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8 15:06:18| 人氣7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陶瓷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瓷器~~~

日本瓷器 ..百度百科
日本瓷器的發展自應永年到昭和共經歷了500多年的歷史,燒瓷行業在不斷地發展,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有的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1 淵源

日本與中國沿海一衣帶水,自古以來交往頻繁。 早在戰國時期,日本列島上的倭人就已與位於今中國東北部、朝鮮北部的古燕國有往來.秦滅燕時,有一些漢人逃亡朝鮮,進一步去日本;隨後,日本與中國的交流更加密切。 中國的漢字、儒學,中國的書畫、佛教,中國的學制、典章制度等,都對日本產生了全面的影響。 中國的瓷器文化和工藝也同樣深刻的影響著日本的生活和發展。 越窯瓷器原產地的浙江與日本的關係也很密切,史實證明中國與日本的海上通道公元前2世紀就已開通。 越窯青瓷輸往日本,是在唐代中後期,這時輸入日本的瓷器品種很多,有唐三彩 、 青瓷 、 白瓷和釉下彩瓷等。
七世紀末,唐三彩開始傳到日本,是由當時的遣唐使船隻帶去的。 現在日本已有十個地方發現了這些出土品,特別是在奈良的大安寺 ,一下子出土了三十幾件唐三彩。 唐三彩的傳入,對日本的製陶工藝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促進。 在三彩的技術體系之下日本在燒製時帶有與漢族不同的特色。 在形態上,它基本上沒有神像人俑或馬和駱駝等的造型,而是多為日常的容器,或是摹仿銅合金佛用器具燒製成的壺、瓶、缽、盤、碗等。 在釉色上,它也不像唐三彩那樣顯得五彩斑斕、華麗多姿,而是更多地敷施了綠釉,整個陶器多以綠釉為基調,顯得比較素樸,甚至帶些稚氣,日本人一直對綠色情有獨鍾,這與日本民族愛好自然有關。 目前,三彩陶器藏品最豐富的是集中在奈良正倉院的57件作品,被稱之為正倉院三彩,又稱為奈良三彩。 三彩陶器的出土地,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寺院、宮殿、官衙等處的遺跡,近年來也逐漸有從村落的遺跡中出土的,但總體來說,三彩陶器主要是用於國家和貴族等舉行祭祀、佛教儀式的場合,壺等器具被用來盛放火葬後的遺骨,與一般民眾的生活還是有些距離。
九世紀進入平安時代後,又從當時的大唐傳來了白瓷和越州窯的青瓷,種類多為日常用的碗、盤等餐具。 自此,日本的陶製餐具從原先模擬金屬品的須惠器、三彩陶器,開始轉向模仿中國青瓷製的餐具樣式了。
但當時日本人無法燒製出與青瓷媲美的瓷器,他們只是在原來三彩技術的基礎上,又吸取中國的灰釉技法,燒製出了灰釉陶器。 這些灰釉陶器與越州青瓷相比,畢竟要顯得粗糲得多。 不過越州青瓷的傳入大大拓開了日本人陶器形態的種類。
真正燒製陶器是在鎌倉時代,瀨戶一個叫藤四郎景正的人從中國引入了技術,製造水壺、香爐、佛具等。 以後直到室町時代,除了瀨戶以外,信樂、常滑、丹波、備前、越前等地也能製造陶器了,被稱作日本的六大古窯。 再後來1616年,朝鮮的李參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燒製了瓷器,日本的陶瓷製作就此開始了。 接著有各種燒器產生,其中伊万裡瓷器在歐洲也享有盛譽。

2 釉色型製
日本瓷的釉色有青釉 、 白釉 、大紅釉、 藍釉 、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過程中比較純淨,釉面和胎體結合得比較緊密,施釉薄而均勻,有光亮感。 胎質堅硬細密。
在歷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製瓷業也不例外,有些造型與中國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明顯的日本民族風格。 日本的瓷瓶類主要包括米酒瓶、棱口獸耳瓶、梅瓶、燈籠瓶、花瓶、人物花瓶背壺式扁瓶、葫蘆瓶。 米酒瓶腹大、口小、頸短,瓶身畫有樹枝,枝上有兩把與草相似的線條下垂,這種瓶型和紋飾都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 棱口獸耳瓶的獸耳銜環是橢圓形的,而中國的獸耳銜環是圓形的。 日本的人物花瓶在中國稱魚簍尊或罐。 日本講究茶道 ,因此日本的茶壺自然有自己的特色,日本茶壺包括葡萄酒壺、京都茶壺、咖啡壺端把壺、桶子壺和提梁壺等造型。 日本罐的造型與中國罐區別不大,但畫法與中國不同,比較有特點的是日本罐兩側有系,大口圓蓋,施滿彩;日本水罐造型多為桶形;日本的茶葉罐有的罐體上心形開光,罐蓋頂部也有六角形開光圖案。 日本的大缸與中國有很多不同,日本缸的口部有平沿的、圓沿的,內壁往裡摳,呈逗號形,不僅用來當容器,還用來做取暖器。 日本的隔盒有圓形的、方形的,有三層的,也有多層的,在造型上與中國有所不同,中國的隔盒小,日本的隔盒大,在盒與盒的連接處,日本的隔盒是外口的,中國的隔盒是裡口的,兩者正好相反。
日本瓷器圖案和畫面顏色比較明快,多大紅大綠、黑白相間,同時日本的茶杯、酒杯、碗、碟子等食用器邊沿多有金色釉。

