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19 11:22:22| 人氣1,8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代茶藝 網路經典普洱文章分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年代茶藝 網路經典普洱文章分享

2010/07/19 11:18

網路轉載 並向原作者致敬 taihan0000@gmail.com (老梗)

如何挑選七子餅茶

2009年12月11日, 下午 04:42:39 | taihan0000@gmail.com (老梗)
如果要購買七子餅茶,那麼或許就是一門比較複雜的學問了,主要在於從外觀上不易辨識、品質不一,而且許多茶品年份的認定也還有些爭議。本文接下來就從包裝紙、支飛、內票、內飛、拼配、倉儲、湯色等多方面,做比較深入的討論,希望能對實際選購茶品時有些助益。


七子餅茶先試喝

首先還是必須強調筆者一貫的主張,茶是以品飲來論定的,所以親自試喝,而且最好在不同條件下多試喝幾次,絕對是選茶的不二法門。那些最優質的早年七子餅茶,雖然在外包裝紙等等其它資訊中,可以約略地被判斷出來,但是如果沒有經過試喝這一道程序,一切依舊只是推論,不能當成定論。

那麼今天普遍被用來認定為優質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這主要大約包含兩個面向,其一是經驗與推論:經由曾經喝過號級茶、印級茶的感受,推論當下品飲的七子餅茶,是否在若干年的陳化後,會有類似的品質,如果「有機會」,那就可能是「好茶」。第二個面是個人主觀的品飲感受,身體在接受茶湯後所給予的回應,如果對味了,那就是好茶,這本來是沒什麼好論述的,但是根據筆者的非正式統計,其實不同人身的回應感受,並沒有那麼大的差距。這兩年普洱茶的神秘面紗,大約已經被解開得差不多了,所以這類優質七子餅茶品,大約也已經形成共通的形容詞語彙:湯色酒紅清澈、入口濃釅滑順、香氣甘甜搏舌、飲後回韻持久。不過,這類年份夠的好茶,絕對是少數,也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

接著我們來看七子餅的包裝。一般而言,孟海茶廠的七子餅茶每餅埋有內飛,上印「八中茶」圖樣,下兩行字寫「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孟海茶廠出品」。每餅附上一張內票,上有中英對照文,基本上內票有大、小兩種形式,與年代無必然對應關係。七子餅一餅357公克,每餅有外包裝紙,每七片用竹葉或紙袋裝成一筒,外以麻繩、鐵絲、各色繩帶等方式綑綁,每十二筒裝成一籃,稱為一支,附支飛一張,支飛上有茶號每支淨重30公斤60市斤)。亦有夾板箱者,是省茶司因應出口而重新包裝,大約使用到1993年左右。支飛有直式與橫式兩種,直式支飛為省茶葉公司出口前所加入,年代未必較早,有些茶號只是一個生產批號,並不具有明確意義,例如7472-7;至於橫式支飛則由孟海茶廠包裝,裝於竹籃內。由於一般消費者多以購買單片茶餅為主,我們就從茶餅的外包裝紙開始談起。

七子餅的外包裝紙

如果一餅茶的包裝紙沒有被拆封過,那麼從印刷字體上不失為一種識別的方法,我們舉出四種識別方式:雨勾、茶點、大小口中、中茶字。套句順口溜,就成了:

「五種雨勾顯年份、茶點形狀也不同、大小口中分先後、蓋印中茶黃綠橙」

所謂的「雨勾」,指的是包裝紙上方左邊第一個「雨」字右方那勾。孟海茶廠七子餅茶的外包裝紙,雨勾可以概分成五類,大約有時間先後的關係。但在這裡需先特別強調,這裡的時間先後指的是包裝紙的本身,如果要依此判斷茶品的年份,除了包裝紙未被拆封之外,還需輔以其它鑑別方式。

至於「茶點」,指的是包裝紙上方右邊最後一個「茶」字,右下方最後的一點。早期的七子餅呈水滴狀,之後的包裝紙逐漸出現稜角,接近狹長三角形了,但是上一段第四類雨勾,還曾出現過水滴狀茶點,需特別注意,請參看圖示。

所謂「大口中」,指包裝紙下方左側第一個「中」字,「口」的寬度特別大,如圖所示,因此被稱做大口中。這也是最早被茶行與茶人拿來識別的標準之一,早些年有的茶行甚至還用「大口中」來替茶品命名。大口中包裝紙的七子餅出廠年份較早,仿品也就多。

至於中茶字,指的是包裝紙中央的茶字,除了顏色、字體大小的區隔外,還分成手工蓋印與印刷字體兩類。

七子餅的內票

孟海茶廠的七子餅,拆開包裝紙後,一般都附有一張內票,少部分茶品的內票,具有特殊的差異可以識別,但是大部分的七子餅茶,內票並沒有太大的鑑別性,或是說還沒有被特別整理出有規律的鑑別方式。

基本上七子餅的內票可以先分成兩種形式:大票與小票,這裡的大小是從尺寸來區分的。大票的使用期間比較難區格,但是從其他相關資訊綜合來判斷,小票出現的時間大約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這段時間。小票的英文說明文字部分,文法與標點符號的使用有些錯誤,不難識別。

有兩款七子餅茶品,可以直接從內票識別。第一種是「認真配方」黃印七子餅茶,因為這款茶品的命名,就是內票的內文部份多出了「認真配方」四個字。第二種則是紅帶七子餅,因為內文使用明體字,與一般內票內文使用的楷體字不同。

不過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茶的好壞還是要喝了才算,以內票來識別茶品,依舊只是輔助的方式,而且必須茶品外包裝紙未拆封過,如果經過拆封,那麼這個參考依據也就產生了變數。

七子餅的內飛

內飛的鑑別性要高於內票,主要在於孟海茶廠七子餅的內飛是埋在茶餅中央的,不容易造假。茶品如果還沒有試喝,通常決定試喝與否的條件,除了茶餅本身,就是內飛了,有經驗的行家可以透過內飛區隔出許多不同的茶品。

內飛可以透過下方兩行文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孟海茶廠出品」字體的變化,乃至於紙質的不同油墨的差異而識別。不過一般最直接的識別還是字體的變化,通過字體的變化,已經可以做出大類的區隔了。接著,我們就交給圖來說話吧!

