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購買七子餅茶,那麼或許就是一門比較複雜的學問了,主要在於從外觀上不易辨識、品質不一,而且許多茶品年份的認定也還有些爭議。本文接下來就從包裝紙、支飛、內票、內飛、拼配、倉儲、湯色等多方面,做比較深入的討論,希望能對實際選購茶品時有些助益。
七子餅茶先試喝
首先還是必須強調筆者一貫的主張,茶是以品飲來論定的,所以親自試喝,而且最好在不同條件下多試喝幾次,絕對是選茶的不二法門。那些最優質的早年七子餅茶,雖然在外包裝紙等等其它資訊中,可以約略地被判斷出來,但是如果沒有經過試喝這一道程序,一切依舊只是推論,不能當成定論。
那麼今天普遍被用來認定為優質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這主要大約包含兩個面向,其一是經驗與推論:經由曾經喝過號級茶、印級茶的感受,推論當下品飲的七子餅茶,是否在若干年的陳化後,會有類似的品質,如果「有機會」,那就可能是「好茶」。第二個面是個人主觀的品飲感受,身體在接受茶湯後所給予的回應,如果對味了,那就是好茶,這本來是沒什麼好論述的,但是根據筆者的非正式統計,其實不同人身的回應感受,並沒有那麼大的差距。這兩年普洱茶的神秘面紗,大約已經被解開得差不多了,所以這類優質七子餅茶品,大約也已經形成共通的形容詞語彙:湯色酒紅清澈、入口濃釅滑順、香氣甘甜搏舌、飲後回韻持久。不過,這類年份夠的好茶,絕對是少數,也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
接著我們來看七子餅的包裝。一般而言,孟海茶廠的七子餅茶每餅埋有內飛,上印「八中茶」圖樣,下兩行字寫「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孟海茶廠出品」。每餅附上一張內票,上有中英對照文,基本上內票有大、小兩種形式,與年代無必然對應關係。七子餅一餅357公克,每餅有外包裝紙,每七片用竹葉或紙袋裝成一筒,外以麻繩、鐵絲、各色繩帶等方式綑綁,每十二筒裝成一籃,稱為一支,附支飛一張,支飛上有茶號每支淨重30公斤(60市斤)。亦有夾板箱者,是省茶司因應出口而重新包裝,大約使用到1993年左右。支飛有直式與橫式兩種,直式支飛為省茶葉公司出口前所加入,年代未必較早,有些茶號只是一個生產批號,並不具有明確意義,例如7472-7;至於橫式支飛則由孟海茶廠包裝,裝於竹籃內。由於一般消費者多以購買單片茶餅為主,我們就從茶餅的外包裝紙開始談起。
七子餅的外包裝紙
如果一餅茶的包裝紙沒有被拆封過,那麼從印刷字體上不失為一種識別的方法,我們舉出四種識別方式:雨勾、茶點、大小口中、中茶字。套句順口溜,就成了:
「五種雨勾顯年份、茶點形狀也不同、大小口中分先後、蓋印中茶黃綠橙」
所謂的「雨勾」,指的是包裝紙上方左邊第一個「雨」字右方那勾。孟海茶廠七子餅茶的外包裝紙,雨勾可以概分成五類,大約有時間先後的關係。但在這裡需先特別強調,這裡的時間先後指的是包裝紙的本身,如果要依此判斷茶品的年份,除了包裝紙未被拆封之外,還需輔以其它鑑別方式。
至於「茶點」,指的是包裝紙上方右邊最後一個「茶」字,右下方最後的一點。早期的七子餅呈水滴狀,之後的包裝紙逐漸出現稜角,接近狹長三角形了,但是上一段第四類雨勾,還曾出現過水滴狀茶點,需特別注意,請參看圖示。