3 門類品種

有田燒
有田燒的歷史是從1616年,高麗陶工李參平發現泉山的陶石開始。 李參平是在1597年至1598年間的慶長之役中,被鍋島日軍從朝鮮帶回日本的陶工之一。
起先,他在多久安順的保護下,居住在現今多久地方進行陶器的製作。 後來他離開了多久,其目的是為了尋找生產優質瓷器原土的旅程。 他在1616年於有田的泉山發現了理想的陶石而定居並開始瓷器的製作。 而在有田地區,早在文祿之役(1592~1593) 時便已有許多從朝鮮被帶回的陶工在此製作陶器,而瓷器的製作,李參平是第一人。
自從泉山的瓷石礦被發現以來,有田的窯業可說在這之後的數十年間急速發展。 而因為這種迅速發展的盛況,造成因燃燒用的柴火不足而濫墾濫伐的現象,以致到了1637年,佐賀籓為了保護山林而裁掉了826名陶工。 在這事件之前陶器一直是大量生產,在這之後則由皿山代官所嚴格的管理有田的陶瓷器生產,因而確立了以瓷器為主的生產體制。
之後,1643年由酒井田喜三衛門(初代的柿右衛門)開始採用赤繪的手法(一說1646年)。 喜三衛門是從經常出入長崎的商人那邊得到了中國赤繪的調色法,以此為本反复嘗試多次失敗後終於創造出他理想中的紅色。 而赤繪技術也更加帶動了有田燒的發展。
從1650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外銷有田燒的製品到歐洲地區。 東印度公司原本是專門外銷中國景德鎮瓷器給歐洲,但因明末清初中國內部情勢混亂無法外銷瓷器,東印度公司因此將目標轉移到接近中國的日本的有田燒上,代替中國產的瓷器開始外銷。 而有田燒在歐洲各國受到相當的好評,光是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有田燒製品銷售至歐洲的數量就高達好幾百萬。 再加上此時柿右衛門樣式的確立完成,純白質地加上豪華的鑲金風格,更是受到歐洲王公貴族的熱烈喜愛。
而有田燒普遍內銷到日本國內各地也開始於十七世紀中,到了十八世紀內需數量則是大幅提高,除了一方面因歐洲本地也開始發展瓷器生產導致出口數量衰減之外,日本國內一般平民則開始廣泛使用有田燒的器具。 而因當時的有田燒多從伊万裡港出海然後運銷至日本各地,因此有了「伊万裡燒」的稱呼,今天的話則稱為「古伊万裡燒」。

伊万裡燒
伊万裡燒《瓷盤》
江戶時代從伊万裡港出口的有田燒被稱作伊万裡燒,但現在唯有生產於伊万里地方的瓷器才稱作伊万裡燒,而之前所述那種情況的瓷器則被稱為「古伊万裡燒」 。 但事實上,將伊万裡燒與有田燒區別成兩個種類而展售的情況並不多見,所以若是將伊万裡燒視作有田燒的一種其實也是可以的。 不過若真要從製品的情況來分別的話,有田燒中烹飪用途的器具數目較多, 而伊万裡則是一般的餐具較多。
江戶時代佐賀籓在伊万里大川內山這個地方開置了御用窯,專事生產高級品以獻給幕府。 而大川內山該地現在依然還有出產鍋島染、色鍋島及鍋島青瓷的瓷窯,該地街道也經過細心的整備,因此週末常有許多觀光客前往造訪。

九谷燒
最早的古九谷燒是受了九州有田燒的染繪影響,而與北方加賀地方的瓷器風格交互作用而產生的。 據說是加賀大聖寺的初代籓主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後藤才次郎,於明歷年間沿大聖寺川而上,於深山間的荒僻村莊九谷所開之窯,一直持續到元祿初年。 為了與幕末開始的「再興九谷」有所區別,一般習慣都稱作「古九谷燒」。
色彩是古九谷燒的最大特徵:釉色濃重鮮美而意境超群,強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濁而無光澤的質地形成完美的調和,展現日本彩繪瓷器的最高境界。 另有一種手法是將素瓷上塗滿青、 綠、紫、黃等色釉,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並有相當多意境高遠的佳作。
染繪的作品雖一般被稱作「藍九谷」,近年卻在有田地方的稗古場等地發現大量相同手法的作品,因此藍九谷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視作初期的伊万裡作品。 而同樣的彩繪古九谷中也有一部份被認為是受了伊万裡燒的影響而產生。 古九谷燒在元祿之後雖一時中斷,到了文政七年由大聖寺的富商吉田屋(豐田傳右衛門) 策劃再興,而在九谷建窯。 因為生產古九谷的「青手」作品,因此青九谷亦被有了「吉田屋」 這樣的名稱。 文政八年窯移至交通方便的山代溫泉的越中谷,到了天保年間又因經營者換手而變為宮本屋窯。 而山代窯到了慶應二年(1866年)受到來自京都的永樂和全的指導,因此這個時期的產品又稱作九谷永樂,和全雖在山代只停留了五年,卻使九谷燒有了技法上極大的進步。