七子餅的餅身

餅茶的餅身,形狀隨著壓模的模具而有不同,厚度也隨著壓模的重量與蒸壓等工序上的變化而改變,從餅身上面,我們也可以讀出許多資訊。

最容易鑑別的資訊是餅身大小,例如「大黃印七子餅」與「小黃印七子餅」的命名,主要就是依據餅身大小來說的,前者標準重量375公克,後者標準重量357公克。除了大黃印七子餅之外,大藍印七子餅的重量與大黃印七子餅一樣是375公克,這個重量與較大的餅身,也就成了目視時,區隔大藍印七子餅和早期7572七子餅的主要方式之一了。還有一款8582七子餅的餅身,因為比較大,也常被拿來與其他的8582七子餅區隔,這款8582七子餅雖然餅身較大,但是重量還是357公克,所以厚度上,特別是邊緣的厚度明顯偏薄。同樣的七子餅,因為餅身大小不同,筒包也就有明顯差別。

根據孟海茶廠老茶人的說法,餅身重量較重的七子餅,是南天公司的訂製品,由於南天公司從1985年開始辦茶,因此這個說法直接影響了大藍印七子餅與大黃印七子餅的年份。我們從市面上的茶品來歸納,可以發現南天公司辦的茶品中,橙印七子餅系列的茶品,重量的確比較重,但那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會不會老茶人記憶中的茶品,是這些橙印系列的七子餅呢?由於十年的記憶已屬遙遠,而且當年的時空歷史背景下,硬要老茶人完整精準地記憶,實屬苛求,所以對於這兩款茶品的真實年份,或許要等到更進一步資料的出爐來佐證了。

七子餅的形狀是在蒸壓成型的時候決定的,壓製前毛茶要蒸軟裝袋,孟海茶廠的七子餅製作,壓製的模具並不控制餅身側邊的形狀,所以餅身邊緣的形狀是壓製時,毛茶的向外擠壓力,與撐開裝袋的反作用力共同決定的,由於施力與受力未必均勻,也就造成餅茶邊緣的不規則形狀了,孟海茶廠稱這種不規則形狀的邊緣為「泥鰍邊」。內行的茶人甚至可以透過泥鰍邊的形狀,就能初步識別茶品是否是孟海茶廠出品的了。對於一般人而言,可以拿某些機器壓製的新茶餅,或是廣東茶廠壓製的茶餅來比較,不難區隔彼此的差異。由於「泥鰍邊」已經變成一種識別特徵,所以如果見到餅茶茶身呈正圓,或是從側面觀察發現厚度很均勻時,就要注意是不是仿品了。

七子餅的拼配

所謂拼配,大約是指一餅茶的面茶、裡茶、底茶、梭邊等,使用了兩種以上的茶區、季節、品種、級別或檔次的毛茶。由於手法過於多元,遠不如定義單一茶青的餅茶來得容易,所以這樣說吧:使用單一茶區、品種、同時段採收的單一級數茶青壓製成餅的茶品,謂之單一茶青餅茶,除此之外,大約都經過拼配了。依此標準,大部分的七子餅都經過拼配

普洱茶茶品需經過拼配,並不是新鮮事,檀萃1799年所寫的《滇海虞衡志》就提到改造茶:「其入商販之手。而外細內粗者。」翻成白話文,就是商人製做普洱團餅時,選用的毛茶級次外細內粗。既然外細內粗,自然經過拼配。

我們也不能因為茶品經過拼配,就認定它一定是不好的茶。有時候製茶師父為了追求某種特殊的口感,或是希望口感能夠多樣化,茶廠在蒸壓時會刻意去拼配,而且還成獨家秘方。

不過因為七子餅大多經過拼配,而且在計畫經濟的時代,毛茶有時候需要視當年產銷的需求互相調配,滇西用滇南的茶青滇南用滇西的茶青,時有所聞。所以如果有人宣稱能夠透過品飲喝出一款七子餅餅茶是屬於哪個茶區云云,也許我們心中就要打個問號了。

拼配的另外一個面向,是看一餅茶所使用的毛茶級數,依此替茶品分類。1975年開始,孟海茶廠就替茶品訂定了茶號,1976年經過會議追認,確認了四碼的茶號,前兩碼數字是該茶品首批生產的西元年份後兩個字,第三碼數字是拼配的配方,第四碼則是茶廠代號:1為昆明茶廠,2為孟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4為鳳慶茶廠。1978年省茶司正式行文通告使用這套規定,但是在執行上似乎沒有很徹底,茶號的問題看似混亂依舊。

