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我一天」的編輯筆記這麼寫著:
我們做孩子的人總是這樣。
把得到的愛視為理所當然,而渴望把尚未得到的部份都填滿。
已經擁有的,我們不夠在乎。
要等到失去了,才會懂得『遺憾』這兩個字。
而且我們苛求。對於已經得到的愛,我們還要得到更多。
然而,關於失落,我們卻又可能太過認真,因為我們以為圓滿才是正常。
我們對家的要求太多,以致於沒有看見:
父母已經用了他們所知道的、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方式在愛。
面對父母,我們看見自己的得到與失去,卻很少思索他們的處境。
我們做孩子的人總是這樣。
我不知道你會在這個故事裡想起誰。
不知道你讀過它後會不會用新的眼光看待你的家。
不過,我很想先告訴你: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感情的地方。』
那是我父親說過的話。
我父親這麼說,我就這麼相信。
家不需要你講道理。
只需要你理解,接受,然後,愛。
*******************************
看完這本書,我想起從我有記憶以來到現在的總總,爸媽支持我的時候~
6歲-幼稚園大班。
媽媽幫我準備的鉛筆盒裏有鉛筆,但沒有橡皮擦,課堂上寫錯了字,就用手指擦,但是越用力擦,簿子卻越來越髒,我整個好懊惱。有一天早上,媽媽抱著我弟來到幼稚園門口,跟老師說了幾句話,我很開心的走過去,她拿了一個橡皮擦給我,我接過擦子,難過地看著她的背影離開。
15歲-國中三年級。
因為爸媽工作的緣故,家裡搬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雖然房子變大了,但每天早上卻要很早起床通車上課,家裡離車站還要走一段路。記不起有多少次,我睡過頭來不及搭車上課,匆匆忙忙地跑到我爸媽的房間,也顧不得在熟睡的他們,搖著我爸的手說:「我快要遲到了,載我去撘車。」這時,我爸雖然嘴巴會碎碎唸,但他還是會起來穿上衣服,載我去車站坐車。
16歲-高中一年級。
唸了廣告設計,學校作業很多,第一次為了交色彩學作業而熬夜,題目是顏色漸層的階段變化,那晚我在客廳調著廣告顏料,爸媽工作完上樓,雖然已經很累了,但還是一起幫著我完成這個作業,完成時,天已經微亮了。
18歲-高中畢業。
我沒考上大學,想著不如先工作,然後再補習考試,媽知道我的想法後,就輾轉連絡她在開廣告公司的高中同學,看我能否到他的公司上班,而我則順理成章的去工作。後來才知道,媽媽跟那個同學很久沒聯絡且也沒有交集了,若不是因為我,最討厭欠人情的她也不會打那通電話。
後來,還有更多更多數不清的時候,他們只是用最單純的愛與實際行動支持
而且我相信,只要他們還活著,他們就會永遠支持
有時候爸媽比我想到的,做得還要多。
他們有一座無底的井,對子女源源不斷流出的愛。
「你是否曾經失去心愛的人,你渴望能與對方再說一次話?
你以為心愛的人會永遠在身邊,而今你希望能再得到一次機會,讓你彌補失去的時光?
如果是這樣,你就會知道,你可以把餘生用來珍藏各種時光,
但它們都比不上你想重拾卻再也要不回來的那段時光」
然後,我想起那些,我沒有支持爸媽的時候~
那些自以為是的表現、生氣的當下口不擇言的態度、互相對峙的爭吵、爭吵過後的沉默冷戰、那些傷害我們關係的言語利刃…..。
我忘了事情發生的原因,
但是我永遠記得,他們那些失望、難過,甚至心碎的表情。
而做父母的永遠知道何時該原諒自己的孩子,
他們永遠盡最大的努力當個好父母。
「我做了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我是個母親」
什麼是重要的事?唸書、考大學、工作、出國、夢想、賺大錢......。
當我回頭審視那些最基本的價值時,「做你必須做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譬如,當個女兒。
「你有一個家。不管好壞,你有一個家。你不能把家拿去換別的東西。你不能對家人說謊。與你的家人在一起,家才像個家。」
我身邊的女性朋友一個一個走入婚姻,走進另一個家庭
或許是意識到,能留在這個愛我的爸媽身邊、能夠朝夕相處的時間不多了,
所以,我萬分珍惜現在相聚的時光,
我爸、我媽,還有2個弟弟,這些家人都在一起的-我們的家。
因為我是我爸媽的女兒,所以沒有人能像我爸媽愛我般那樣愛我;
因為我是我弟的姊姊,所以沒有人能像我弟那樣愛我般愛我。
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愛,
我很珍惜跟家人相處的時光、以及擁有的這些獨一無二的愛。
「我相信,你的父母如果愛你,就會支持你,穩穩抱著你,
在他們自己陷入漩渦的時候還把你抱得穩穩緊緊的。
有時,這意味著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忍受了多少東西,
而你也許會用無情的態度對待他們;
但假如你知道他們處在什麼樣的情況裡,你就不會那樣對待他們。
每一件事物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一幅畫如何掛到牆上,一個傷疤如何留在你臉上,都有故事。
這些故事有時很單純,有時很艱難,而且聽了讓人心碎。
但是你自己的故事背後,永遠有你母親的故事,
因為你的故事得從她那兒開始講。」
謝謝爸媽給我的一切,
謝謝爸媽努力經營一個溫暖的家。
我也會努力學習當個好女兒,
用對的方式與你們好好相處,
以及盡我最大的努力回報給你們同樣的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