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水等五種物質互相連繫的現象及理論,《五行學說》中認為木、火、土、金、水之間在不斷地相生、相剋的運動中維持著協調平衡,因此,「五行」的特性雖來自木、火、土、金、水,但實際上已超越其具體性的本身,而包容了更廣泛深遠的含意。
「五行」之中〈木〉的特性具有生長、升發、調達舒暢等作用,以樹木的生長形態而言,其習性是枝幹向上向外頭曲直成長,在人體五臟中屬肝。運用於生理上,例如說人在有疾病或環境因素下,引起發怒抑鬱而產生胸肋部位的疼痛、脹滿等症狀,一般稱為木鬱,蓋因生理失調違逆了〈木〉調暢的特性,使之無法得到伸展的緣故。
〈火〉的特性是指具有溫熱、炎上、升騰作用的事物,在人體五臟中屬心。運用於生理上,例如人體發燒過高,一般說是有火,若脾氣大容易發怒,一般來說也是火氣太大,也對應了〈火〉具有旺盛上炎的特性。
〈土〉的特性引申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在人體五臟裡屬脾。運用於生理上,例如人體中脾胃的作用,主要是將吃進去的食物受納生化成養份,來供應人體的生命所需。
〈金〉的特性有引申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在人體五臟裡屬肺。運用於生理上,例如呼吸系統失調出現了呼吸急促、不暢或咳痰等現象,蓋因肺的功能失於肅清降濁所致。
〈水〉的特性是指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等作用的事物而言,在人體五臟裡屬腎。運用於生理上,例如人體中津液的輸布和排泄,腎功能對於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均衡,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五行學說》是以「五行」的特性來推衍和歸類事物的屬性,但所有事物在「五行」中也並不一定等同於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將其性質跟作用與其特性相類比, 進而衍繹出事物的「五行」屬性。譬如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即屬於木,若與<土〉的特性相似,即歸屬於土,依此類推之。比如以方位來配屬「五行」,由於日出東方,與〈木〉的升發特性相似,故屬木;南方炎熱,與〈火〉的炎上性質相似,故屬於火;日落於西,與〈金〉的肅降收斂特性相類似,故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的寒涼性質類似,故屬於水;中間的土地,其載物生化的作用與〈土〉相似,故歸屬於土。
中醫學理論中之《五行學說》,它的基本精神也概括了一切事物,偕處於相生相剋之相互影響的兩個特點,而在生與剋的基礎上,又以制化、相乘、相侮來進一步闡述事物間複雜的變化,其細節將於下回再來探討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