其實,單看孟海茶廠的橫式支飛茶號的使用並不複雜。一般而言,孟海茶廠的七子餅面茶都會用細毛茶舖面,所以有時候不容易看出差異,但是只要翻到背面,差異性就出來了,如果以曬青壓製茶來說,7532七子餅的底茶最細,幾乎分不出面茶還是底茶,8582七子餅的底茶最粗,接近磚茶、緊茶的選料了,7542則介於兩者之間,因此也成了最大宗的商品貨。同樣的配方,如果毛茶經過渥堆,就有不同的茶號,依級次的粗細,分別是743275728592。孟海茶廠七子餅的茶號,大約要到90年代中期以後才逐漸失去秩序,有些甚至只是某批貨的批號了。

七子餅的倉儲

8090年代的時空環境下,七子餅運到香港後,被放進比較潮濕的環境倉儲,以加速茶葉的轉化,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今天大家普遍認知的乾倉茶品,在當年幾乎只是少數的遺珠品。乾倉思想的興起與被肯定,是9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

根據一般存茶經驗,茶品製成後,如果一直存放在乾燥的環境中,轉化的速度很慢,反而如果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中,轉化的速度會加速許多,而且相同倉儲時間比較,後者茶湯也比較醲釅順口。只是倉儲必須控制得宜,茶品在過度潮濕的環境中放置過久,不但茶質破壞,有的甚至發霉損壞。

因此,購買純乾倉的茶,或是「濕倉」的茶,相當程度還是依賴個人的喜好,我們在這邊介紹的,只是區隔兩種茶的方式,以便購買時能有所依據。

從理論上說,乾倉的茶品只有一種,就是出廠後到飲用前完全沒有在高於相對溼度約85﹪的環境裡待過的茶品;除此之外,都應該被定義成「受過潮」,受過潮的茶品,不論是意外疏忽,或是人為刻意,都不應該再被說成純乾倉茶品。有些文章作者用字精準,將茶品自然陳放的變化稱為「陳化」,人工加速變化則稱為「轉化」。

從實務上來看,有一些方式可以初步鑑定茶葉有沒有經過人工加速轉化,不過最終還是要依靠品飲來鑑定。以下我們就提出幾個鑑別茶品倉儲的方式。

受潮的茶品有幾個現象,第一、條索容易因為受潮軟化擠壓而糊掉;第二、表面失去光澤,甚至部份條索轉成灰色;第三、茶葉受潮會分泌茶汁出來,芽頭因此會染色,染色的芽頭色澤比較不自然,可以透過比較看出;第四、餅身留有某種蛾幼蟲吐的白色絲狀物,部分茶商會仔細刷掉,但百密總有一疏;第五、這種幼蟲咬食茶葉後會留下蛀孔;第六、茶葉表面會留有蟲屎,由於茶餅側面較鬆,所以蟲屎留在側面的機會最大;第七、如果茶餅邊緣被咬蝕,泥鰍邊就會有脫落的情形;第八、內飛、內票、包裝紙會被蠹魚咬食,不過通常蠹魚不吃油墨,所以印刷字體的部分會留下來;第九、有些包裝紙會有被茶漬不規則而大面積染色的情形;第十、剝開餅茶,中央部份出現綠色或黃色的黴斑。

七子餅茶的茶品如果沒有受過潮,茶葉條索清晰、茶面油澤光亮,邊緣鬆脫情形不嚴重,內飛無大片茶漬染色,包裝紙完整。但是如果一片七子餅具備了上述條件,未必就一定沒有受過潮,因為一些輕微受潮的茶品,依舊有上述的表現,這時就必須依靠湯色的判斷,以及實際的品飲了。

七子餅的湯色

湯色除了看出茶品的倉儲之外,也透露出茶品的年份,以及分辨曬青茶或是渥堆茶。

沒有受過潮的曬青壓製茶,剛出廠時茶湯呈現栗青色,經過一兩年後,開始轉成栗黃色,以後隨著倉儲年份的增加逐漸轉深,約十年左右轉成黃偏栗色,到了十五年左右已經轉成栗色了,二十年以上的茶品轉成栗紅色,湯色酒紅清澈。一個現像是值得觀察的,那就是陳放四、五十年的印字級普洱茶,茶湯依舊是栗紅色,不會繼續轉深,這使得那些湯色偏向深栗色的茶品,似乎都要在某些地方被懷疑了,例如工序、倉儲等等。

不過上述所指的茶湯顏色,並非一成不變的,因為隨著倉儲條件的差異,茶品轉化的速度也跟著不同。根據筆者的觀察,陳放在香港的茶品轉化速度比較快,這大約與香港的環境比較溫暖潮濕有關,但也容易疏忽而受潮。存放在昆明的茶品轉化速度比較慢,這大約與昆明冬天氣候過於乾燥寒冷有關。台灣的氣候不論在溼度與溫度上,四季調節適宜,提供了茶品適度自然變化的條件,也是存茶的好地方。因此同樣的茶品,因為倉儲地點的差異,茶湯轉化的情形也就不同。

曬青壓製茶一但受過潮,即使是輕微地受潮,湯色轉深的速度就加速許多,大約三年的茶品,湯色已經接近栗色了,到了十年左右,湯色就變成深栗色,甚至比四、五十年以上的印字級普洱茶,茶湯還要更深。這種轉化又隨著溼度的條件而不同,愈潮濕的環境轉化的速度越快。

如果茶品經過渥堆,那麼湯色就更深了,當然渥堆也有程度上的差異。茶品經過輕微的渥堆,出廠時湯色大約呈現栗色,隨後開始轉深;如果出廠前渥堆的程度比較重,或是渥堆茶又經過潮濕的環境倉儲,那麼湯色大約已經呈現深栗色,沒有什麼轉化的空間了。