瀨戶燒
瀨戶燒與備前、信樂、常滑等並存,為日本現存最古陶窯之一。 但跟大多燒製農民使用的甕、壺一類雜物的備前等地比起來,瀨戶則是仿效中國的青瓷及天目燒而生產使用灰釉(黃瀨戶釉)及黑飴釉(天目釉)的貴重工藝品,自鎌倉時代起就開始製作。
而瀨戶窯之所以擁有這樣先進的技術,多是因為自室町時代中期以來,茶的大量普及而使得中國的本土產物供不應求,而瀨戶則因此開始燒製茶罐等物品的緣故。 瀨戶的先進技術也帶給其它地區燒窯相當的影響,而這樣的瀨戶,自然與日本古代傳承下來專屬日本風格的燒窯有極大的不同,這或許與瀨戶自古就與中央貴族有著相當程度的關聯有關。

備前燒
備前燒是自鎌倉時代起,生產於岡山縣和氣郡伊部這個地方的陶器,與瀨戶燒及信樂燒並列日本現存最古燒窯之一。 與信樂燒一樣,不上釉的素燒為其最大特色,略帶赤褐色的素面質地,是備前燒自古以來的一大特徵。
而備前燒和信樂燒及南蠻燒一樣,在茶會使用前先預先過水,就能展現它原本的清亮美好,而備前燒這種過水即美的特色,實在是不可多得。 而復興古備前燒的魅力的最大功臣,是已故且有「人間國寶」稱號的金重陶陽及藤原啟, 而繼承了這些人的意念的山本陶秀等優秀製作者,今天仍在伊部不停地持續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美濃燒
進入江戶時代,美濃燒作為平民的日常餐具廣為需要,成為國內有數的陶瓷器生產地至今。 日本歧阜縣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美濃燒陶瓷製作歷史。 瑞浪市的陶瓷製作藝人們採用多種工藝和精細無機無毒釉彩,燒製窯溫達到了1240-1260?C,而非通常的700-800?C,坯體所含金屬經充分氧化,其中的金屬含量遠低於日本國家標準(鉛2.5mg/L,鎘0.25mg/L)和中國國家標準GB 13121-91(鉛7mg/L,鎘0.5mg/L),生產出的陶瓷製品符合人們對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在日本和歐美市場倍受青睞。 我們平時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的大約50%以上實際上是美濃燒。 日本著名瓷器美濃燒,各色圖按搭配,並配有精緻木盒,不僅做為餐具十分實用,還具有收藏價值。



4 瓷器名家

板谷波山 (1872~1963)
原名板谷嘉七。 明治五年生於下館町(今天的下館市)。 明治22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雕刻科就讀,受教於岡倉天心、高村光雲??等人,明治27年畢業。 29年赴石川縣工業學校(今天的石川縣立工業高等學校)雕刻科任教, 但明治31年雕刻科被廢止,開始擔任陶瓷科教學的波山,對陶藝可說是一竅不通,於是開始致力於燒製品的研究,從門外漢成為製陶的行家。 明治36年波山辭職,於東京的田端定居並建立工作室。 因為從這裡可以遠眺筑波山,波山為了自勉而取號「波山」。 38年在經濟極度拮据中建成了窯,並於39年成功完成第一次的燒窯。
明治40年於東京勸業博覽會場上展出一隻「瓷製??金紫文結晶釉花瓶」而受頒三等獎,從此打開陶藝家之途。 之後波山又在大正4年時研發完成他最獨特的地毯釉及葆光釉,然後於昭和2年實現其參加帝展的夢想,身為陶藝家及藝術者的實力受到大眾肯定。 波山在昭和8年至昭和26年間,持續地致贈他所製作的鳩杖給村里間的高齡者,並且於昭和13年到31年之間,不停製作香爐及觀音像贈慰在戰爭中戰死的戰士遺族,並且對文化財的保護及下館地區鄉土史的編纂不遺餘力。
昭和20年,波山的住所及工作室因為空襲而燒毀,因此離開了下館町,而在25年,於田端再建其工作室。 26年被推選為下館的榮譽市民,並於28年以身為陶藝界先驅、回饋社會有功而獲頒文化勳章,而後又在29年與橫山大觀一同被推舉為次城縣榮譽縣民。 昭和38年,波山懷抱著對陶藝的一本初衷的熱情結束了91歲的人生。

