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08 16:19:15| 人氣2,2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Leica CL與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Leica CL與我






  Leica相機是大多數攝影人終其一生的大夢,許多傳奇性的攝影故事往往伴隨著Leica相機而發生。像布烈松著名的「決定性的瞬間」理論,就是手持Leica相機的體會與心得;而從飛機上掉下來跌落於沙漠的Leica相機,在多年後由軍事行動中的阿兵哥撿到,裡面的底片仍安然無恙,可以沖洗;生態攝影家於懸崖上吊著繩子持Leica攝影,換鏡頭時不慎將鏡頭摔下山谷,後來撿起來繼續拍,作品還得到大獎等等故事(這兩台相機現在陳列於德國的Leica博物館中),都一再訴說著Leica的傳奇與榮光。有趣的是,前陣子網路上有一位網友抱怨,說他的Leica M6不小心從三樓掉下去,他跑下樓去撿,雖然外表只有撞壞一角,但是裡面都壞掉,因此覺得Leica「很不耐用」云云,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多數人都認為前面這位摔Leica的傢伙對相機的要求未免太高一點,就算是武器從三樓掉下去,大概也會摔散,何況只是一台相機。而Leica所講究的也絕對不是他相機摔不壞,而是他的相機就算摔壞了,裝在裡面的底片也絕對不會掉出來而曝光毀損。這其中的哲學是,底片才是攝影者最珍貴的東西,相機算什麼,壞了再換一台就好了,但拍到影象是存在底片之上攝影者的意念,一去不返,所以一定要好好保護底片。因此,時至今日,Leica M 型相機依然堅持著繁複的裝底片動作,就是為了確保底片的安全。

  以上說了這麼多Leica的好話,我卻依然沒有那個「錢膽」去買一台M6,畢竟一台M6就要價五、六萬元,而二手的M6就算已經用了十幾年,還是要賣四萬多(LEICA M型相機自出品以來就編定流水號,並且打在機身上,因此只要知道機身的編號,你就可以查出這台相機是那一年出廠的,是那一個工廠做的,是黑色或銀色塗裝,以及那一批總共生產幾台,因此在二手市場上只要問出相機的編號,你就可以算出這部相機的歲數,而如果機身狀況和廠方資料不符,如黑機變銀機,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台有問題的相機),再加上Leica M系列天價般的鏡頭,實在不是一筆很省的開銷。於是在多方考量後,我決定尋找M6的代用品。

  近幾年來,Leica M型機身在生產線上的代用品,只有日本COSINA公司的BESSA R2 ,以及KONICA公司的HEXER RF,前者是全手動的相機,連動測距機構抄襲本文主角LEICA CL;後者是光圈先決的相機,連動測距機構則緊跟Leica M系列相機的規格。前者的價格約台幣二萬元,後者則為三萬三千元左右。

  KONICA公司的HEXER RF上市以來可以說備受好評,逼的Leica公司不得不提早推出光圈先決的Leica M7型相機,以穩固市場(M7的價格約為台幣七、八萬元)。不料就在HEXER RF當紅之時,荷蘭有一位Leica專家Erwin Puts發現了HEXER RF在接上Leica M接環鏡頭拍照時,無法達到最佳的效果,經他實測才發現:HEXER RF鏡頭接環到底片的距離(鏡後焦距)與Leica M系列相機有一點點的出入,因此KONICA的機身接上Leica的鏡頭在對焦準確度上會差一點點。這個研究結果在網路上引發一場論戰,許多使用者紛紛發言,已經買的人說沒問題,不想買的人就說有問題,還沒買的人則不斷問問題,使得KONICA公司的發言人最後不得不出面發表聲明說,他們的相機是適用自己公司KM接環的鏡頭,從來沒有說過是用來接Leica M接環的鏡頭的(等於是間接承認了Erwin Puts的研究)。另一方面,坊間則出現了調校HEXER RF機身的服務,調整了相機的對焦機構來配合Leica M系列的鏡頭,但這樣一來,HEXER RF機身在接用KONICA公司自己生產的鏡頭(KM)反而產生了對焦不準的問題。於是乎KONICA公司的HEXER RF機身狂賣,但鏡頭卻嚴重滯銷,台北街頭的相機店家也採取強迫的配套賣法,以避免KONICA KM接環鏡頭的庫存壓力。據悉KONICA公司已經不堪虧損,準備將這個產品CLOSE了。而我也因此放棄這項可能成為孤兒的產品。