除此之外,一種接近黃茶製法的工序,以及毛茶如果存放兩、三年後再壓製成餅
,都有可能造成茶湯顏色轉化速度變快,茶湯湯色的變化,造就了某些茶商以新充舊、以渥堆茶充曬青壓製茶、以受潮新茶充乾倉老茶,或是加入了不當的加工工序來改造茶葉的空間,這是選購時必須謹慎小心的。

七子餅的品飲

有人說,喝茶這件事是很主觀的,喜愛喝的茶就是好茶,再貴的茶如果口感不對,那也是沒有緣分。從某個程度來看,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但是茶品的好壞認定,雖然有個別的差異,也有共通的標準,如果能夠建立一些標準,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茶,那麼不但提升了對茶葉的認知,也建立了自己的品味,喝茶也就從生活必須的補充水分,提升到知識、文化的層面,不但豐富了生活的內涵,也層疊了生命的深度。

茶的好壞,一定要喝了才算,是本書一再強調的觀念,我們以下就嘗試建立一些七子餅品飲時的共通標準,這是許多茶人長久經驗的累積,並融入了筆者一些觀點。

首先,不影響身體健康的茶才可能是好茶,如果茶葉農殘量超過標準、化學肥料使用過度,或是茶餅發現綠霉、黃霉,這種茶不能買,更不能喝。大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某個期間,中國大陸對於DDT、六六六等農藥的管理並不是很嚴謹,所以有些私人茶園所產的茶,可能會有農殘過量的問題,必須注意。至於綠霉或黃霉,依靠肉眼不難辨識。

其次,如果喝完茶之後,會有頭暈、噁心、反胃、四肢發軟……等等身體不適的情形,甚至腸胃不適,那麼這款茶大約與您無緣吧!身體的反應是直接的,喝茶是為了讓身體更舒適,不該讓身體產生更多負擔。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與健康狀況不同,對於相同的茶未必會有同樣的反應,因此不能說這茶不好,只能說無緣。不過如果許多人喝過一款茶,都產生了身體不適的現象,那麼這款茶的品質就要被質疑了。

許多人擔心,喝茶會造成精神奮亢,晚上喝茶會睡不著覺,所以不敢喝茶。茶性寒,過量的飲用的確會造成這種現象,但是普洱茶是後發酵茶,隨著轉化的程度,茶性也跟著由寒轉暖,根據個人的經驗,一般的陳年老普洱茶比較不會造成無法入睡的情形,但是新茶品,特別雲南的茶樹野性較強,如果發生這種情形,就要調整飲茶的習慣了。

茶湯入口後,舌齒口腔與身體的感受,是鑑定茶品的主要依據,老經驗的茶人所歸納出來的八字箴言,必須牢記:「苦能轉甘、澀要能化」。茶性苦,味覺主要在舌根,但是好的茶這種苦味會轉化成甘。甘與甜不同,甘是苦味刺激口腔舌面後,口腔舌面反應分泌出來的物質,甜則是茶本身含有的糖分。新茶普遍澀,澀的感覺在舌面,是一種粗糙不適的感覺,好的茶在飲後不久澀就會化開,舌面的不適感跟著消失。一些年份夠久的老普洱茶,不但飲用時沒有澀的感覺,茶湯入口後又滑又順,甚至融入舌面好似消失掉一般,這種茶品,已臻化境。

茶質好壞,也常被拿來做為判斷的依據。茶葉內涵物含量高的茶,通常茶質比較有機會強些,至少可以泡濃些。如果茶湯入口後,舌面的滲透性很強,茶葉溶解的物質與茶水融合得很好,而且耐泡程度也夠,那麼茶質應該是較強的。不過如果一泡茶雖然不耐泡,例如只到第五泡以後就淡掉了,但是第二、三泡的表現卻很精采,那麼我們或許還是應該認定這泡茶的茶質不錯,只是厚度不夠。追求茶質的厚度,一部分原因是要等待茶品的後續轉化,這應該是對新茶說的,購買直接飲用的老茶,或許茶湯的表現要比耐泡度重要。此外,茶葉經過渥堆,舌面的滲透性會消失,茶湯滑順,但缺少變化

茶品經過人為加濕的倉儲,茶湯雖然變滑變順,但相對會流失一些品質,茶湯的味道也會跟著改變,而且使得茶湯帶些水味。不過這種鑑別,一定程度還要依賴經驗,經驗老到的茶人甚至還能區隔不同的倉儲。經過這種倉儲,茶湯中會帶些倉味,有些倉味會隨時間退掉,有些茶品就永久轉化成某種特殊的倉儲口感了。這類倉味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應該不能完全算是茶葉本身的天然氣味了。

這兩年被廣泛討論的曬青壓製茶綠茶化的情形,似乎在某些七子級的沱茶上也有出現。綠茶要趁新鮮喝,曬青壓製茶則要等待後續轉化,所如果將經過高溫烘青、茶質已經朝綠茶化轉變的茶葉,拿來等待後續陳化,可能不會有預期越陳越佳的結果。一些陳放十幾年的沱茶就有這種現象,沖泡後茶湯轉栗,但是水薄味淡,而且不耐泡,需要特別留意。