田村耕一(1918~1987)
出生於現在的梔木縣佐野市富岡町,父親田村林次是專營女兒節人偶製作販賣的業者。 自縣立佐野中學(現佐野高中)畢業後,耕一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的工藝科圖案部就讀,畢業後至大阪私立南海商業學校教學,並於此時開始對陶藝產生興趣。 因戰爭受到徵召而辭去教師職務,等到戰爭結束後回到佐野,並遇到東京美術學校的學長富本謙吉,在他的勸說下耕一進入由京都的松風榮一主持的出口陶瓷器設計研究所就職,在此時期他的風格受到了富本相當的影響。
之後,昭和23年耕一回到佐野市,參與籌畫於赤見町開設赤見窯的計劃,並於第二屆梔木縣藝術祭展出作品得到審查員濱田莊司的認同。 因此,在昭和25年時,耕一成為梔木縣益子町的「梔木縣窯業指導所」的技官,使他得以專念於陶藝技法的研究上。
至昭和28年耕一辭去了指導所的工作,加入了佐野市久保町建窯的活動。 昭和31年他則在朝日新聞主辦的第五回現代日本陶藝展中,展出他未曾展出的新作「芒圖橢圓大皿」因而得獎,奠定他知名陶藝家的地位。 這之後又不停地得到許多日本國內的大獎,而在昭和42年時在伊斯坦堡國際陶藝展中榮獲金牌獎。 昭和51年成為東京藝術大學教授,55年就任日本工藝會副理事長,之後終於在昭和61年因身為陶藝家的諸多功績獲頒日本最高榮譽─「重要無形文化財」 (即「人間國寶」,國寶級人類)。 次年1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68歲

德田八十吉(1933~ )
屬於三代九谷燒陶瓷藝術家世家。 他深有感觸地說;“我不是生活在具體的瓷器器皿與瓷器表像中,而只有通過作品才感覺到自身的存在。我將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年輪,部分或多或少地融入進作品中。”他1933年出生於石川縣,從金澤工藝大學學習後,師從祖父一代、父親二代,畢生致力於陶瓷製作與創作事業。 曾獲得日本NHK會員優秀獎;日本工藝會總裁獎最高獎;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紫綬褒章。 作品被收藏於日本文化廳、日本國立博物館、日本國立近代美術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等,他還多次到歐、美、埃及及中國進行作品展覽。 1997年他被認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彩釉瓷器保持者(即人間國寶)的最高稱號。



5 藝術特色

歷史沿革
日本是一個由群島組成的島國,瓷土資源匱乏,因此,陶瓷品種主要為陶質材料製作的陶器。 目前日本傳統瓷器生產有有田及九谷兩處。 九谷燒瓷器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655年。 日本江戶時代。 加賀之藩大聖寺藩的第一代藩主前田利志,以從其藩屬內九谷村金山發現了磁土礦為契機。 派遣其原在金山煉金的後藤才次郎前往肥前有田學習製瓷技術。 後來引進技術開始在九谷建窯,生產瓷器。 從此,九谷窯誕生。
到1730年,不知何因九谷窯曾經一度停燒,原因迄今不明。 後來將這一時期生產的瓷器稱之為“古九谷瓷”。 古九谷瓷器由於造型氣勢恢弘,彩繪紋樣富麗等特色,被譽為日本彩繪瓷器的代表。 古九谷瓷廢窯之後80年,春日山窯在金澤誕生。 這樣進入了一個九谷瓷器再次復興的時代。 形成了春日山窯流行不木風;吉田屋窯倡導恢復古九谷瓷風格;官本窯則以紅彩精細描畫見長;永樂窯則草創出金斕手手瓷器等流派。
進入明治時代之後,陶藝家九谷莊三的彩色金瀾手瓷器名氣日盛。 同時,大量的日本九谷瓷器開始出口到歐洲各國。 今天的九谷瓷秉承各個時代的彩繪傳統技藝,精益求精,進入一個新的輝煌時期。
九谷燒瓷器藝術風格高雅、技藝獨特,它非常善於採用金、銀等華貴的裝飾材料進行裝飾或繪畫。 裝飾技法有紅彩、金彩、綠彩、銀彩等種類。 現代九谷瓷器,在色彩種類方面更加用色大膽,色彩擴展到紅、黃、綠、褐、紫、金、銀等色。
紅彩彩繪。 多在瓷胎上塗紅色,然後描繪人物紋樣。 有時與青花彩繪結合一起。 金彩。 在金色上塗紅抹綠,然後彩繪紋樣。 表現出昂貴、絢爛的氣氛。
九谷燒銀彩作品。 釉面下發出閃閃的銀箔光彩,是九谷燒銀彩技法的精髓。 在整件上將作品先塗抹一層黑色墨底,然後彩繪以淡青、淡櫻等紋樣。 在幾何形圖案上柔和的銀彩中顯露出作品的品格與個性,可以體現出一種寂靜感,具有一種深厚的情趣。
九谷燒彩瓷藝術,善於從古代文化藝術精髓中汲取營養。 繪畫作品內容豐富。 有花鳥、山水、風景等內容;有魚紋、鶴、神靈等寓意吉祥的題材;也有人物、兒童;還有鬆、竹、梅、菊等紋樣。 也有的陶藝家深受中國古代竹林七賢等中國文化影響,描繪中國風格的圖案。 許多繪畫藝人,繪畫技法嫻熟、老道。 繪畫作品一絲不苟、精工細描。 他們將對生活的美好追求與祝愿,完美地註入進瓷器繪畫作品中。

