己的容貌。
超越不是壓抑,而是自然的脫胎換骨,你往上成長、超越,就像一顆種子發芽之後,就會破土而出一樣。
沒有純粹是男人,也沒有人純粹是女人,因為,你來自一個男人與女人的交融,你的母親給了你某些東西,你的父親也給了你某些東西,兩者都參與了百分之五十,然後造就出你。
個人事實上已超脫出家庭,這句話的意思是,家庭的功能性已經結束,它存在太久了。家庭是人類最古老的制度之一,所以,也只有非常敏銳的人能夠看出來,家庭已經失去效用了,一般大眾還需要點時間才會認知到這個事實。
家庭有其好處與壞處,好處是人因它而得以存續,壞處是它腐蝕了人的心智。
不必拘泥於單一的形式,以後的人可以有多樣的選擇空間。未來地球上有家庭的存在,但不會超過百分之一,而那些家庭真的很有助益,人們可以在其中成長,因為沒有人扮演權威,沒有人玩權力遊戲,沒有人占有;小孩不會被扼殺,夫妻之間不會相互蹂躪,家庭的成員間可以有愛與自由,他們聚在一起不是為了要權術,而是出於喜悅,沒有其他的動機。
家庭製造出人的執迷,那種執迷是違反人性的。
「養育」小孩的想法是錯誤的,頂多你可以從旁協助,但你無法養育他們,那個塑造孩子的想法不但無稽,而且殺傷力還很大。你無法塑造……孩子並不是物品、不是一棟建築;孩子就像是棵樹,是的,你可以幫得上忙,你可以鬆好土壤,然後施肥、灌溉,注意陽光是否充足,就這樣。然而,不是你在造就樹的成長,它自己會長大。你可以幫忙,但你既無法拉拔它,也無法塑造它。
孩子是個無人能知的奧秘,當你一開始塑造他們,一旦你開始在他們的周遭創造出人格模式時,即是為他們套上枷鎖,他們永遠不會原諒你的。不過,這就是他們會領受到的學習方式,然後他們會對自己的孩子也做出同樣的事情。每一代的人不斷傳給新一代他們的精神官能症,社會上的瘋狂與苦痛就這麼延續下去。
我同意Thomas Gordon博士的話,他說:「我認為所有的父母都是潛在性的小孩施虐者,因為他們扶養孩子的基本方式是透過權力與權威。我認為許多父母的想法是有害的,例如:『這是我的孩子,我高興對他怎樣就怎樣。』這是種破壞性的暴力。」孩子不是物品,不是一張椅子或一輛車,你不能對他為所欲為。他透過你而來,但他不屬於你,他屬於存在,你頂多是他的照顧者,所以不要存著占有的心態。
當愛成為執著時,就成了負擔與束縛。
人對自由有隱約的畏懼,每個人都想當奴隸,雖然大家嘴巴上都講自由,但沒人有膽量進入真的自由,因為當你真正的自由時,你是單獨一個人的。然而,沒有人勇敢到可以承受得了單獨,你需要別人。
記住這一點,這是頭腦的弔詭之一:人對得到的一切會心生厭倦,他所嚮往的是自己所得不到的。當你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你渴望能有一些奴役與束縛;當你被綁住的時候,你就開始想要自由。只有奴隸才會渴望自由,這一點都不假,而自由的人則是想再當一次奴隸。頭腦一直就像個鐘擺,不斷在兩極之間盪來盪去。
愛不會形成依附,依附是人的需求,而愛只是用來滿足需求的幌子。你想尋求的是一條名為「依附」的魚,愛只是用來使魚上鉤的餌,當釣上魚之後,魚餌就被丟棄了。牢記這件事,且每當你做某件事時,進入你的內在深處挖掘讓你做這件事情的根由。
因為「你」不在,才會有執著。你的內在是如此空乏,使你想去抓取任何可以讓你感到安全的東西。你沒有根植於自己,所以你想找其他東西當做你的根。當你的根扎在自己身上時,當你知道你是誰,當你知道你裡面的本質,當你清楚你裡面的意識,那時候的你不會去執著於任何人。
互賴(interdependent),每件事都交相倚賴。人一直都活得倚賴,而同時又渴望獨立,並且為了爭取獨立而抗爭,但是從沒有人看出事實:倚賴與獨立兩者都是極端。