七子餅的葉底

沖泡過後留在壺中茶葉,我們稱為葉底。講究的茶人對於葉底也不放過,而葉底也的確透露了一些端倪,舉凡渥堆與否、受潮與否、年份、級數等都可以從葉底看出部分訊息。

一般曬青壓製茶,葉底新鮮飽滿有彈性,即使經過長久歲月的自然陳放,葉底已經從栗青色逐漸轉變成深栗色、這種特性依舊不會消失;至於經過渥堆的茶葉,葉底呈現深栗色,而且缺乏彈性。只要取兩類茶並置觀察,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差異。

倉儲良好的曬青壓製茶,剛出廠時的葉底呈現栗青色,兩三年後轉成栗黃色,十五年左右的茶呈現栗色,到了三十年以上,大約呈現栗紅色,顏色繼續轉深的空間就有限了,不過轉化的速度與倉儲條件還是有關。此外如果茶葉一但受潮,葉底就會轉成栗色,後續轉深的速度也會加快,而且色澤均勻

茶葉離開茶樹後,就開始進入萎凋的程序,隨著水分從茶葉葉面流失,葉脈的水分會先下降,轉為黃色、紅色,而後漸次延伸到葉面。這種現象,表現在曬青壓製茶的葉底上,就造就了葉底色澤的局部不均勻。這種現象在採葉後直接殺青的綠茶上是不會見到的,烘青後的茶葉,葉底顏色偏綠,而且色澤比較一致。

葉底的枝條,也透露出一些訊息,檢視葉底中第一葉與第二葉之間的枝條,如果渾圓飽滿,長度不要太長,那麼品質應該是比較好的。一般我們所謂的邊境茶,因為越南、泰國更接近赤道,氣候比較炎熱,茶葉生長的速度就比較快,內含物的密度就會減少,因此同樣部位的枝條,一般而言比較長、比較細,而且經過蒸壓後枝條會扁掉,形成凹槽。

如何挑選新的普洱生茶

2009年12月11日, 下午 04:42:39 | taihan0000@gmail.com (老梗)
挑選優質曬青壓製茶的新茶時,不能把七子級普洱茶的挑選方法直接搬移過來,必須調整一些觀念與方法,來因應時空環境改變,所造成茶品各方面的差異。


挑選的意義,就在於從眾多數量的茶品中,篩選出品質較好的一小部分。當然,精品一定是少數,商品貨絕對佔大多數的數量,這是放諸任何商品都不變的道理,茶品自然不能例外。所以只是要一般的商品貨,就不需要挑選了;如果想從諸多茶品中選出精品、極品,那麼就必須建立一些挑選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雲南、大山、喬木、大葉、樟林、生茶、古法、乾倉

好山好水(雲南、大山)

雲南的地貌分成東部的高原與西部的橫斷山區。這些地形的山與谷相間、南北縱列,由西北逐漸向東南下降。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著名普洱茶產地,大部份是斷裂帶中朝南開口的河谷盆地周圍丘陵山區。

從水系來看,雲南的的產茶地區幾乎都屬於瀾滄江流域。自青康藏高原發源的瀾滄江,呈南北走向,高度往南一路遞減,河谷盆地也漸開。茶區北方的大理在狹長的洱海西南端,由此順流而下經過保山、南澗、順寧(鳳慶、鳳山)、庫、緬寧(臨倉)、景谷、寧洱(普洱)、思茅與江城、……等等到了最南的海和易武。瀾滄江在雲南省境內經過這些產茶區後,從西雙版納自治州的臘縣流出邊境,改稱湄公河,經過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流出太平洋南海。

雲南獨特的好山好水,搭配特殊的氣候,形成了茶樹生長的絕佳環境。雲南地區的氣候,十一月到次年四月,吹乾燥的西南風,天氣乾燥晴朗,日照充足,相對溼度低,形成乾季。春秋兩季溫度高、溼度大,隨著暖濕氣流的到來,雨季就開始了,由於特殊的盆地地形,聚熱、散熱都比較不易,加以晝夜溫差偏大,使得盆地裡整個早上,經常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調節了溫度的變化,也減低日照直射的機會。

而在複雜的地形和氣候的因素影響之下,雲南的土壤呈現多樣化,其中茶樹生長的磚紅壤的土壤區,通常表面都覆被一層很厚的腐殖土,有些地區的腐殖土經過千百年的累積,深度甚至超過一公尺。正因為溼度偏高、養分充足、溫度與日照適宜,使得這些河谷盆地,形成絕佳的茶樹生長環境。雲南能生產如此高質量、風格獨特的普洱茶,我們不得不說,是上蒼對雲南子民的疼愛了。

大樹茶園(喬木、大葉、樟林)

大樹茶園的茶青不一定就好,但是優質的茶品多數來自大樹茶園,卻是一個客觀的統計資料,也有些理論與實際的證據。本書也認為,挑選優質曬青壓製茶,應該要選擇大樹茶園的茶青。

但是什麼茶樹才是「大樹茶園」?「野生、大葉、喬木」是不是可以和大樹茶園畫上等號?而生態茶園、有機茶園、綠色食品與大樹茶園之間又有什麼關聯?我們一項一項來討論。

先看「野生」一詞。其實茶樹野生與否,對於挑選茶葉而言,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理由在於野生一詞的定義不明,又被過度混亂使用。那麼什麼是野生茶樹?嚴格說來應該是那些生長在原始森林內,與諸多植物混生,而且成長過程中完全沒有經過人為干預的茶樹,這些茶樹數量稀少而樹型高大,有些甚至高過十數公尺,這樣的茶樹要怎麼採收茶葉?市面上怎麼可能有眾多採自這種茶樹的茶品?顯然市場上的野生一詞另有所指。而這類真正的野生茶樹,還是交給生物學家去研究吧!