九谷瓷器彩繪特色
九谷彩繪瓷器首先由彩繪師在瓷器胎上以筆勾畫出紋樣輪廓,如同古代的水墨畫一樣,色彩要求有濃淡、陰陽區別。 圖案使用藍、紅、紫色。 顏料的調配與調製非常重要,在彩繪之前必須將各種色料進行研磨、調製、調配好。 未了燒製出好的色彩,陶藝師需要花費好長時間,對色料做試燒。 因此而保證了九谷瓷器藝術作品具有色彩艷麗、豐富與悅目等特色。
在調色完成後,再進行添色。 在彩繪之後,讓其充分乾燥,然後入窯在800-1000℃內的窯爐中進行彩燒。 圖案上的色料隨著溫度升高逐漸熔入釉上。 形成玻璃釉面上的透明膜。 同時呈現出嚴厲的色澤。 形成九谷燒厚重、豐富、艷麗等獨特的彩瓷風格。 目前已經形成了古九谷風、飯田屋風、永樂風、莊三風、吉田屋風、釉里金彩、 釉彩 、銀彩、 金彩 、 深綠等藝術裝飾品種。
古九谷瓷器的裝飾風格為:一般圖案使用藍、黃、紫色,以花草山水為主。 歷史上有木米、仁清、 乾山等三位名家,對九谷瓷器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飯田屋藝術流派:
深受古代竹林七賢等中國文化影響,生動地描繪中國風俗圖案。 在以紅色細線描繪出的畫面上再隨處作金彩彩繪。

永樂流派:
在金色上以紅塗滿整個器皿,然後以金色描繪圖案表現豪華的風格花、鳥、魚、蟲紋樣均一筆構成。

莊三風流派:
出現於明治時期。 吸收了從古九谷到復興時期的所有技法,人物山水畫表現了??彩色金鑭中的細緻、絢爛等氣氛。

吉田屋流派:
在繼承古九谷基礎上,不使用紅色。 但多使用黃、綠、紫、深藍等色,因此作品風格異常凝重。

釉里金彩:
首先在瓷器上貼金或塗以金粉,然後施透明釉,經過燒製即可。 釉里金彩通過透明釉面,好像金色在泛起,形成一種深厚的色澤。

釉彩裝飾:

為九谷燒傳統技法。 顏色主要使用綠、黃、紅、紫、深藍色等進行彩繪。 有時通過兩種以上的色彩繪畫。 在彩繪方面表現出微妙變化。

銀彩裝飾:
在銀箔上塗上透明釉色,或是顏色釉。 銀彩堅牢,不會掉落與生鏽。 釉子使銀彩浮起,使畫面格調顯得富麗、華貴、柔和。

深綠彩裝飾:
是九谷燒一大特徵。 在具有透明感的深藍色、綠色、黃色的下面繪出紋樣。 如描繪通過樹縫灑落下的陽光及閃爍著燦爛光芒的太陽,均以金色表現出來。
總之,日本九谷瓷器藝術是世界名瓷的一大品種,風格獨特、華貴富麗,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我們應該重視對其了解、研究和借鑒。 其中一些裝飾技法以及藝術特色可供我們開發新產品時作參考。


6 設計特色 編
日本是一個以生產陶器為主打產品的國度,其生產瓷器的歷史僅僅有400多年的時間,大大晚於世界上瓷器的母國—中國。 但是,日本陶瓷行業日用細瓷的產品設計與技術工藝卻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目前,日本的日用細瓷產品仍佔據了美國近一半的高檔瓷器市場,令人刮目相看。 日本日用細瓷的生產技術水平很高,包括瓷器的實物質量(包括使用強度、耐劃傷性、熱穩定性等)、白度、產品規整度,以及在控製釉面鉛、鎘溶出率方面,各項技術指標均領先於國際水平。 尤其在日用瓷器產品的器型、畫面設計,釉色裝飾以及產品配套和包裝裝潢方面,儼然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風格與特色。 日本的名牌公司曾經為英國的王室設計生產出專供皇家使用的超大配套的飲食餐茶具產品。
日本人不僅十分喜歡瓷器藝術,也非常講究日用瓷器的實際使用場合與欣賞方法。 因此,在一般的日本人家庭中,通常都要有四、五套以上的成套日用瓷器餐具。 他們往往根據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使用不同風格的瓷器製品,盛放適應不同季節的食物飯菜。 日本消費者在選購瓷器產品時,比較注重有紀念意義與有特色的產品,如注重名牌與名人的作品。 在產品的造型方面喜歡追求新穎與變化;在裝飾圖案方面則喜歡山水、花卉、花鳥等紋樣;在產品的色彩上則多喜歡選擇紅、藍、綠等色調,以及金、銀彩裝飾。 近年來,日本年輕人顯示出追求消費質量的趨向,比如,年輕人在朋友結婚時,通常選購一些製作精美,器形、紋樣、裝潢美觀的高檔日用瓷器,作為貴重禮品饋贈摯友。 作為東道主也會選擇價值在其一半的瓷器,用做返還回贈。 因此,對高檔瓷器的需求不斷高漲。 為滿足市場的需求,日本的瓷器生產廠商每年都要推出一系列的新產品,不斷追求日用瓷器藝術化,因此產品式樣新、品種多、裝飾美、小配套以及注重在包裝裝潢上下工夫,成為日本瓷器廠商遵循的經營方針。


