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工作坊在很美好的狀態中,畫下句點。
在進行尋找「自己的隱喻」那一段,
我描述自己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僧人,活得自在、自由,享受當下,
但也沒放棄與這世界的連結,只是偶爾會對自己是否可以如此獨特而心生懷疑。
我說我的母親的隱喻是一隻老牛,一生充滿忍耐、堅毅、付出、孤單、無奈,當然還有最常見的「跳開」!
在述說的過程中,我同時也發現『離開連結的狀態』,是我和母親都有的應對姿態!
我猜,我的那『離開連結的狀態』的應對姿態,有可能是源自於我母親的『禮物』,
說著說著,在那個當下,我突然對於『禮物』這個字眼有了新發現!
話說,年輕時,我對於母親的漠不關心、故作無事,明知道我心情低落卻沒有進一步關心我內在感受的應對姿態,很是受傷、無法理解,
直到步入中年後,回頭望見母親那幼年喪父、中年喪子、老年喪夫的一生,我才逐漸能體諒母親這樣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因此對她這樣的回應方式,多了一份理解和接納,
只是,心中對此難免還是有小小的遺憾,
這些年的覺察,讓我自知,當自己也處在離開連結的狀態時,我會感到自責、罪惡、虧欠、焦慮、不安、想做些什麼…。
我一方面無法卸除這樣的應對姿態,另一方面卻又強烈的譴責自己。
然而,就在這個下午,透過大量的敘說,我倏然驚覺到,母親一直在使用的『離開連結的狀態』,它的另一端竟與我此刻能活出自己的樣貌,能自由、安在、獨特..有著極大的相關性,
或許,因為母親的跳開、疏離、不理會,我才得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長、去追求,我才沒有被任何的框架套住,長成自由、享受的模樣,也才得以出現上述的自我隱喻吧!
如果再問「現在,當我又出現離開連結狀態的姿態時,我還能做些什麼?」
深呼吸,閉上眼,我慢慢地說,我會好好地照顧自己,重新找回力量,讓內在平靜,這樣當有機會再重返現場時,我就可以有好能量來跟對方連結。
我猜,這就是「姿態底下的姿態」吧!這應該也是雷爸說的「暫時的缺席者」可做的事吧!
我在想,當姿態的底下又有姿態時,就有完整的一整套了,就不會只有前半段的離開、切斷、冷漠而已了,再補上後半段的努力之後,『離開連結的狀態』的姿態就不再只有負向了!
啊!原來『離開連結的狀態』的應對姿態,是母親送給我的禮物!
那看似充滿負能量的應對姿態,重新以敘事的眼睛來看,其連結的另一端,竟隱藏著空間、彈性、自由、修復、界線…。
當我有了這樣重新地看見時,對於母親和自己的『離開連結的狀態』,經驗到的就不再只有理解、接納、釋懷而已,
對母親多了一份感謝,對自己多了一份寬心!
當我們可以不帶成見的去認識,看見的往往比我們想像的多。
「姿態另一端的禮物」很觸動的感覺,在課後依然發酵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