什麼是「大葉」?應該指茶葉的葉形與表面積而言的,但以雲南當地的環境氣候而言,本來茶樹就是朝大葉方向演化的,識別的意義在於同中求異,所以雲南出產的茶品標榜大葉,對於品質實在沒有什麼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生長在雲南的小葉種茶樹,反而更有特色了。

至於「喬木」一詞的使用也同樣讓人困惑。依照植物學的分法,喬木與灌木的主要區隔在於主幹與主根的有無。套用到茶樹上,那些採用無性扦插、人工育種的茶樹,通常沒有主幹,也沒有主根,也就被稱為灌木;依此標準,那些以種子繁殖的茶樹,不論是密植的茶園茶,還是野生的高大茶樹,因為有主幹、主根,通通都是喬木了,自然茶品的品質不能以這個標準來論斷。

那麼到底什麼是大樹茶園?原來這裡指的大樹茶,並不從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等植物分類學的角度去做區隔,也不是從茶樹的年齡、品種去做分別,而是從茶樹的高度、土壤成分、採摘情形、週遭生態、種植方式……等等做為整體觀察面向的。

區隔大樹茶園,要從雲南的茶葉歷史發展來看。雲南的茶業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50年代以前生產的茶葉,大部分都是大樹茶園生產出來的。因為雲南地廣人稀,茶樹的株距拉得很大,每株樹分配到的土壤養分就比較多了。其中管理鑿痕不明顯的茶園,不但成了某種程度的「野放」,茶樹間也長出其他植物,例如樟樹,而接近自然的生態,也因此帶有了特殊的茶香。這種接近自然生長的茶樹,一定是往高處發展的,茶農到了採收茶葉的季節,有的茶葉超過兩公尺,實在太高了採收不到,就有爬樹或借用梯子採茶葉的情景。人為管理鑿痕比較清楚的茶園,為了方便採收,茶樹一開始生長就摘除芽頭,幾次摘除之後主幹就不明顯了;而且茶農也不會讓茶樹一直往高處長,而形成一種所謂「矮化的喬木茶樹」,大約就是採摘順手的齊胸高度吧!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植物位於土壤表面的莖葉有多高、涵蓋面積有多大,相對地底下根部也就有多深、多廣。茶樹較高的根也較深,土壤中各層次的養分都能吸收,品質就比較好,但是採摘困難,產量也少。

50年代起,因為歷史的因素,許多這種茶園都被砍掉了,特別是7080年代,為了增加產量,開闢了許多新的密植茶園,這些茶園不論播種還是扦插,基本上是朝「產量大、方便採收、品質高」三個方向進行的。一株茶樹的產量要大,需要靠育種、選種,找到葉面大、生長快速的茶樹品種,並且在單位面積內盡量密植,這種所謂密植速成高產的新茶園,每畝種茶達三千到五千株。而要茶葉生長快速,必須供給足夠的養分,特別是單位面積植株過多時,人工施肥就更為必要。至於要方便採收,就必須將茶樹的高度矮化,朝向灌木的型態發展了,所以也有人稱為「灌木茶園」。現代密植的茶園茶樹,因為矮化,茶樹的根多分佈在土壤的表層,養分的吸收也就受到侷限。七子級的普洱茶,多以這類茶園的茶樹為茶青。

這些新的密植茶園,許多開始出現土地超負荷使用而漸趨貧瘠化的現象,也有因為早些年不當使用農藥與化肥,而使土壤生命受損的情形,現在雲南的茶農普遍開始注意到這種情形,也開始有一些補救的措施,例如綠色食品、有機茶園、生態茶園等,都是因應的對策。

什麼是綠色食品?所謂綠色食品,指的是從產品經過檢測後,所殘留的非作物本身的化學物質,不論是農藥殘留、化學肥料、有機肥料等等……都符合官方所規定的標準,所以基本上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至於有機茶園,則是標榜茶園中不施打農藥與化學肥料,茶樹養分的來源是如豆粨之類的有機肥料。至於生態茶園,除了有機茶園的標準之外,另外茶園中還間種植了其他原生種植物,使得茶園的生態更接近原始自然,不過不同茶園種植的種類與數量也有差別就是了。

有一種改良茶園,是砍去部分原先密植茶園的茶樹,加大株距,並且讓茶樹長高一些,而且不再施打化肥與農藥,這種做法對於茶葉的品質提升應該是正面的。但是這種茶園中的茶樹,適不適合稱為「大樹茶」呢?

其實大樹茶也不是品質的絕對保證,因為這兩年陸續發現有茶農也有對大樹茶施有機肥,甚至也有使用化肥、農藥的傳聞,所以大樹茶的茶園如果管理不當,沒有永續經營的觀念,品質也有可能比密植茶園的茶品還差。茶樹也是植物的一種,植物生長在自然環境中,有它簡單不過的定律,由此去推論茶葉品質的好壞,其實並不困難。

回到最實際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能夠透過一些方式,判斷不同茶樹製成的茶品之間的差異呢?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從品飲與葉底來判斷。許多大樹茶的葉底,茶葉比較厚,而且葉脈突出明顯,葉背絨毛較多,特別是嫩芽部位的絨毛更密集,通過多方面的比較,就能逐漸分出其中的差異。