7 器型特點 編輯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日本人認為:美食健壯人的體魄;美器則健全人的心靈。 日本日用瓷器器型種類非常繁多,在保證產品的使用功能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欣賞功能。 如在碗類產品的造型設計上,除考慮到器物容量之外,僅器物的口部形狀就有很多變化。 如碗的造型通常設計成為直口、侈口、斂口、菊花口、菱花口、壓邊紋口、台形口以及六邊形、八邊形口等,突出了觀賞性。 盤類產品則因實際使用要求,有深有淺,有折沿,有平沿,還有花形口沿,以滿足不同場合的飲食或飲茶配套需要。 日本人有在就餐時邊食用、邊飲茶的習俗,茶壺成為一刻不須離臾的製品,因此對茶壺的造型設計頗為講究。 茶壺以扁圓形為多,再配裝以竹藤、或銅絲提梁,以增加古拙、敦厚的氣氛。 壺的形制則有瓶形、直筒形、方形、橢圓形、扁方形、瓜棱形等。 有的壺體上還帶有凹凸旋紋。 壺的嘴、把、口、蓋搭配協調、勻稱,比例適中。 壺嘴一般朝下流水,壺把持握舒適,倒水時壺蓋扣合嚴緊,不會掉落。 茶杯與茶碗器形和主體壺的造型紋樣配合協調一致,賦予了變換與統一的特點。 總之,日本日用瓷器造型設計的特色是求新、求變、求精、求美。 由於新產品的造型設計受到高度重視,因此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保持長期暢銷不衰。 並且創出了諾里梯克、鳴海等公司的品牌與產品名牌。



8 紋樣特色
目前,日本流行的日用瓷器產品,色調通常有濃調裝飾與淡調裝飾兩種裝飾流派。 濃調裝飾的特點是常常將製品通體施一層藍、綠、黃等色釉,然後再以金、銀或其它色彩的繪料進行彩繪,且彩繪的手工味很濃重。 裝飾圖案多為松樹、仙鶴、野草、花卉、禽鳥、蝴蝶、蜻蜓之類的紋樣。 淡調裝飾則在素白瓷器上繪畫或貼上花紙,或轉移印花。 裝飾圖案有團花樣式、也有滿花裝飾樣式。 裝飾紋樣、菊花、梅花、吉祥如意紋、水波紋、以及各類魚紋圖案。 尤其是日本的國花—櫻花,常常成為非常流行的瓷器裝飾畫面。 另外,現代風格的紋樣裝飾通常與器物的底色形成和諧與對比,其反襯與烘託的效果十分明顯。 如綠地白花碟、紅綠彩菜盒、青花豆彩盤、黑釉鐵彩碗、藍釉金彩茶壺、茶杯等等,裝飾風格既有現代風格也有傳統流派,往往集細膩與粗獷寫意於一器皿之內,令消費者在飲食或飲茶使用時,能夠賞心悅目加以欣賞,使心情得以輕鬆愉快。

9 產品配套
日本日用瓷器非常注意產品的配套。 因為只有合適的配套才能方便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 日本日用瓷器的配套十分講究,有單客用,有雙客用(供夫妻或情人使用的場合),多者有五客以上乃至數十客使用的配套。 但是,在器物配套方面,日本人非常忌諱四客配套(因為在日語發音中,四與死發音相同)。 此外,在器物的畫面裝飾上,避免使用蓮花圖案(因為蓮花一般用於日本盛行的佛教葬式)。 日用西餐瓷器的配套還多與金屬刀叉(不銹鋼或銀製)、漆器、竹編制品等相搭配。 餐具配套規格式樣很多,一般有碗、盤、碟、湯鍋、墊托、茶壺、茶杯、叉勺、筷子架等。 除了注意數量、品種搭配之外,也注意色彩與造型特色的配合,當然,消費者在選購時也會注意到瓷器造型、色彩和使用空間(餐廳、茶室或飯廳等)色調的協調。

10 包裝裝潢
日用瓷器的包裝與裝潢非常重要,它們能夠以鮮明的款式及色彩,吸引住消費者的眼球,滿足他們購物時的愉悅心理。 日本日用瓷器的包裝與裝潢十分精美。 大多采用了單件紙盒包裝,包裝裝潢上有產品名稱、生產廠家、材質、環保標識、使用注意事項、放置注意標誌等。 包裝盒的設計、印製精巧,具有很好的宣傳、導購作用。 包裝盒內有襯布或瓦楞紙板分割,產品說明書及公司介紹等內容。 便於攜帶與運輸,也方便於消費者的選購。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2171306.htm&prev=/search%3Fq%3D%25E6%2597%25A5%25E6%259C%25AC%2B%25E7%2593%25B7%25E5%2599%25A8%26biw%3D1366%26bih%3D597



