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3 15:59:04| 人氣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打球的心路歷程(回憶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接觸籃球所帶來的種種深切地影響至今的生活態度,
也可說是若沒有與籃球建立這般情誼,等同喪失培養獨立面對的性格歷練了

國小國通頂多是在體育課或閒暇之餘才會拿籃球來消磨時間的我,
為何會突然對籃球為之著迷並萌生出一股源源不絕的動力呢?
就一捲由大哥SOJAR分享的錄影帶:AND1 MIXTAPE,裡頭滿載大量炫目的TRICK MOVE,
徹底扭轉了我以往對籃球總講求團隊戰術的刻板觀念

雖然講求風格戰爭的STREETBALL是開啟我對籃球興趣的鎖匙,
但每到球場所見又是一隊隊頻以外線取勝,或是到了攸關勝負之際變猛喊犯規的球員兼裁判,
這與我想望的球賽類型實在格格不入,這也就造成剛起步的我常找沒人的球場不斷練習運球,
記得剛開始的三個月就是以控球熟練為唯一目標
當具備些許的外線能力後,也正是初試鬥牛之際,然後過程卻找尋不到太多樂趣,
多數人不是將球賽當作打發時間的消遣,就是放投不放切的防守方式,
僅少會將挖掘更深入的技術作為比賽目標,更別說發展個人風格了

當然萬事起頭難,以仿效國外STREETBALLER高超的盤球技巧的過程想當然爾不可能順遂,
意欲將球往左邊帶而球卻向右跑,或是球從跨下過時打到腳踝滾像別處的失誤時有所見,
起初還能接受這走往成功前的挫折,但一次次的練習仍無法縮短與目標的間距著實叫人心灰,
且帶著煩躁,但還是抱持著先突破再說的態度
走往成功的過程,觀察是很重要的,看別人如何順利的完成動作,
對照自身失敗時是犯了哪些不自覺的錯誤作為檢討,這一步步的修正也累積出對動作的正確認知,
到了這個層次,鬥牛時很容易就能以對手習性與動作的執行去判斷他的水平在哪,
反過來說,當自己遇到突破不了的對手時,正是值得興奮時,那表示出現了新的目標
還有另種狀況也令人興奮,兩個旗鼓相當的的以球對峙時,也在腦海裡佈局鋪陳,
企圖讓對手落入陷阱,但結果畢竟是分出高下,
是成了顏面盡失的輸家?還是戲耍對手的勝者?
這種時刻,除非碰上愛喊犯規的娘們,不然都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時刻

克服困難是每位好手的必經歷程,比如左手上籃( 多數人是慣用右手 ),
沒有人能一蹴可就,不外乎是先摸索獲得經驗後加以改正,
就像玩溜溜球,看似只受重力捶下的溜溜球拋出後,懂得人便知能藉由線作為軌道,
讓球溜回,不懂的人所玩的球只能任由地心引力操控,盤球也是相似的道理,
只要球型正常,氣也飽滿,場地平坦的話,手腕與手指傳力多少,球就會回升多少高度,
方向性的操控也是如此,這就好像在跟球對話,只要拍打它就會談回,
往前推送後人接著跟進就能接到球,就像在培養默契一樣,
你安排CROSSOVER的落點是在下一個跨步的位置,而它也一定會在該點等待你的手掌接應,
只要動作正確,球就不會出槌,結果盡其在我,只可能有自己的疏忽導致意外,
球本身絕不會讓你失望,所有可能都建立在運動科學和力學的範圍,
球場賽扮演狙擊者的外圍射手也是,所以能射死對手靠的不是每日虔誠膜拜,
或出手後的頻頻默念,射手之所以穩定又能在關鍵時扮演殺手,依賴的是長年練習下,
有如填入鋼筋水泥般穩固的角架姿勢
能在比賽的關鍵得手的,除了基本的投射能力外,洞悉防守者企圖,出手適當時機也是重點,
這點也是天賦異秉的球員除了體能優勢外,要成為偉大的不可或缺條件,
這時經驗顯得相當重要,除了以往的累積,如何從瞬息萬變的球賽中判斷何處是防守漏洞,
找尋適合的出手位置與時機,進而瓦解敵隊的戰術佈局,也是優秀的評斷標竿
要做到這點,從轉播球賽,雜誌或教學書裡得知也是可靠來源,
這方面的收藏,以我個人又以JORDAN的資料最為豐富

