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3 20:04:39| 人氣19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真輕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嘴破 中藥清熱瀉火 口瘡別來
文/賴清旭

口瘡就是一般所說的口破、嘴破,是指口舌創瘍潰爛的一種病症。有人長年處於嘴巴破的狀態,唇舌時常可以見到多處潰瘍傷口,對於日常生活引起諸多不便,因為不管吃東西、喝水,甚至說話都會引起疼痛,使得心情低落,於是只好每天都擺著一張臭臉對人,嚴重影響人際關係。

口瘡的發生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引起口瘡的原因主要是火氣大,中醫有言:「五臟皆有火」,不論是胃火、心火或是肝膽火,都會造成口瘡。而生活中常見的病因則有:多食油炸、高熱量食物;誤食熱性補藥;營養失調、缺乏鐵、維他命B12及葉酸;熬夜晚睡,工作或課業忙碌緊張、壓力過大、勞累過度;感冒、病毒感染,如腸病毒;癌症放射治療、化療副作用等。

另外,有一小部分的人雖是體質虛寒,卻又虛火上炎,這也是屬於火氣的範圍。

口瘡在中醫學中,又稱為「鵝口瘡」、「口糜」,若發生於兩嘴角者,又名「燕口瘡」。一般將口瘡分為實證和虛證兩種:實證者最多見,多屬肺胃積熱或心脾積熱,乃因過食辛辣膏梁厚味,脾胃積熱上蒸於口而引起,患者傷口熱痛、眼熱身熱、牙齦腫痛、口臭、口渴喜冷飲、大便硬、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而脈數。

虛證的口瘡則常見於容易反覆發作的患者,其體質多為陰虛火旺,或陽虛浮火上擾,個性多思多慮,長期勞倦或熬夜,致真陰虧耗,導致陰液不足而生內熱,引起口腔黏膜潰瘍,潰瘍周圍淡紅,疼痛日輕夜重,口乾不喜多飲、手足心熱、心煩失眠,舌紅苔少而脈細數。

中醫治療口瘡的原則是「有熱則清、有火則瀉」,有一帖名方「甘露飲」,乃由生地黃、熟地黃、黃芩、天門冬、麥門冬、石斛、茵陳蒿、枇杷葉、枳殼、炙甘草所組成,功能滋陰清熱,理氣化濁,主治胃熱上蒸引起的口乾、口臭、口舌生瘡、咽痛、牙齦腫痛出膿、腮頰頤腫、胸悶氣短、便秘、小便短澀等諸疾,臨床上應用廣泛,可以針對個人症狀,再酌加白芨、銀花、連翹、大黃等藥物,以加速潰瘍癒合。

在口瘡發作時,有一個縮短病程的特效藥,那就是蘆薈。蘆薈性味苦寒,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肉肥厚多汁,是主要的藥用部位。蘆薈功能清熱解毒、瀉下通便、清肝火、殺蟲疳,生肌治傷、抗菌消炎,能促進傷口收斂,所以對於黏膜潰瘍的癒合有極大助益。

但是家裡栽種的蘆薈多只宜外敷,不可直接食用,恐有中毒之虞,尤其孕期和經期婦女應絕對禁止服用蘆薈,以避免導致嚴重出血或流產。

反覆性的口瘡只要經過適當的調理及治療,幾乎都能降低發作頻率,另外再配合正常作息及清淡飲食,自然就能遠離口瘡的困擾了。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福祿壽中醫診所院長)


醫藥信箱/睪丸癌難捉摸 建議做超音波、抽血檢查
Q:我今年25歲,前一陣子覺得右側睪丸(內部)有長一塊的感覺,原本不以為意。但最近摸一摸,好像有變大的感覺。我是不是得到睪丸癌了?

想請問醫師,我這麼年輕,也會得睪丸癌嗎?治療以後,會不會不孕?請問健保有補助嗎?