整個世界應該只有一種人類,沒有狂熱主義、種族主義、國家主義,而是按照實際狀況劃分的小社區,唯有那時候,我們才頭一次能夠放下戰爭的念頭。我們可以真心真意地創造出一種值得生活、值得享受的生命,在其中玩耍、靜心、揮灑創造,並且給每個男人與女人平等的機會成長,讓每個人的潛能得以開花結果。
人為了逃避孤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失敗了,事實上也注定會失敗,因為那違反生命的根本。你需要的不是忘卻孤單,而是覺知到你的單獨,那才是真相。經驗單獨是很美的一件事,有能力單獨代表著從此你不再受別人影響,你不再懼怕孤獨─你自由了。
只有人才有機會朝垂直方向成長,而不只是活在水平線上。大部分人類就像其他的動物,他們的生命只是變老,而沒有成長;成長和變老是大不相同的經驗。
人一生的經驗都是和眾人在一起,這使得單獨好像是一種死亡的感覺,某種意義上說來,單獨是一種死亡沒錯:你在人群中所養成的人格死了。那是別人給你的禮物,在你脫離人群之際,你也脫離了那份禮物─你的人格。單獨的本質:單獨意謂著一種你誰都不是的品質,你放下自己的性格,性格是眾人贈與你的禮物。
唯有愛能令人勇敢。單獨是你的真實,單獨即是你的神性。我們出生時是單獨的,活著也是單獨的,死得時候依然是單獨的;單獨是我們的天性,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由於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我們變成了自己的陌生人;原本應該將單獨視為莫大的福氣,我們卻誤把單獨當成孤獨。
單獨的人有一種平靜之美,因為他安於存在。
孤獨是一道裂縫,就好像少掉什麼了,需要某樣東西去填補那個空隙,可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填補得了,因為那個空隙根本就是個誤會。隨著年歲的增長,那道裂縫愈來愈大,而人們深怕自己單獨一個人,所以他們去做許多愚蠢的事情。
★當你能和諧地單獨自處時,你方能與人連結,那時候的關係將為你帶來極大的喜悅,因為你與別人的互動不再基於恐懼。在找到單獨之後,你可以開始創造,隨你要參與多少事情都可以,因為此時你不再藉著事情逃開自己,相反地,你還透過參與來展現自己,你所有的潛能在此時都彰顯出來了。
自由與單獨是一體兩面。
在古希伯來文中,「罪」(sin)是一個非常美的字,意思是一個沒達到目標的人,實際上根本沒有罪惡感的意味在裡頭;罪人(sinner)的意思是一個錯過重點、誤入歧途的人。而「宗教」(religion)是指回到正確的道途上,如此你才不會與目標失之交臂。
你的目的就是絕對的自由,宗教只是達成這項目標的方法。那就是為什麼你必須了解真正的宗教是一種反社會的力量,宗教的本質是反社會的,因為社會並沒有絕對的自由。政客、心理學、教會及教育制度都在為社會服務,唯獨宗教是叛逆的。不過,社會愚弄了你,因為它製造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回教,這些都是社會騙人的詭計。社會很狡詐,它甚至能夠立即將反社會的現象吸收,轉成社會的一部分,製造出一種假象。
社會並不在你外面,它是你裡面的一部分,除非你內在的根由消失,否則無論你走去哪裡,社會將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除非你完整地蛻變過,不然你永遠無法超越社會。
