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對同志的「厚愛」
話題:你認為的同志形象
作者:邵祺邁 ( 邵祺邁|臺北市 )|發表:2008/11/20 13:04[ 檢舉內容 ]
4則回應|瀏覽次數:1780
女友P常說:「我最喜歡跟你們Gay在一起了,你們又聰明又有才華,善體人意又貼心,還很重視自己的體態和健康,會上健身房把自己練得既精神、又有一副傲人的好身材。你們對流行、時尚都很敏銳,從髮型、穿著到飾品,樣樣都帥氣又好看……嘖嘖,一般男人真應該跟你們多學習!」
P實在是過獎了。她剛巧認識的,都是收入穩定又豐厚,很懂得打理自己,永遠走在流行潮流的Fashion Gay,會有這種印象也是當然。不過,她只要稍稍把眼光收回來,回到正坐在她對面的我身上,就會知道她剛才所說的那一串,真的很難把全部的Gay都包括進來。
我的身材和五官都很一般,職業和收入也乏善可陳,日子過得很規律、平凡。我不上舞廳而寧可在家看書睡覺,不勤於健身或瑜珈等一切與「流行」沾得上邊的運動,是那種,走在路上不會有人想多看兩眼、存在感超低的尋常男性。和P所描述的,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貌與生活型態的Gay比起來,我簡直是活在泥塘裡的無趣俗男。再加上,我對時尚的理解與追逐的衝動,簡直趨近智障狀態,上街瞎拼,更是我最懼怕的活動之一,於是我一年四季不分冬夏,身上臉上總是灰撲撲的一層,毫無亮度、缺少變化。就連我的Gay朋友也看不慣,直說不能放任我繼續墮落下去,該認真「當個好Gay」,不然走在台北街頭、徒然貽笑大方。
然而,這就是我。我所選擇的生活型態、我所顯露在外的形象,和人們一提到Gay時腦裡所浮現的,都很不一樣。而如果P願意,我還可以介紹一籮筐幾乎完全背離她想像的同志朋友給她:和我一樣很宅的,當捆工、開貨車和在市場賣牛肉的,在當無業遊民的,在夜市賣滷味和雞排的,在學校當老師的,一頭白髮並且已和男友相守數十年的,從其他國家來台灣當外籍勞工的,肢體障礙、和聽覺障礙的……
如果把社會比喻做一只大盤子,把人們比做盤子上各種不同大小和顏色的豆子,隨意用手抓一把起來──他們就是同志。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面貌和長相,職業和生活方式也都不一樣,而唯一的共通點,就是他們的性傾向。正因為這個共通點,他們被集合起來、統稱為「同志」。
在同志平權運動中,「去除汙名與刻板印象」向來是個重要目標。污名──或說「壞的」刻板印象,在報紙社會版信手拈來就是一大串,恕我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但就在愈來愈多人以為同志都很聰明、高品味、有才華、收入高、懂生活情趣、重視打扮……的同時,一種新的、所謂「好的」刻板印象不也正在慢慢成形,而成為一種對同志過度簡化的誤解?
身處都會區、中產階級、潮流產業的Gay,因為擁有穩固的經濟基礎,和充足的資訊來源,又可能身在社會開放程度較高的環境,他們樂於出櫃、能見度也高。然而,位在偏遠地區、不易取得資訊、從事基層勞動工作、沒有充足的經濟條件所以無法選擇光鮮亮麗生活、和家人同住且除了走入異性婚姻別無其他選項的同志,會否因為這樣所謂「正面」的刻板印象,使得他們的處境和需求不被看見,甚至被迫消音?
比起被污衊或抹黑,同志能夠受到稱讚和肯定,至少是開心的。只不過,稱讚與被稱讚的兩方都應知道:那些乍聽之下很受用的、「優秀」的形容詞,並不能涵括全體同志。或可說,我們以能夠擁有這般「優秀同志」為榮,他們讓更多的異性戀友人觀感良好、也樂於結交。但他們之所以能結下這些善緣,應是因為己身所擁有的可親特質,加上後天的努力和傑出表現所致,與他們是不是同志,並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
「好的」樣板,依舊是樣板。它無法概括形容、或推論出族群全體的樣態。如果同志因為這些「模範生」,而被普遍視為某種多金的、優越的、新潮生活型態的代表,也就會有愈來愈多同志被迫排擠在這種價值之外,成為更邊緣、更無聲的一群。
然而正是在他們所處的環境裡,「同性戀」才是一則不可言說、無法見光的禁忌。他們因為性傾向而遭受的污辱與攻擊,以及,在試圖反抗、衝撞異性婚姻時,那種由衷而生的無奈與無力感,也許,那些「厚愛」著都會中產同志的人們,永遠也無法料想、體會得到。
期待P、以及其他支持同志的朋友們也能明白:我們真的很感激您們的厚愛,但在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真的和你們所喜歡的「那種」Gay,還有很大一段落差。
轉載~奇摩新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