所謂「大口中」,指包裝紙下方左側第一個「中」字,「口」的寬度特別大,如圖所示,因此被稱做大口中。這也是最早被茶行與茶人拿來識別的標準之一,早些年有的茶行甚至還用「大口中」來替茶品命名。大口中包裝紙的七子餅出廠年份較早,仿品也就多。
至於中茶字,指的是包裝紙中央的茶字,除了顏色、字體大小的區隔外,還分成手工蓋印與印刷字體兩類。
七子餅的內票
孟海茶廠的七子餅,拆開包裝紙後,一般都附有一張內票,少部分茶品的內票,具有特殊的差異可以識別,但是大部分的七子餅茶,內票並沒有太大的鑑別性,或是說還沒有被特別整理出有規律的鑑別方式。
基本上七子餅的內票可以先分成兩種形式:大票與小票,這裡的大小是從尺寸來區分的。大票的使用期間比較難區格,但是從其他相關資訊綜合來判斷,小票出現的時間大約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這段時間。小票的英文說明文字部分,文法與標點符號的使用有些錯誤,不難識別。
有兩款七子餅茶品,可以直接從內票識別。第一種是「認真配方」黃印七子餅茶,因為這款茶品的命名,就是內票的內文部份多出了「認真配方」四個字。第二種則是紅帶七子餅,因為內文使用明體字,與一般內票內文使用的楷體字不同。
不過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茶的好壞還是要喝了才算,以內票來識別茶品,依舊只是輔助的方式,而且必須茶品外包裝紙未拆封過,如果經過拆封,那麼這個參考依據也就產生了變數。
七子餅的內飛
內飛的鑑別性要高於內票,主要在於孟海茶廠七子餅的內飛是埋在茶餅中央的,不容易造假。茶品如果還沒有試喝,通常決定試喝與否的條件,除了茶餅本身,就是內飛了,有經驗的行家可以透過內飛區隔出許多不同的茶品。
內飛可以透過下方兩行文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孟海茶廠出品」字體的變化,乃至於紙質的不同、油墨的差異而識別。不過一般最直接的識別還是字體的變化,通過字體的變化,已經可以做出大類的區隔了。接著,我們就交給圖來說話吧!
七子餅的餅身
餅茶的餅身,形狀隨著壓模的模具而有不同,厚度也隨著壓模的重量與蒸壓等工序上的變化而改變,從餅身上面,我們也可以讀出許多資訊。
最容易鑑別的資訊是餅身大小,例如「大黃印七子餅」與「小黃印七子餅」的命名,主要就是依據餅身大小來說的,前者標準重量375公克,後者標準重量357公克。除了大黃印七子餅之外,大藍印七子餅的重量與大黃印七子餅一樣是375公克,這個重量與較大的餅身,也就成了目視時,區隔大藍印七子餅和早期7572七子餅的主要方式之一了。還有一款8582七子餅的餅身,因為比較大,也常被拿來與其他的8582七子餅區隔,這款8582七子餅雖然餅身較大,但是重量還是357公克,所以厚度上,特別是邊緣的厚度明顯偏薄。同樣的七子餅,因為餅身大小不同,筒包也就有明顯差別。
根據孟海茶廠老茶人的說法,餅身重量較重的七子餅,是南天公司的訂製品,由於南天公司從1985年開始辦茶,因此這個說法直接影響了大藍印七子餅與大黃印七子餅的年份。我們從市面上的茶品來歸納,可以發現南天公司辦的茶品中,橙印七子餅系列的茶品,重量的確比較重,但那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會不會老茶人記憶中的茶品,是這些橙印系列的七子餅呢?由於十年的記憶已屬遙遠,而且當年的時空歷史背景下,硬要老茶人完整精準地記憶,實屬苛求,所以對於這兩款茶品的真實年份,或許要等到更進一步資料的出爐來佐證了。