至於品飲,如果是大樹茶的茶葉製成的茶品,品飲時茶湯帶著一種特殊的「高香」,這種高香猶如登上高山時開闊曠野的新鮮舒爽氣息;其中更有部分茶品還帶著特殊的「樟香」。可惜除非多嘗試比較,依賴文字很難有更具體的描。比較具體的方式,是茶湯在舌面上的反應,如果茶葉內含人為加諸的肥料,舌尖會有明顯的刺激滲透感受,反之如果這種刺激滲透的感受往舌根跑,那就是優質的大樹茶茶青了

曬青低溫(古法)

遵循古法並不是絕對的標準,但卻是風險最小的選擇。製茶工藝是一門專門的學問,技術是在長年累月的經驗中不斷改進而成熟的,雲南製茶的技術已經傳承了數百年的歷史,每一個細微的步驟、每一件不起眼的工具,以及每一點看似多餘要求,也都有它的道理,不該被忽視掉。如果能依循著傳統的製茶技術來製茶,茶品必然也就帶著一代代製茶師父累積的豐富經驗,好茶理應如此

但是當我們進一步追問,古法為何?答案竟是意外地眾說紛紜到讓人有些尷尬了。為什麼?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技術傳承上的斷層。幾年前的易武有個現象,由於時代的因素,那些老字號茶莊的後代都不再做茶、辦茶,製茶師傅則遠走他鄉或凋零迨半,所以當90年代中期,台灣茶人走進易武鄉詢問製茶方式時,易武人臉上寫的竟是出人意外的陌生表情。於是當市面上的茶品,相關說明介紹文字在強調「遵循古法」時,我們就要懷疑,這個古法指的是什麼法了!

既然古法流失了,我們只能從碩果僅存的幾位老製茶茶師父身上,再去拼湊可能的完整圖像;只能重新累積經驗,再次尋求還原古法的可能;只能從現存的老茶品身上,去推論當年可能的製茶方式;也只能從文獻典章中,去考據已經失傳的製茶技術了。

曬青指茶葉鍋炒揉捻後,需在太陽底下攤晾,將茶葉晾乾,才算完成毛茶製程。一般私家茶園因為產量不大,大多將茶葉攤在篾笆上攤晾,曬青茶有一種無可取代的「太陽味」,不難判別。這個步驟比較大的問題,是氣候變因與環境衛生,如果茶葉採收後遇到連日下雨,是不能一直放著不處理,任其萎凋的,這時私家茶農只好鍋炒後用火將茶葉烤乾了,茶葉中如果出現煙燻味道,部分源於此。至於製茶環境的衛生條件,也許是邁入開發國家最大的隱憂吧,這恐怕還需要政府部門的監督與規範。

如果大規模精製茶廠的茶園,因為面積遼闊加上採摘時間集中,有時候天候未必配合,這時候就只好用人工的方式烘乾。烘房中通常有輸送帶,依照一定的溫溼度與速度控制,茶葉走完輸送帶,也就等於烘乾完成了。烘乾的時間如果太長,或是溫度太高,茶葉整個品質會產生變化,轉向「綠茶化」的「烘青」特質;茶品蒸壓成型後,有一道乾燥的手續,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烘青茶的茶湯清香水甜,但是比較淡薄不耐泡,而且應該趁新鮮喝

要避免曬青茶性質改變,整個製茶過程的溫控就非常重要,最好的情形是都不要出現高溫。因此鍋炒的溫度火候與時間要特別留意,曬青時間也要控制得宜,蒸氣蒸軟的時間要掌握,最後乾燥時也要謹慎。依據筆者參訪的經驗,有些精製茶廠設有烘房,但是烘乾的時間與溫度卻不相同,導致市面上流傳著某些茶廠茶品已經轉向烘青茶特質的說法,需特別留意。

有的精製茶廠規模較小,則乾脆也不做最後一道烘乾的手續,蒸壓成型解袋後擺在架上自然陰乾,這是最保險的,但是氣候的不穩定就成了最難掌控的變因,也導致餅身中央容易生長綠霉。五到十月是雲南的雨季,有些茶廠配合自然氣候,這段時間就不做茶了,也因此從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反倒成了製作茶品的主要月份。

還有茶廠的茶品是包裝完成後,連著竹殼一起在太陽下曬乾,據說也是古法,但似乎有「蒸茶」的隱憂,至於後續轉化的情形,是值得追蹤觀察的。

不過到底哪一種製程,最有利於普洱茶後續的陳化呢?哪一種方式才是真正的古法呢?或許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人能有精準的答案吧!我們只能繼續觀察茶品的變化,若干年後讓茶品自己說出最後的答案了。

石模壓製(古法)

遵循古法的另外一項工具就是石模。茶餅的形狀是由壓茶模具決定的。我們可以先分成木模、金屬模、石模。早年的磚茶、沱茶、緊茶多使用木模,運用人力與槓桿原理,將裝布袋後的茶壓緊,孟海茶廠員工俗稱為這種茶為「屁股茶」,就是人必須坐在壓茶桿子上來壓茶的意思,分辨這種茶不難,因為這樣壓出來的茶,受力難免不均,每個茶的形狀都有些許差異。

現代製茶多使用金屬模具,類似工業用衝床。使用金屬模具壓茶迅速,產品規格統一,以餅茶來說,外觀幾乎接近正圓形,厚度也均勻一致,而且餅身比較堅硬,很容易辨識。使用金屬模具,一般而言是為了方便量產。