跟大多數球迷一樣,儘管出色球員眾多,後進新秀來勢洶洶,
卻都和動不了心目中最崇拜的飛人-JORDAN
雖然我接觸籃球時與公牛王朝以相隔數年,正值JORDAN在華盛頓巫師隊二度復出,
但我仍找尋當年神蹟下英勇身手的經典影片觀看,
舉凡JORDAN或公牛隊的官方紀錄片,經典球賽,傳記等資料都有收藏

籃球史發展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上至附有龐大商機的最高殿堂NBA,
下至社區街訪裡沒劃線的水泥球場,顯示了籃球在黑人的心目中不單只是運動,
範疇早已深入生活,乃至文化象徵,和脫離貧窮的信仰指標
若想了解籃球對於黑人的重要性,有兩部精選電影值得認識,
由史派克˙李導演的『 單挑 』,還有在日舞影展大獲好評的紀錄片『 籃球夢 』,
兩部片都深刻地描寫了籃球員的求生歷程,以及黑人週遭的種種誘惑,和籃球升學制度的探討,

除了JORDAN本身,和這兩部電影,有些球員的傳記也直得一看,尤其是小蟲羅德曼的傳記,
我認為這是本每位青少年的必看讀物,它不單站在青少年的立場發聲,更建立向上仰望的骨氣,
教曉你如何看待週遭社會,最重要的是,它會教你如何保有赤子之心,
你會知道他絕非僅只屌兒啷噹的半調子

球場上除了以球較勁,還有另個文化-垃圾話作為樂趣,
它可用來壓制對手氣焰,激起怒氣,擾亂節奏,或單純說些廢話
在NBA這也是教練可供運用的戰術之一,
若要我為垃圾話作注釋,那就是說出去會讓對手認為你是垃圾的話
我承認我對於垃圾化的才能優於球技,不須靠磨練就與生具來的,
說穿了就是增加比賽樂趣,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禁不起隨口調侃就火氣沖沖
可能有些人認為垃圾話這行為很多餘,想說
『 贏了就贏了,為什麼不適可而止? 』『 沒事一張嘴叫個不停 』,
這我倒不以為然,尤其當對手認輸時更要這樣做,這樣能激發潛能,
當本能禁不起壓迫時就會反抗,這時的力量比以往還要兇猛,還要具突破性
而且球場本來就不是個禮貌相向的地方,常會看到社區公園球場大家打著微笑籃球,
客氣來客氣去的,有些擦撞立即送上慰問,這全都是在剝削對抗性
應該是要把獲勝當習慣,修理對手當作義務才對,前者相信很多人不忘履行,
不然不會有那麼多球員兼裁判每每決勝之際就靠犯規取勝,你碰到他指甲也喊,
自己跑來貼著你也喊,把球賽搞得又臭又沒樂趣
不小心就對娘兒們抱怨起來,來講講比賽態度好了,基本上一踏入球場就該有份認知,
『 適者生存 』弱肉強食的環境本是互相競爭,碰上強憾對手,若你不要退卻還反撲,
還會落得下風嗎?還會受欺壓嗎?
事在人為,比賽精神正是如此
回頭講垃圾話,這跟球季一樣,每人詮釋不同,有時我會對上來鬥牛的好友說:
『 你們是要上來贏還是上來輸的? 』,或隨口說說『 你的隊友好像很沒安全感唷 』
朋友也會說些耳語:『 跟不上我的速度很正常,別灰心 』
大哥SOJAR以前最常講的就那句:『 LEVEL差太多 』
家族裡我還說過什麼『 切入時後腳根竟然冒出火花 』的笑話,
就有人回說他會罰球線起跳360度旋轉扣籃,扣完籃網都燒焦了˙˙˙˙
總之端看個人怎麼看待垃圾話,也能激起不服輸的心理不是嗎?
夠專心的話,耳邊的垃圾話就和場外干擾聲一樣聽而不見呀
但垃圾話總是令人著迷,哪天你進了球,也可學JORDAN最常掛在嘴上的:
『 你差一點就守住我了 』
換個角度想,像JORDAN他們嘴理不斷吐出垃圾話,目的在於試圖把對手巨大化,
就像提醒自己,將對手幻想成更有難度,這樣一方面能使自己進入狀況,
一方面則是激發內在潛能
如果你還是不擅長垃圾話,那就把最常被引用的:
『 不是我太強,而是對手太弱 』掛在嘴上吧