你需要被需要,你對「被需要」有一股很深的需求。如果沒有人需要你,你就覺得自己很沒用,一切都沒有意義;某個人對你的需要帶給你意義,使你覺得自己有重要性。
唯有一個不需要被需求的人,才有能力去愛。
每當你覺得生活上窒礙難行的時候,這顯示你所以為的愛並不是愛,而只是自我的需要─征服的需要。在你欲求一件事之前先想清楚,因為它被實現的機會很高,接下來你就會受苦。
帶著全然的覺知去欲求,因為它遲早會實現。
單獨的人是有所選擇的人。
★單獨是終極的真相。你獨自來、獨自離開,在這兩端單獨之間,你以各種關係與衝突欺騙自己─因為在生命中,你依然是單獨的。可是,其實並不需要因單獨而感到難過,單獨是要讓你快樂地享受的。有兩個字在字典上的意義相同,但存在上卻是完全相反的意義,一個字是「孤獨」(loneliness),另一個字「單獨」(aloneness),兩者並不是同義字。孤獨是一個負面的狀態,像是黑暗;單獨的意涵則完全不同:你沒有失去誰,而是你已找到了自己,那是絕對正面的。
單獨是一則良機,是一項祝福。證悟並不來自外境,而是從你內在滋長的。對自己的遺忘是唯一的罪。在憶起自己的美麗感受中,記住自己,那是唯一的美德,唯一的宗教。你不需要當一名印度教徒,不需要當回教徒,不需要當基督徒,做一名有宗教品質的人唯一所需要的,只是成為你自己。
事實上,我們是分不開的,即便是此時此刻,有沒有人是分開的,整個存在是一統的有機體,隔閡的想法是由於我們忘卻了自己。這很像每一片葉子以為自己與其他葉子是分開的想法一樣,但是底下的事實是,它們都自同一根源得到滋養;那麼多葉子雖然分布各處,但全都長在同一棵樹上。存在的彰顯或許透過諸多樣貌呈現,但存在只有一個。
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有一件事會變得再明顯也不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是一片廣闊的大陸;我們是一望無垠的存在,沒有任何界限。同樣一股生命貫穿過所有人,同樣的愛豐盈了每一顆心,同樣的歡喜在每個人身上躍動。只由於我們的誤會,使我們以為彼此間是隔閡的。
聰明人在展開外在世界的旅程之前,會先尋找自己的本質,這樣才簡單,而且也合乎邏輯。
佛陀不是佛教徒,「佛」(Buddha)這個字單純指「醒覺者」─一個已脫離沉睡的人。馬哈維亞也不是一個耆那教徒,「耆那」(jaina)的意思是一個已經征服自己的人。
生命是個奧秘,你不能將它縮減成一個問題,一旦你將奧祕變成問題,你的麻煩就大了,因為沒有解決奧祕的途徑。奧祕會一直是奧祕,它不是能解決得了的,否則它就不叫奧祕了。
只有能夠單獨的人才擁有愛的能力。孤單的人無力去愛,他們緊緊抓著他們的需要不放,怎麼有能力愛?寂寞的人無法愛,他們只會剝削;寂寞的人假裝在愛,其實只想藉此得到愛。他們沒有愛,所以根本給不出愛來,唯有懂得如何單獨自處且覺得快樂的人才會充滿愛,這樣的人才能分享愛,而且他可以與陌生人分享愛。
記得,所有人都是陌生人,你的先生、妻子和孩子,他們全都是陌生人,永遠不要忘記這件事;你並不了解你的先生,不了解你的妻子。你甚至不了解你的小孩,你懷在肚裡九個月的孩子也是陌生人。
悲傷是寧靜的,悲傷的發生是因為你的單獨,它帶給你機會去深入你的單獨。與其游走在一個接一個膚淺的快樂之間,不如將悲傷當成靜心的一個工具,觀照它,它是一個朋友!而且將會為你打開永恆的單獨之門。如果你想做一名誠實的個體,那就利用悲傷,別逃開它。悲傷是很大的幸福,靜靜地與它坐在一起,為它高興。