七子餅的形狀是在蒸壓成型的時候決定的,壓製前毛茶要蒸軟裝袋,孟海茶廠的七子餅製作,壓製的模具並不控制餅身側邊的形狀,所以餅身邊緣的形狀是壓製時,毛茶的向外擠壓力,與撐開裝袋的反作用力共同決定的,由於施力與受力未必均勻,也就造成餅茶邊緣的不規則形狀了,孟海茶廠稱這種不規則形狀的邊緣為「泥鰍邊」。內行的茶人甚至可以透過泥鰍邊的形狀,就能初步識別茶品是否是孟海茶廠出品的了。對於一般人而言,可以拿某些機器壓製的新茶餅,或是廣東茶廠壓製的茶餅來比較,不難區隔彼此的差異。由於「泥鰍邊」已經變成一種識別特徵,所以如果見到餅茶茶身呈正圓,或是從側面觀察發現厚度很均勻時,就要注意是不是仿品了。
七子餅的拼配
所謂拼配,大約是指一餅茶的面茶、裡茶、底茶、梭邊等,使用了兩種以上的茶區、季節、品種、級別或檔次的毛茶。由於手法過於多元,遠不如定義單一茶青的餅茶來得容易,所以這樣說吧:使用單一茶區、品種、同時段採收的單一級數茶青壓製成餅的茶品,謂之單一茶青餅茶,除此之外,大約都經過拼配了。依此標準,大部分的七子餅都經過拼配。
普洱茶茶品需經過拼配,並不是新鮮事,檀萃1799年所寫的《滇海虞衡志》就提到改造茶:「其入商販之手。而外細內粗者。」翻成白話文,就是商人製做普洱團餅時,選用的毛茶級次外細內粗。既然外細內粗,自然經過拼配。
我們也不能因為茶品經過拼配,就認定它一定是不好的茶。有時候製茶師父為了追求某種特殊的口感,或是希望口感能夠多樣化,茶廠在蒸壓時會刻意去拼配,而且還成獨家秘方。
不過因為七子餅大多經過拼配,而且在計畫經濟的時代,毛茶有時候需要視當年產銷的需求互相調配,滇西用滇南的茶青,滇南用滇西的茶青,時有所聞。所以如果有人宣稱能夠透過品飲喝出一款七子餅餅茶是屬於哪個茶區云云,也許我們心中就要打個問號了。
拼配的另外一個面向,是看一餅茶所使用的毛茶級數,依此替茶品分類。1975年開始,孟海茶廠就替茶品訂定了茶號,1976年經過會議追認,確認了四碼的茶號,前兩碼數字是該茶品首批生產的西元年份後兩個字,第三碼數字是拼配的配方,第四碼則是茶廠代號:1為昆明茶廠,2為孟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4為鳳慶茶廠。1978年省茶司正式行文通告使用這套規定,但是在執行上似乎沒有很徹底,茶號的問題看似混亂依舊。
其實,單看孟海茶廠的橫式支飛,茶號的使用並不複雜。一般而言,孟海茶廠的七子餅面茶都會用細毛茶舖面,所以有時候不容易看出差異,但是只要翻到背面,差異性就出來了,如果以曬青壓製茶來說,7532七子餅的底茶最細,幾乎分不出面茶還是底茶,8582七子餅的底茶最粗,接近磚茶、緊茶的選料了,7542則介於兩者之間,因此也成了最大宗的商品貨。同樣的配方,如果毛茶經過渥堆,就有不同的茶號,依級次的粗細,分別是7432、7572、8592。孟海茶廠七子餅的茶號,大約要到90年代中期以後才逐漸失去秩序,有些甚至只是某批貨的批號了。
七子餅的倉儲
