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的妊娠糖尿檢測我都沒有過之後,婦產科醫師轉介我去看新陳代謝科及營養師。
在蘇醫師的講解下,我開始了我的早餐飯前測血糖及三餐飯後測血糖的日子。
醫生說如果控制不佳,在這懷孕的過渡期裡不要排斥注射胰島素,等生完之後還有半年的追蹤期來確認我是否真的因此而得到糖尿病。
天阿!這真是晴天霹靂!!我想...如果一切都是因為懷孕引起的!我實在沒勇氣再生第2個了!
因為我的再次回診的日子要跟我產檢的日子搭配,為了讓數據多一點,我打算第一個禮拜每天測,如果控制的情況不錯的話,第二個禮拜在改隔天測,這樣約10多天的數據應該會讓醫生比較好判斷吧!
但,開始執行才3天,我就發現~事情似乎不是我想的這麼簡單啊!!
蘇醫師說因為我是孕婦,所以給我的血糖數值限制寬一點!飯前只要不超過100、飯後只要不超過150就可以了!
其實我從因為初期懷孕一直有出血狀態加上懷孕了嘛!總是會貪懶,所以就已經可以說是每天過著"只進不出"的近6個月的時間,又因為胃口不好,所以吃東西也挑,幾乎只吃我愛吃的...然後懷孕後原本在孕前不愛甜味的我,飲料沒有甜甜的我就不愛喝!
總之,我的身體在我不知覺中漸漸失衡了!兇手就是我自己!
測血糖的第一天開始,我每天早上5:30起床,然後出門走路1個小時,回程剛好可以順便買我跟老公的早餐。
回到家洗完一身黏膩之後就是先測血糖。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晚的代謝還沒有完全完成,我的早餐前血糖目前還沒低於100過...
早餐飯後2小時測,都在120幾...這是因為早上有去走路消耗...
午餐跟晚餐的飯後就更慘了!吃飽了就沒怎麼活動,都在140-158上下...
老公說:如果不是妳懷孕,以這個數值來說,妳早就是個糖尿病患者了!!正常人飯前數值應該在90左右,飯後應該在110-120左右。(老公在這方面已著絕佳的控制狂熱,他的體檢報告永遠都沒有超標這件事,如果有哪個數值稍微超過標準,他就會執行忌口)
這3天下來,總共扎了12針在我的右手指上、吃東西只能吃清淡一點的(這點我還沒完全控制好...)、每天早起去走路得忍受寶寶在肚子裡的重量以及壓迫帶來的尿意還有自己的體重造成腳部的壓力與疼痛感,雖然早晨的天氣真的非常涼爽...但,我已經覺得我快受不了了!
受不了的是每天扎針的壓力以及吃東西再也不能隨興卻還達不到基本效果的挫敗感、每天只能喝著我最不愛的白開水(就算是無糖綠茶也不能喝!因為弟媳跟我說是性質太冷了!我真的不想再幫自己增加一個病灶了)。
到外面去吃東西,明明看著周圍的人很多不論男女也是個個體型豐腴,卻每個都在大快朵頤...我卻得控制著少吃幾口、少喝幾口...(而且最氣的是回家測了血糖還成效不佳!!)
我的心裡都會狂喊:過來讓我扎一針啊!我就不相信你們的血糖都是正常的!!!!(我知道我瘋了!!)
今天在雅虎新聞上看到以下這則報導,恰巧發現是我的新陳代謝科醫師的採訪內容...
看了內容我嚇一大跳!因為最近每天晨起走路運動,回到家吃完早餐我都會有嚴重的疲累感,非得小睡1-2個小時不可!!沒想到竟然就好像符合了裡面腎臟病患者的初期症狀!!(加上媽媽跟我說~我跟以前相比來說是有輕微的一點水腫了!小腿肚看起來好像比較粗...但我想會不會其實是因為胖了?)
趕緊上廁所檢視了我的尿液,還好目前還沒有起泡跟異味!!