種一個想法,得到一個行動;種一個行動,得到一個習慣;種一個習慣,得到一種性格;種一個性格,得到一個命運。什麼都不種,得到靜心與愛。靜心只是存在,沒有做任何事;沒有行動、沒有思緒、沒有情緒。你只是存在,存在就是喜悅。
在靜心的境界中,你就是慈悲。慈悲與熱情(passion)一樣的溫暖,所以慈悲這個字才叫「compassion」,它很熱情,但它的熱情並沒有針對特定的對象,而且也不尋求任何的報酬。
愈偉大的事情就愈矛盾,靜心與慈悲是最高的山峰之一,所以它們一定是矛盾的。矛盾就在於,一個靜心的人是很淡然的,但並不是漠然;慈悲則是淡然而溫馨,它是一種歡迎與接受,等待著分享、隨時準備好要分享。
壓抑的人永遠無法活出最大的生命格局。
誘惑從來都不是來自外在,它是被壓抑的欲望。
在拉丁文中有一句格言:「行動跟隨你的本質。」這句話說得真好,不要嘗試改變你的行為,試著去找出你的本質,行動自然會跟著改變。行為是次要的,存在才是主要的;行為是你去做某件事,本質是你的存在的樣子。行為從你而出,但它只是一小局部,即使將你一切的作為加起來,也不會等於你的本質,因為所有做過的事加起來將是你的過去。那你的未來要怎麼說?你的本質中涵蓋著過去、未來、現在,你的本質包含永恆。
不要變成一道牆,讓自己活絡些,就像一條川流不息的溪流,讓自己悸動、融化。
除了覺知,沒有什麼能改變一個人,絕對沒有。
愛永遠都會想到別人,自我只會想到自己;愛永遠是善體人意的,自我則不在乎他人死活。自我只有一種語言,那就是「自己」,它永遠在利用他人,愛則是願意被別人所使用,愛隨時準備好要去服務別人。
一個懂得單獨自處的人是從來不會寂寞的,唯有不知道如何單獨自處的人才會孤單。在靜心的道路上,你所要尋找、欲求、希望與祈禱的是單獨。讓自己單獨,直到你的意識中絲毫沒有別人的影子在晃動。在愛的道路上,讓自己融化,直到只剩別人是真實的,而你變成影子,漸漸地,你徹底消失不見。
猶太教士莫許的一位門生很窮,他向老師抱怨自己的可憐處境阻礙了學習與禱告。「在這個時代,」莫許說:「最大的奉獻在於完全如實接受這個世界,這比學習與禱告還偉大。」
當下是最重要的事。
單獨是美的,愛是美的、與人們在一起也是美的,這兩者互補,不是矛盾。
★在愛裡面,你進入另一個人的存在,失去了與自己的連繫,你淹沒了、沉醉了。這時,你需要再一次找回你自己。但是,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又會創造出愛的需求,因為遲早你會有盈滿的能量,於是你想去分享;你將會像一條豐沛的川流,希望有人能讓你傾注你的能量,讓你給出你自己。愛從單獨之中滋長。單獨使你充實,愛則接收你的禮物;愛敞空你,所以你可再度充盈起來。每當你被愛敞空時,單獨就準備好要滋潤你、整合你,這是一種韻律。
接受生命所有的層面。
不要再選擇,在生活中常保一種沒有揀選的警覺心;凡事要聰明一點,而不是老去改變外境。聰明一點,改變你的心理,想體驗快樂的極致,就需要多一點聰慧!這樣你就能同時擁有單獨與關係。
愛永遠是尊重的,愛深深地尊敬著另一個人,那是一種非常崇敬、祈禱的境界。
★愛給與自由,並且幫助對方做自己。愛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一方面愛讓你們成為住在兩個身體裡的同一個靈魂,另一方面,愛又賜予你個體性與獨特性。愛協助你放掉你的小我,但也協助你得到最終極的自我(supreme self),如此問題就不存在了:愛與靜心是一對翅膀,它們平衡著彼此。你在這兩者之中成長,在這兩者之中成為完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