在80、90年代的時空環境下,七子餅運到香港後,被放進比較潮濕的環境倉儲,以加速茶葉的轉化,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今天大家普遍認知的乾倉茶品,在當年幾乎只是少數的遺珠品。乾倉思想的興起與被肯定,是9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
根據一般存茶經驗,茶品製成後,如果一直存放在乾燥的環境中,轉化的速度很慢,反而如果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中,轉化的速度會加速許多,而且相同倉儲時間比較,後者茶湯也比較醲釅順口。只是倉儲必須控制得宜,茶品在過度潮濕的環境中放置過久,不但茶質破壞,有的甚至發霉損壞。
因此,購買純乾倉的茶,或是「濕倉」的茶,相當程度還是依賴個人的喜好,我們在這邊介紹的,只是區隔兩種茶的方式,以便購買時能有所依據。
從理論上說,乾倉的茶品只有一種,就是出廠後到飲用前完全沒有在高於相對溼度約85﹪的環境裡待過的茶品;除此之外,都應該被定義成「受過潮」,受過潮的茶品,不論是意外疏忽,或是人為刻意,都不應該再被說成純乾倉茶品。有些文章作者用字精準,將茶品自然陳放的變化稱為「陳化」,人工加速變化則稱為「轉化」。
從實務上來看,有一些方式可以初步鑑定茶葉有沒有經過人工加速轉化,不過最終還是要依靠品飲來鑑定。以下我們就提出幾個鑑別茶品倉儲的方式。
受潮的茶品有幾個現象,第一、條索容易因為受潮軟化擠壓而糊掉;第二、表面失去光澤,甚至部份條索轉成灰色;第三、茶葉受潮會分泌茶汁出來,芽頭因此會染色,染色的芽頭色澤比較不自然,可以透過比較看出;第四、餅身留有某種蛾幼蟲吐的白色絲狀物,部分茶商會仔細刷掉,但百密總有一疏;第五、這種幼蟲咬食茶葉後會留下蛀孔;第六、茶葉表面會留有蟲屎,由於茶餅側面較鬆,所以蟲屎留在側面的機會最大;第七、如果茶餅邊緣被咬蝕,泥鰍邊就會有脫落的情形;第八、內飛、內票、包裝紙會被蠹魚咬食,不過通常蠹魚不吃油墨,所以印刷字體的部分會留下來;第九、有些包裝紙會有被茶漬不規則而大面積染色的情形;第十、剝開餅茶,中央部份出現綠色或黃色的黴斑。
七子餅茶的茶品如果沒有受過潮,茶葉條索清晰、茶面油澤光亮,邊緣鬆脫情形不嚴重,內飛無大片茶漬染色,包裝紙完整。但是如果一片七子餅具備了上述條件,未必就一定沒有受過潮,因為一些輕微受潮的茶品,依舊有上述的表現,這時就必須依靠湯色的判斷,以及實際的品飲了。
七子餅的湯色
湯色除了看出茶品的倉儲之外,也透露出茶品的年份,以及分辨曬青茶或是渥堆茶。
沒有受過潮的曬青壓製茶,剛出廠時茶湯呈現栗青色,經過一兩年後,開始轉成栗黃色,以後隨著倉儲年份的增加逐漸轉深,約十年左右轉成黃偏栗色,到了十五年左右已經轉成栗色了,二十年以上的茶品轉成栗紅色,湯色酒紅清澈。一個現像是值得觀察的,那就是陳放四、五十年的印字級普洱茶,茶湯依舊是栗紅色,不會繼續轉深,這使得那些湯色偏向深栗色的茶品,似乎都要在某些地方被懷疑了,例如工序、倉儲等等。
不過上述所指的茶湯顏色,並非一成不變的,因為隨著倉儲條件的差異,茶品轉化的速度也跟著不同。根據筆者的觀察,陳放在香港的茶品轉化速度比較快,這大約與香港的環境比較溫暖潮濕有關,但也容易疏忽而受潮。存放在昆明的茶品轉化速度比較慢,這大約與昆明冬天氣候過於乾燥寒冷有關。台灣的氣候不論在溼度與溫度上,四季調節適宜,提供了茶品適度自然變化的條件,也是存茶的好地方。因此同樣的茶品,因為倉儲地點的差異,茶湯轉化的情形也就不同。