至於石模是早年機械動力不發達時,為了增加壓茶的重量,所使用的一種模具。使用石模壓茶時,人站在石模上面,身子依一定方向、程序、時間來旋轉扭擺,儼然一門學問。這樣壓製出來的餅茶,每一餅的形狀以及餅身不同部位的厚度略有不同。由於普洱茶有越陳越佳的特性,而且優質的老茶也證明了這個事實,連帶連製茶方式也吹起一股復古風,這幾年在易武一帶有許多石模壓製的茶品,不但講究石模的形狀、重量,有些連壓出茶品背面凹窩的深度、大小、形狀都錙銖計較,也成一門學問。不過到底金屬模具機器壓茶與人工石模壓茶,兩種不同方式對於茶品的品質是不是有必然的影響,可能還有待茶葉後續陳化多年後,才能給我們答案。

雨前春尖

從季節上來看,許多號字級餅茶的內飛上都寫著「雨前」雨季來臨前,所以選用春天第一批茶青應該是一個共識。雨季以前摘採的茶葉,因為茶樹經過一個冬天的養分儲藏,到了翌年春天,茶葉所含的養分最豐富。只是隨著每年氣候的變化、雨量的多寡、茶區緯度土壤的差異……等等,還是有相當的變數在其中。

也有人認為谷花秋茶是不錯的選擇,這是從品飲中認定的。至於夏季因為雨量較多、氣溫較高,所以茶葉生長迅速,相對茶質就較淡薄,而且茶湯容易導致喉頭乾、燥,一般來說等級是較次的。

選擇雨前春尖的茶品,雖然是一件簡單的事實,但是除非飲茶的箇中老手,否則實際上不容易在挑選茶品時實踐。主要的問題在於只能從口感中去判斷,也就成了只能依靠「口傳心授」的個別教學了。更有甚者,如果茶農或精製廠將前一年的毛茶與今年的春茶混拼,那麼要如何區隔茶葉採收的季節?

單一級數

七子級的普洱茶大多經過拼配,但時至今日,時空環境都已經改變,茶品的拼配已經不用在級數上做文章,所以應該使用單一級數的茶青。如果選用最優良的茶青,茶品的裡裡外外品質與品相應該一致,裡茶不該包入檔次較差的茶青,面茶也不用鋪芽頭裝飾。

這種單一級數的茶品在鑑別上並不難,因為我們只要將茶餅的正面與反面相互比較,看看茶青外觀是否一致,大約就可以區隔了;否則,從沖泡後的葉底也可以看出。比較困難的是,有些茶餅中央包了檔次較差的茶青,甚至將不同檔次、季節、茶區的茶混拼在一起蒸壓,那要如何識別?筆者的經驗,在試喝的時候,要求茶行取茶餅中央的部份來沖泡,這樣喝出來的品質,應該是這餅茶最差的表現,如果最差部分的表現都很好,那麼其他部位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不過這裡所謂的單一茶青,是就級數、季節、茶園說的,有的茶餅為了取得比較多變化的口感會刻意去拼配不同茶區的茶青,嚴格說來,這類茶已經不算是單一茶青,但是如果拼配時使用的是各茶區最好的茶青,那麼這餅茶的品質還是相當精優的。所以優良的茶青才是本單一級數茶青只是鑑別的手法,讀者切莫本末倒置。

條索肥實

普洱茶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後續陳化,所以採茶製茶之初,茶葉內含物質一定要豐富,也有人說茶質厚重,才有後續陳化的機會。如果一泡新茶都不耐泡,而且口感淡薄,那麼茶葉還沒過時間的考驗,茶質就流失大半了,自然也就沒有後續陳化了。

試喝還是主要方法,但是單從餅身來觀察,也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那就是條索肥實。條索肥實的茶青,葉面的厚度比較厚;如果從枝條來看,斷面呈現渾圓飽滿狀

枝條過長,或許與品種有關,但是主要還茶葉生長過快的結果。通常氣候溫暖潮濕、緯度與海拔越低的地方,植物生長得較快。從地理環境來說,越南、泰國的茶區更接近這樣的條件,也因此倒成了識別「邊境茶」的條件之一了。有些邊境茶品,條索不但細長,而且內含物不夠豐富,蒸壓的時候容易被壓扁掉,枝條中央呈現下陷凹溝。

邊境茶不一定不好,六大茶山的茶也未必絕對優質。更何況在滇南的邊界,例如江城、孟臘……等地,有些茶區是與境外他國綿延相連的,硬要用人為的行政區域來劃分茶葉的品質與價值,有時候並不切實際。

一心二至四葉  嫩葉開面

面對新的茶品,我們認為應該要挑選最優良的茶青,但是所謂最優良的茶青,到底是哪一種?這點在認知上,雲南當地的茶人與台灣的茶人是有差異的。

在雲南,芽尖嫩葉才是極品,這從清朝當做京城供品茶時就是麼認為的,一直流傳到今天也沒改變。不過過完年後茶樹第一批冒出的芽尖嫩葉,一般會拿來製作極品綠茶嘗鮮,我們見到的碧羅春、龍井茶……等等,就是最好的證明;那些需要經過長時間後發酵的普洱茶,是不是也使用這種茶青?有待觀察。指標性的茶品,可以參考7532七子餅這個系列。

台灣茶人的認定,是根據品飲經驗來的,那些流傳在茶人間的極品陳年老普洱,例如車順號、福元昌號、乾利貞宋聘號、同慶號、�

台長: 鶯歌福祿茶行
人氣(1,8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