日本陶瓷器| 日本六大古窯、瀨戶燒、大谷燒、有田燒、九谷燒、清水燒…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cn.explore.ne.jp/culture/art/taoci.php&prev=/search%3Fq%3D%25E7%2580%25A8%25E6%2588%25B6%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日本 瓷器」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97%A5%E6%9C%AC+%E7%93%B7%E5%99%A8&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ThHVU4WXMoXo8AWz_4CYAg&ved=0CBoQsAQ&biw=1366&bih=597


日本最早燒製瓷器——有田燒(1) @ 積木文化‧堆砌你我美好 ...
http://cubepress.pixnet.net/blog/post/25212772-%E2%96%A0-%E6%97%A5%E6%9C%AC%E6%9C%80%E6%97%A9%E7%87%92%E8%A3%BD%E7%93%B7%E5%99%A8%E2%80%94%E2%80%94%E6%9C%89%E7%94%B0%E7%87%92(1)


「有田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9C%89%E7%94%B0%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ErfVU4vuCZTm8AXc84DgBg&ved=0CCQQsAQ&biw=1366&bih=597


京燒
http://www.epochtimes.com/b5/7/8/1/n1788886.htm

仁清創制京燒先於中國 四耳茶壺列為日本文化財產
華夏經緯網 2013-06-09 10:09:29
http://hk.huaxia.com/zhwh/wszs/2013/06/3374807.html


「京燒 瓷」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4%BA%AC%E7%87%92+%E7%93%B7&sa=N&tbm=isch&tbo=u&source=univ&ei=N7nVU6mbBMf78QWZi4C4Dw&ved=0CDkQsAQ4Cg&biw=1366&bih=597




遵循古法打造 岐阜縣手作美濃燒
http://news.tvbs.com.tw/entry/13909



「日本美濃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97%A5%E6%9C%AC%E7%BE%8E%E6%BF%83%E7%87%92&sa=X&tbm=isch&tbo=u&source=univ&ei=3rnVU4nQJc7l8AX1m4DQCw&ved=0CFoQsAQ&biw=1366&bih=597



瀨戶燒..百度百科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1859421.htm&prev=/search%3Fq%3D%25E7%2580%25A8%25E6%2588%25B6%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瀨戶
http://theatre.tnua.edu.tw/~fychen/sight50.htm



「瀨戶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7%80%A8%E6%88%B6%E7%87%92&sa=N&tbm=isch&tbo=u&source=univ&ei=6rrVU_7cHYP28QWItYDABw&ved=0CCMQsAQ4Cg&biw=1366&bih=597


益子燒(陶瓷)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shopping/crafts/mashiko.html


日式器皿與審美?益子燒- 朝日新聞中文網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cool_japan/AJ201304200001&prev=/search%3Fq%3D%25E7%259B%258A%25E5%25AD%2590%25E7%2587%2592%26start%3D20%26sa%3DN%26biw%3D1366%26bih%3D597



「益子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biw=1366&bih=597&tbm=isch&sa=1&q=%E7%9B%8A%E5%AD%90%E7%87%92&oq=%E7%9B%8A%E5%AD%90%E7%87%92&gs_l=img.12..0.32519.34627.0.35614.3.3.0.0.0.0.108.213.2j1.3.0....0...1c.1.49.img..0.3.211.nhj5KLtjNy0




王朝網路 >> 百科 >> 笠間燒
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571041.html

笠間燒 - 日本政府觀光局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facilities/spots/traditional_handicrafts/9093.html

笠間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7%AC%A0%E9%96%93%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t7zVU_oriO3wBY2rgIAP&ved=0CAgQ_AUoAzge&biw=1366&bih=597


薩摩燒..維基百科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zh.wikipedia.org/zh-tw/%25E8%2590%25A8%25E6%2591%25A9%25E7%2583%25A7&prev=/search%3Fq%3D%25E8%2596%25A9%25E6%2591%25A9%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薩摩燒..互動百科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baike.com/wiki/%25E8%2590%25A8%25E6%2591%25A9%25E7%2583%25A7&prev=/search%3Fq%3D%25E8%2596%25A9%25E6%2591%25A9%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日本精美的薩摩燒瓷器鑑賞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jx.sina.com.cn/ceramics/zpjs/2014-03-27/104570316.html&prev=/search%3Fq%3D%25E8%2596%25A9%25E6%2591%25A9%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薩摩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8%96%A9%E6%91%A9%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JL3VU7uOFYTc8AWMzIGIBA&ved=0CCkQsAQ&biw=1366&bih=597

會津“本鄉燒” - 日本政府觀光局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facilities/spots/traditional_handicrafts/9020.html

本鄉燒
http://ydshen.pixnet.net/blog/post/5393480-%E6%9C%83%E6%B4%A5%E6%9C%AC%E9%84%89%E7%87%92



「本鄉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9C%83%E6%B4%A5%E6%9C%AC%E9%84%89%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Kb7VU_2KLszz8QWRnoDwAw&ved=0CAcQ_AUoAg&biw=1366&bih=597





常滑燒- 台灣Wiki
http://www.twwiki.com/wiki/%E5%B8%B8%E6%BB%91%E7%87%92

常滑燒 - 日本政府觀光局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facilities/spots/traditional_handicrafts/9058.html