曬青壓製茶一但受過潮,即使是輕微地受潮,湯色轉深的速度就加速許多,大約三年的茶品,湯色已經接近栗色了,到了十年左右,湯色就變成深栗色,甚至比四、五十年以上的印字級普洱茶,茶湯還要更深。這種轉化又隨著溼度的條件而不同,愈潮濕的環境轉化的速度越快。
如果茶品經過渥堆,那麼湯色就更深了,當然渥堆也有程度上的差異。茶品經過輕微的渥堆,出廠時湯色大約呈現栗色,隨後開始轉深;如果出廠前渥堆的程度比較重,或是渥堆茶又經過潮濕的環境倉儲,那麼湯色大約已經呈現深栗色,沒有什麼轉化的空間了。
除此之外,一種接近黃茶製法的工序,以及毛茶如果存放兩、三年後再壓製成餅
,都有可能造成茶湯顏色轉化速度變快,茶湯湯色的變化,造就了某些茶商以新充舊、以渥堆茶充曬青壓製茶、以受潮新茶充乾倉老茶,或是加入了不當的加工工序來改造茶葉的空間,這是選購時必須謹慎小心的。
七子餅的品飲
有人說,喝茶這件事是很主觀的,喜愛喝的茶就是好茶,再貴的茶如果口感不對,那也是沒有緣分。從某個程度來看,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但是茶品的好壞認定,雖然有個別的差異,也有共通的標準,如果能夠建立一些標準,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茶,那麼不但提升了對茶葉的認知,也建立了自己的品味,喝茶也就從生活必須的補充水分,提升到知識、文化的層面,不但豐富了生活的內涵,也層疊了生命的深度。
茶的好壞,一定要喝了才算,是本書一再強調的觀念,我們以下就嘗試建立一些七子餅品飲時的共通標準,這是許多茶人長久經驗的累積,並融入了筆者一些觀點。
首先,不影響身體健康的茶才可能是好茶,如果茶葉農殘量超過標準、化學肥料使用過度,或是茶餅發現綠霉、黃霉,這種茶不能買,更不能喝。大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某個期間,中國大陸對於DDT、六六六等農藥的管理並不是很嚴謹,所以有些私人茶園所產的茶,可能會有農殘過量的問題,必須注意。至於綠霉或黃霉,依靠肉眼不難辨識。
其次,如果喝完茶之後,會有頭暈、噁心、反胃、四肢發軟……等等身體不適的情形,甚至腸胃不適,那麼這款茶大約與您無緣吧!身體的反應是直接的,喝茶是為了讓身體更舒適,不該讓身體產生更多負擔。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與健康狀況不同,對於相同的茶未必會有同樣的反應,因此不能說這茶不好,只能說無緣。不過如果許多人喝過一款茶,都產生了身體不適的現象,那麼這款茶的品質就要被質疑了。
許多人擔心,喝茶會造成精神奮亢,晚上喝茶會睡不著覺,所以不敢喝茶。茶性寒,過量的飲用的確會造成這種現象,但是普洱茶是後發酵茶,隨著轉化的程度,茶性也跟著由寒轉暖,根據個人的經驗,一般的陳年老普洱茶比較不會造成無法入睡的情形,但是新茶品,特別雲南的茶樹野性較強,如果發生這種情形,就要調整飲茶的習慣了。
茶湯入口後,舌齒口腔與身體的感受,是鑑定茶品的主要依據,老經驗的茶人所歸納出來的八字箴言,必須牢記:「苦能轉甘、澀要能化」。茶性苦,味覺主要在舌根,但是好的茶這種苦味會轉化成甘。甘與甜不同,甘是苦味刺激口腔舌面後,口腔舌面反應分泌出來的物質,甜則是茶本身含有的糖分。新茶普遍澀,澀的感覺在舌面,是一種粗糙不適的感覺,好的茶在飲後不久澀就會化開,舌面的不適感跟著消失。一些年份夠久的老普洱茶,不但飲用時沒有澀的感覺,茶湯入口後又滑又順,甚至融入舌面好似消失掉一般,這種茶品,已臻化境。