現在只能好好地督促自己絕對不可以怠惰了!雖然目前產檢時醫師說:小孩並沒有特別的大,仍在標準範圍內,但我現在已經7個多月了!正要邁向寶寶的快速成長期,搞不好一個不小心,我就會在後期破功,導致寶寶變成巨嬰(醫生說因妊娠糖尿而變大的寶寶只是外表大而已,實際的身體機能並沒有因此而更健全),那我就得剖腹產了!我不想!我不要啊!!!
泡泡尿的秘密!腎功能異常5徵兆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7月6日 上午10:02
「醫師,我在小便時,尿液中有泡泡,是不是腎臟有問題?」腎臟科門診中常見有患者因出現此症狀,而感到十分擔心,大多數的人都以為有蛋白尿,就表示罹患腎臟病了,這個觀念只能說對了一半。但是,腎臟病和蛋白尿的關係十分密切,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腎臟科醫師提醒,可從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5徵兆察覺是否腎功能異常。
蛋白尿可以是某些腎病早期的唯一表現,也可以是某些嚴重的全身性疾病侵犯腎臟的證據;但是暫時性的蛋白尿,也可能只是一種短暫的生理現象,並不需太過擔心,只要再複檢幾次尿液即可。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腎臟內科蘇碩凱醫師表示,腎臟病的成因之一與國人愛服成藥及吃止痛藥的習慣有關,但因腎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若有泡泡尿或水腫,即是一種警訊,建議儘早就醫,才是保健之道。
檢視腎功能異常: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5徵兆
到底該如何分辨腎功能出現問題了?蘇碩凱醫師指出,腎臟的主要功能在於排洩體內廢物(經腎臟過濾由尿液排出)、調解水分、酸鹼度(維持體液電解質正常及酸鹼平衡),以及分泌荷爾蒙,因腎功能出現問題,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不易發現,但可從小細節「泡(蛋白尿,尿液常會起泡沫,10分鐘尚未散去、混濁且有異味)、水(水腫,眼皮浮腫、下肢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食慾不振、疲倦)」等5徵兆察覺。
正確診斷出腎臟病,其實可透過驗尿、抽血、腎臟超音波、腎臟組織病理檢查及靜脈注射腎盂X光攝影或電腦斷層等檢查來確診。
慢性腎臟病病程進展:共分成5期,需注意飲食居家照護
腎臟組織長期受損壞達數月或數年,且無法恢復原有功能的階段稱為慢性腎臟病,病程進展分5期,初期個案指第1、2及第3期前期的病人,因健檢或篩檢出潛在疾病群可即早介入照護與保健,此時需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第3、4期則限制高磷食物,避免喝過多湯汁及鹽分,需低蛋白飲食控制,第1至4期重點在於延緩腎功能惡化,但第5期則為末期腎臟病,需使用藥物改善食慾不振及噁心,宜與醫師討論透析相關事宜。
腎臟病患平時該注意什麼?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個案管理師呂玉華表示,患有慢性腎臟病的病人,需注重以下檢查項目的指數:
【罹患慢性腎臟病 注意事項】
1.三高的控制: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理想範圍,血糖過高則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血流量造成腎功能下降,應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飯前血糖低於110mg/d1、飯後血糖低於140mg/d1、糖化血色素低於7.0%。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熬夜、不酗酒、不抽菸。
3.維持固定運動: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調整飲食及運動控制體重以預防高血脂。
【醫師小叮嚀】:
蘇碩凱醫師叮嚀,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為有蛋白尿、高血壓、糖尿病、長期服用藥物、抽菸、年長者或有腎臟病家族史者,當有解泡泡尿、血尿蛋白尿或下肢水腫、貧血、疲倦、高血壓等症狀者皆建議做更進一步檢查。
腎臟保建的健康寶典建議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三少(少鹽、少油、少糖)、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吃來路不明的藥),即可擁有「腎」利人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