「常滑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B8%B8%E6%BB%91%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w77VU-GLBIGm8AX64YHwAg&ved=0CDQQsAQ&biw=1366&bih=597


九谷燒 ..百度百科
“九谷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中葉,相傳是遵照本地統治者前田利治的命令開始製造的。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1833863.htm&prev=/search%3Fq%3D%25E4%25B9%259D%25E8%25B0%25B7%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九谷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4%B9%9D%E8%B0%B7%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Pb_VU-mgA8Gm8AWdyIHYDw&ved=0CBoQsAQ&biw=1366&bih=597


唐津燒 - 日本政府觀光局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facilities/spots/traditional_handicrafts/9038.html

唐津燒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city.karatsu.lg.jp/foreign/chinese/sightseeing4.html&prev=/search%3Fq%3D%25E5%2594%2590%25E6%25B4%25A5%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唐津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94%90%E6%B4%A5%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0L_VU_P9Jczz8QWRnoDwAw&ved=0CAgQ_AUoAw&biw=1366&bih=597


小鹿田燒百變刻紋|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40530/35859898/

美食小鹿田燒百變刻紋@ 美食遊台灣:: 痞客邦PIXNET ::
http://ken59669699.pixnet.net/blog/post/369588266-%E7%BE%8E%E9%A3%9F--%E5%B0%8F%E9%B9%BF%E7%94%B0%E7%87%92-%E7%99%BE%E8%AE%8A%E5%88%BB%E7%B4%8B


「小鹿田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B0%8F%E9%B9%BF%E7%94%B0%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58DVU7zkKtOk8AXw6oLoAQ&ved=0CDMQsAQ&biw=1366&bih=597


越前燒.百度百科~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1859121.htm&prev=/search%3Fq%3D%25E8%25B6%258A%25E5%2589%258D%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


越前燒 - 日本政府觀光局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facilities/spots/traditional_handicrafts/9106.html


越前燒- 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303811.html


「越前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8%B6%8A%E5%89%8D%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dcLVU8981d7wBfW7gYAL&ved=0CAcQ_AUoAg&biw=1366&bih=597


信樂燒- 台灣Wiki
http://www.twwiki.com/wiki/%E4%BF%A1%E6%A8%82%E7%87%92



「信樂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4%BF%A1%E6%A8%82%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tMLVU_zfMMj58QXyj4HQDg&ved=0CCAQsAQ&biw=1366&bih=597


備前燒| (日本) DISCOVER OKAYAMA OF JAPAN 岡山
http://okayama-japan.jp/tw/skillfull/okayama-kougei/233.html

「備前燒」——「人間國寶」伊勢崎淳的世界
http://www.nippon.com/hk/images/i00018/

「備前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82%99%E5%89%8D%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LcPVU7WAO5G68gXy-oLgDg&ved=0CCQQsAQ&biw=1366&bih=597


砥部燒 - 日本政府觀光局
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facilities/spots/traditional_handicrafts/9089.html

砥部燒
http://blog.yam.com/mymilly/article/72403224

砥部燒白底青花|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40530/35859913/

「砥部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7%A0%A5%E9%83%A8%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wsPVU8qbIYbm8AWI94GYCg&ved=0CAcQ_AUoAg&biw=1366&bih=597

fujidinos日本生活購物網>>品牌館-長谷園
http://www.fujidinos.com/Product1.aspx?Vdata=83D7976FB9D64730825580C68A7733ED

「伊賀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4%BC%8A%E8%B3%80%E7%87%92&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asTVU9nOCMnh8AXt6oHABA&ved=0CEEQsAQ&biw=1366&bih=597

丹波立杭燒.百度百科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prev=/search%3Fq%3D%25E4%25B8%25B9%25E6%25B3%25A2%25E7%2587%2592%26biw%3D1366%26bih%3D597&rurl=translate.google.com.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1860585.htm&usg=ALkJrhjnwpcSezNgW5NY9aYcgcbvlmn7WQ

「丹波立杭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4%B8%B9%E6%B3%A2%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8sTVU7b0Ocjr8AXsv4CoDA&ved=0CAgQ_AUoAw&biw=1366&bih=597

日本政府觀光局| 行程安排| 山口縣| 荻燒
http://www.welcome2japan.tw/location/regional/yamaguchi/hagi.html


「荻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8%8D%BB%E7%87%92&source=lnms&tbm=isch&sa=X&ei=PcbVU6aiEMm78gXUkYDADg&ved=0CAcQ_AUoAjgK&biw=1366&bih=597


清水燒KIYOMIZU | JCRAFTS(日本傳統工藝品)
http://www.jcrafts.com/ch/shop/special.asp?id=kiyomizuyaki

「清水燒」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biw=1366&bih=597&tbm=isch&sa=1&q=%E6%B8%85%E6%B0%B4%E7%87%92&oq=%E6%B8%85%E6%B0%B4%E7%87%92&gs_l=img.12..0j0i24l9.31390.33766.0.36441.2.2.0.0.0.0.73.120.2.2.0....0...1c.1.49.img..0.2.118.hl7jZ7ZugOM

台長: pin
人氣(7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