茶質好壞,也常被拿來做為判斷的依據。茶葉內涵物含量高的茶,通常茶質比較有機會強些,至少可以泡濃些。如果茶湯入口後,舌面的滲透性很強,茶葉溶解的物質與茶水融合得很好,而且耐泡程度也夠,那麼茶質應該是較強的。不過如果一泡茶雖然不耐泡,例如只到第五泡以後就淡掉了,但是第二、三泡的表現卻很精采,那麼我們或許還是應該認定這泡茶的茶質不錯,只是厚度不夠。追求茶質的厚度,一部分原因是要等待茶品的後續轉化,這應該是對新茶說的,購買直接飲用的老茶,或許茶湯的表現要比耐泡度重要。此外,茶葉經過渥堆,舌面的滲透性會消失,茶湯滑順,但缺少變化。
茶品經過人為加濕的倉儲,茶湯雖然變滑變順,但相對會流失一些品質,茶湯的味道也會跟著改變,而且使得茶湯帶些水味。不過這種鑑別,一定程度還要依賴經驗,經驗老到的茶人甚至還能區隔不同的倉儲。經過這種倉儲,茶湯中會帶些倉味,有些倉味會隨時間退掉,有些茶品就永久轉化成某種特殊的倉儲口感了。這類倉味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應該不能完全算是茶葉本身的天然氣味了。
這兩年被廣泛討論的曬青壓製茶綠茶化的情形,似乎在某些七子級的沱茶上也有出現。綠茶要趁新鮮喝,曬青壓製茶則要等待後續轉化,所如果將經過高溫烘青、茶質已經朝綠茶化轉變的茶葉,拿來等待後續陳化,可能不會有預期越陳越佳的結果。一些陳放十幾年的沱茶就有這種現象,沖泡後茶湯轉栗,但是水薄味淡,而且不耐泡,需要特別留意。
七子餅的葉底
沖泡過後留在壺中茶葉,我們稱為葉底。講究的茶人對於葉底也不放過,而葉底也的確透露了一些端倪,舉凡渥堆與否、受潮與否、年份、級數等都可以從葉底看出部分訊息。
一般曬青壓製茶,葉底新鮮飽滿有彈性,即使經過長久歲月的自然陳放,葉底已經從栗青色逐漸轉變成深栗色、這種特性依舊不會消失;至於經過渥堆的茶葉,葉底呈現深栗色,而且缺乏彈性。只要取兩類茶並置觀察,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差異。
倉儲良好的曬青壓製茶,剛出廠時的葉底呈現栗青色,兩三年後轉成栗黃色,十五年左右的茶呈現栗色,到了三十年以上,大約呈現栗紅色,顏色繼續轉深的空間就有限了,不過轉化的速度與倉儲條件還是有關。此外如果茶葉一但受潮,葉底就會轉成栗色,後續轉深的速度也會加快,而且色澤均勻。
茶葉離開茶樹後,就開始進入萎凋的程序,隨著水分從茶葉葉面流失,葉脈的水分會先下降,轉為黃色、紅色,而後漸次延伸到葉面。這種現象,表現在曬青壓製茶的葉底上,就造就了葉底色澤的局部不均勻。這種現象在採葉後直接殺青的綠茶上是不會見到的,烘青後的茶葉,葉底顏色偏綠,而且色澤比較一致。
葉底的枝條,也透露出一些訊息,檢視葉底中第一葉與第二葉之間的枝條,如果渾圓飽滿,長度不要太長,那麼品質應該是比較好的。一般我們所謂的邊境茶,因為越南、泰國更接近赤道,氣候比較炎熱,茶葉生長的速度就比較快,內含物的密度就會減少,因此同樣部位的枝條,一般而言比較長、比較細,而且經過蒸壓後枝條會扁掉,形成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