  至於COSINA公司的老闆本身就是一個Leica fans,公司研究部的老大小林博士更是Leica的專家,BESSA R2在這種背景下出生,可以說是很棒的產品。原本我已經決定要買BESSA R2作為我Leica 系統的第一部相機,但是,由於兩萬元實在也不是小數目,所以我堅持走訪二手店家,找到了R2的兄弟L(BESSA有L、T、R、R2、R2C、R2S,都是本於同一機身,同一快門機構的設計,只有在接環、用料、功能設定上有差異),試用之下發現,快門好大聲啊!一點也沒有Leica的感覺,當下有如一盆冷水倒下,興趣全失。而BESSA系列的相機,其機身是與NIKON FM10、FE10相同的「底盤」(因為這兩台NIKON的相機即是由COSINA公司代工生產),而NIKON那兩台是很廉價的相機(售價都不到一萬元),也因此R2要賣到兩萬元,著實讓我猶疑了一番。

(註一:COSINA公司表示,連動測距機構沒有辦法用生產線生產,必需用人工組裝,然後一台一台調校,所以成本很高,因此貴是貴在這裡)

(註二:後來我實地試用BESSA R2,發現他金屬機身的質感相當不錯,好握而且紮實,重量也比M6輕很多,觀景窗十分的明亮,不下於M機,快門聲音雖大,但還算是悅耳)

  排除了上面的選擇之後,我將目標轉向了Leica停產的機種,由於Leica相機的機械堅固耐操,因此即使是老機器仍然有很高的信賴度,這也是為何他的老相機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而我對機身功能的要求,則是至少要有內置的測光表,否則出門拍照還要帶一具手持測光表,Leica 連動測距型相機的街頭snap訴求,豈非蕩然無存。條件經過這樣的限縮,我發現符合要求的相機真的不多,只有三部,就是Leica M5、Leica CL、Minolta CLE。

  Leica M5是M6前代機種,雖然具備當時先進的科技(第一部具備內置測光表的Leica相機),但M5機身外型及重量備受惡評,是票房毒藥,並使得Leica公司為此虧損甚鉅,差一點倒閉。Leica 公司甚至將M5停產,回頭去生產M4,並在加拿大、葡萄牙等地設廠,降低成本,才保住一條老命。從此M5被Leica迷打入冷宮,棄之如敝屣。不料事隔多年之後,突然有日本人發現M5實在是一台了不起的相機,雖然不為當時流俗所接受,但是經過時間的洗鍊,才覺得他棒呆啦!以日本人收藏的狂熱與經濟實力,再加上M5產期其短,產量本就不多,於是乎在二手市場上M5鹹魚大翻身,從垃圾變黃金,狀況好的M5賣的比M6還要貴,已超出我的預算而被我排除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M5重達680公克的重量,實在不合乎我輕量化的要求)

  剩下兩個選擇,Leica CL與Minolta CLE,其間的取捨十分的簡單。首先,前者便宜後者貴;其次,前者是全機械式,經久耐用,後者則為半電子式(快門是電子操控),電路板及線路不無老化的可能;其三,前者接用Leica M接環的鏡頭限制較少,後者則有許多M系列鏡頭不能適用;其四,前者是Leica公司的產品,Leica就如同Benz,不論多麼古老的產品,只要是他生產的,他就有辦法把你修到好,就算沒有零件他們仍然會按零件設計圖作出一樣的東西來負責修復(雖然修理費很貴!);而MINOLTA公司大概就沒有這種服務了;其五,Minolta CLE雖然有光圈先決,但沒有曝光鎖定(AE Lock)的功能,在複雜光源時反而造成測光操作上的困擾,為德不足,倒不如全部都手動來的簡單。

  綜上所述,我就決定讓Leica CL成為我的新歡。而走訪台灣的二手店家,CL竟要價二萬二千元(真是土匪啊!)。於是我決定上網向美國的店家購買,在被政府扣了百分十的稅,又被charge了四十元美金的運費後,總花費還是比在台灣買便宜了六千元左右。網路真是個好地方。

台長: 小杜白雲
人氣(2,2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