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為燈塔寫詩,有時詩的韻腳沒有落在稿耕田地上,它在天上飛、在海裡游,在我夢裡流連,我想寫一本閃閃發光的詩集,燈塔是惟一的主角,透明的水晶燈會與海洋、群星、璀璨的天河 呼應,告訴人們,水聲不會白冷,燈塔的眼睛會愈旋愈亮!
三月底,南下的高鐵走到桃園,天氣由陰轉晴,越往南行陽光越燦爛,走出台南高鐵站,我把台北一身陰雨的裝扮脫下,帶著陽光好心情,搭上了航港局安排的接駁車,和幾位記者同行前往安平燈塔。它是台灣第12座開放的燈塔,我還在金門準備登東椗、北椗島時,接到電話邀約參加安平燈塔開放典禮。因為天氣及船隻調度等因素,「金門雙椗」我花了兩週時間才完成登島,從台北到台南的安平燈塔,才花二個鐘頭我便已坐在觀禮席上。剪綵時貴賓們一字排開,我戴著白手套捏著一藍一白兩枚氣球,當它們飛向藍天時,我突然想起一首高而美的詩,那首詩在我心頭縈繞已久,為了讓詩句輕巧落足在芬芳的花朵上,蝴蝶飛啊飛,找尋特別吸引牠的一朵花。又高又美又平安的詩,不僅可以為「高美燈塔」而寫、為「安平燈塔」而寫、為「金門雙椗」而寫,也可以為所有發光的燈塔而寫。
「點亮安平,燈燦臺南」的典禮結束後,我跟著吳記者從「觀夕平台」延伸走向安平諸多景點。學設計的吳記者,跑新聞有獨特的觀點,我們四處走逛時,一邊交流島嶼、海洋、國家的觀察,也分享許多閃亮的燈塔話題。路上我忍不住一直抬頭看天空、雲朵,拍攝一棵又一棵燦亮翠綠的樹,陽光下每一片葉子都向著暖陽,彼此凝望、相互交織灑下細碎的影子,我的詩也迎著陽光吐納芬芳。走到「安平樹屋」時,一首詩盤根錯節,從古厝一扇窗戶伸出長長的綠手,輕摸著一道古牆,長長的樹鬚發展成一段光陰的故事,它不但有韻腳,而且想要穿過磚牆,開花、結出小毬果。
安平燈塔的光輝,連結著古城的悠久歷史,每多開放一座燈塔,濱海便多釋出一處優美景點,人間故事與傳奇,永遠不嫌多。安平燈塔開放時,同步舉辦的繪畫寫生活動,把燈塔的精神與美感都彰顯出來,這些紀錄不但散播人間的美,也把燈塔的價值越築越高。陽光與風,也承接文化洗禮,走在古城街道上,我深深感受詩意撩人,安平六大美景--古堡、老街、洋行、港濱、水鳥、夕照,無一不能入詩入畫。從每一個角度拍攝它們,都可以感受到特有的迷人風貌。
沿途我拍攝開花、長出長豆莢的樹,也拍攝冒出新芽的小葉欖仁,它們在鏡頭下的嫩綠微笑,像一首清新的詩。各展風華的老店,經營者帶著使命感留連古今,不管賣什麼,都守住薪傳的美。我沒停下來多嚐當地美食,我趕著走更多的景點,跟著吳記者的腳步,不管是回顧或初探,都會發現又高又美又平安的詩,一直在鏡頭下閃光。好幾隻橫躺在馬路上曬太陽的狗兒,優閒得讓人嫉妒,人們選擇繞道而行,把馬路讓給狗兒。安平自在的生活,人們將衣服一件一件吊掛在門前曬,大棉被也攤在停擺的機車上曬,花花綠綠都可以感受到南台灣的溫暖。吳記者說走在陽光大路上,他已經不想回到陰冷的台北,可惜在當地開民宿的朋友去高雄了,不然他會留下來擁抱更多的太陽。
走向一條老街,我聞著古早味蜜餞的香氣,停下來看人煮椪糖,這種童玩零嘴甜滋滋的,成功一路發膨脹起來時,孩童的笑臉更是甜。這玩意兒我小時候沒玩過,因此看得愣愣的,所有美好的都值得再經歷一次,吳記者問我要不要也玩一次,但小板凳都已坐滿,大人小孩都搶著玩,所以我把煮椪糖的過程都拍攝下來,舌尖也嚐到了另一種童年滋味。
沿著古堡街,走向安平古堡,是一段思古幽情的路,仰望古堡階梯與瞭望塔,我拍下喜歡的角度照片,包括在「海山館」停下來午餐時,看著風吹樹動,我也捕捉了我想要的詩意畫面。走過熱遮蘭城博物館,再來到原德商東興洋行,那磚紅牆白、欄綠台灰的中西合一建築,讓人深刻體會穿越時光的感覺。已有百年歷史的安平燈塔,見證了時間洪流對島嶼國家的深長影響。清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安平稅務司公館及安平燈塔興建,之後清廷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安平才又再開啟新機運。這過程中的點滴大事記,安平古堡時期的燈塔樣貌,只能從老照片去回顧。我在安平碼頭邊的原德商東興洋行,踩著木質地板,看著一幅十七世紀安平附近的海圖,望著安平港邊早期靠岸用的竹筏照片,心裡對安平燈塔又增添了新的認識與理解。
回台北的高鐵,燈塔的話題依舊連結著島嶼與海洋,我對吳記者說,我對澎湖六座燈塔有美好的想像,它們連結成一串光點,帶著詩意向我召喚。燈塔行,一路走來,不管是雄渾壯闊的感受,或抒情優美的體驗,詩意總伴隨旋轉的燈器發光,也許寫了又高又美又平安的詩之後,我會再朝向一首史詩行去,下一次再來安平,我要靜靜坐在觀夕平台,等待安平燈塔點燈,等待另一首詩向我走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