反觀球場受傷經驗我就不多,大概是懂得堤防吧,雖然經常上了場求勝若渴,
拖著感冒身軀打到快昏倒,或是不知吃了拐子,晚飯時差點吐在飯桌,
總之每當求勝時,對自己的漠不關心,就像醫師診斷過我脊椎嚴重側彎,
之後卻再也沒回診過一樣
這其實是種態度,狀況越糟,越要咬緊牙關,不能顯現疲態或痛楚讓對手知道有機可趁,
更不能影響隊友士氣,讓他們費神為你擔心,這時自我暗示很管用,
比如IVERSON的名言:『 把每一場比賽都當成最後一場來打 』
比較深刻的收傷經驗,就是從籃框摔下,有次別人問說我可不可以扣籃,
明知不行,但當天狀況良好,一時興起嘗試,當飛身至籃框邊緣,正要狠狠把球扣進,
一嚐未曾有過的快感時,球竟從手掌滑出,也不知是腦裡早已下了指令還是怎樣,
右手緊緊抓住籃框,把身體像鞦韆蕩成與籃框平行,最後不知是哪根筋不對,
就如自由落體垂直落下,著地時難受到不能呼吸,到了隔天,背上貼了塊藥膏照舊打球

除了那次經驗深刻,練球練到哭也記憶猶新,始作傭者正是大哥SOJAR,
每次我們互相攻防,所信奉的規則只有『 NO BLOOD,NO FOUL 』
只要能阻擋對手過人,或推或擠無所不用其極,旁人眼裡就像再打架一樣
那天差不多是距今三年前的春節過年,我穿著低腰牛仔褲,高領緊身衣,
尺寸不合的帆布鞋一起到老爸所在的工廠等吃中餐,約十點多,
正想著要怎麼打發時間時,大哥SOJAR拿球到我面前說來練練,
就因為不想被以為沒膽接受挑戰的我,就穿著那身不適打球的裝扮上陣,
也難怪會記得難麼清楚
我們在工廠前面那條不小的柏油路比較過人技術,和平常同樣暴力,
只是大哥SJOAR滿嘴毫無分寸的人身攻擊激怒了我,卻又拿不到他手上的球,
不知是氣憤過頭,眼淚竟像受委屈般緩緩落下,現在想來真是好笑,
後來大哥SOJAR就收起球講著篇篇人生大道理,或許是那時正在儀隊當兵,
企圖讓我感染那氣氛才出手這麼重,不過他跟別人打球也像是在幹架,
分不清他的動機了,可以確認的,是經由這此事件,是之後面對各種狀況也不會手軟,
可能磨練常是補強心理的後盾吧

熱愛打球卻沒參加校隊的主因是我上了高職才開始打球,無緣進入籃球名校,
對於球隊不屑也有關係,很多進了球隊就跩得二五八萬,
靠名氣吸引一堆女孩子自以為了不起,為了證明是為自己才打球,
跟他們不同的心理下,更不會想進入那個圈子,
不過事後回想,當初沒進球賽接受栽培也很可惜,只清楚記得從以前到現在,
打贏甚至痛宰比我們壯還有校隊選手是最爽的

打球的大體收穫,本文差不多做了詳細紀錄,雖然隨著閱讀嗜好與日俱增,
花在籃球上的心力與時間不比以往,跟籃球的關係卻永不斷絕,
籃球總是給予寧靜的場所,是不求回饋的導師,
也在文末給那些未減重而運動者一個觀念,
運動是種生活態度,若是受體重壓力而運動並不會讓自己從中有所體會,
外型的胖瘦實與體質有相當的關係,假若你已經保持運動卻仍無法改善體型,
起碼你的內心已經汗水淋漓,壓力也已揮發,
胖瘦僅是外界定製的標準,不見得能評斷實質的美醜

最後表達我個人的心聲:我與籃球的關係是永不斷絕的,
或許我不是下一個STREETBALLLEGEND,但一輩子都會是STREETBALLER


寫於2005.5.30至2005.10.20期間

台長: 野猴子
人氣(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