A:光從讀者描述的症狀,確實很難確認是否罹患睪丸癌。必須直接到門診由醫師診察,配合超音波檢查,若懷疑可能是癌症,還要抽血檢查腫瘤指標數等,才能確診。

不過,不要認為自己年輕就沒有罹癌風險,以睪丸癌來說,其中一個好發年齡層就是10幾到20幾歲。

一般來說,如果出現單側、無痛的睪丸腫塊,確實有可能是睪丸癌;雖然也有可能是副睪丸發炎或是水腫,或是良性腫瘤等。但若完全沒有痛覺,建議還是儘快就醫檢查。

治療睪丸癌要先以手術切除病側的睪丸,確定它是屬於哪一種細胞型態,再針對有無後腹腔淋巴結腫大,及有無其他器官轉移來決定後續治療。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等。目前這些治療都有健保給付。

至於治療之後會不會影響生育?因為睪丸癌多半發生在單側,若是細胞型態或是期別只需要手術摘除睪丸,則因為還有另一邊的睪丸在,並不至於影響性能力或導致不孕。

但若需要後續的治療,確實可能影響生育力,如果擔心影響,可以事先儲存精子。

睪丸癌的預防與女性乳癌預防很像,建議男性平日洗澡時,摸摸自己的睪丸,看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一致,懷疑有問題時,應立刻找泌尿專科醫師診治。(高雄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解答,記者洪素卿整理)



我沒事抓 希路蛋蛋檢查一下嗯正常無誤
騎士等紅燈 廢氣吸最多
2007-05-03 14:53/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環保署研議自明年元月起,要罰汽、機車怠速而不熄火者。中央研究院一項長達兩年的研究發現,汽、機車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的短短數十秒裡,就已排放相當高濃度的多環芳香烴等廢氣,若停在路邊讓引擎空轉數分鐘、甚至數十分鐘,廢氣排放量更是嚇人。
戴口罩 廢氣最少擋3成


研究計畫主持人龍世俊建議民眾,不妨選擇空氣品質最好的捷運為交通工具,若非得騎機車不可,最好選一條交通量及紅綠燈均少的路線,而且一定要戴上口罩,因為醫學研究發現,即便是最簡單的棉布口罩,都可減少32%廢氣的吸入量,降低健康危害。

這項由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龍世俊主持的研究,民國93年起選定台北縣某個捷運站至台北市某個捷運站的一條12公里通勤路線,針對一般開車族、機車騎士及捷運客等3個族群可能接觸的空氣,在交通尖峰時間採樣檢測。

結果發現,台北都會區通勤時的PM2.5(粒徑小於2.5微米的大氣懸浮微粒)曝露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21.3微克左右,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 (WHO)24小時平均值不超過每立方公尺25微克的建議量。

就不同通勤時段而言,早上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及多環芳香烴曝露濃度,多半大於傍晚,而傍晚又大於中午。

捷運 廢氣濃度測不出


此外,不管早、中、晚時段,機車騎士所曝露的PM2.5濃度,都高於開車族及捷運客。另在多環芳香烴曝露濃度部分,機車騎士也遠高於開車族,至於捷運客的曝露濃度則低到偵測不出來。

龍世俊解釋,多環芳香烴是汽柴油燃燒不完全的主要產物,已有16種被美國環保署列為優先管制的汙染物質。當汽、機車停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時,引擎處於空轉的怠速狀態,汽柴油燃燒不完全,多環芳香烴的濃度當然飆高,機車騎士即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龍世俊表示,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愈高,氣喘復發率愈高。國外文獻顯示,懸浮微粒濃度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氣喘復發率就增加3%。種類繁多的多環芳香烴中,部分是可能的致癌物質,曝露濃度愈高,致癌機率也愈高。

開車族 車窗記得緊緊關


他表示,捷運站及車廂都有空調設備,可將室外的懸浮微粒及多環芳香烴等有害廢氣阻隔在外,空氣品質最好。如果選擇自行開車上班,雖不用曝露在外,仍應緊閉車窗,並採用車內循環的空調系統,減少車外廢氣的滲入。


台長: powang2
人氣(19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多看報紙多健康 |
此分類下一篇:轉轉轉
此分類上一篇:貼吧

mi
嘴巴破
可以吃維他命B
2007-05-05 00:50:51
版主回應
沒破過
反正我是鐵胃王
2007-05-05 08:30: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