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過往,三年的太鼓修習。
為了專案或是不同單位的需求,進行過多場的演出,
絢爛、華麗、極俱效果,有掌聲、有喝采甚至是欽羨。
若要隱喻這些年我與太鼓,那就像「擦勞滅」或是「肌樂」,那裏痛就往那裏擦,
有擦有涼,馬上感覺有效,一噴就爽,快速又簡單,
可以是肩膀、腰部、關節,任何一個部位。
直至接受了認證與到過日本修習後,
太鼓之於我,成了一管針劑,注入動脈,直達血肉與神經中樞,
藥效從表層的皮膚之感,改奔走於全身經絡,氣貫任督,
徹底到彷彿思想與認知,都一併更新了。
(鐵皮倉庫中的大太鼓教室.jpg)
連著的兩週活動,讓我對太鼓有了新的體驗與認識,
看見日本教練與團員,面對太鼓時的謙卑與堅持,深深自感不足,
簡單的一字馬步,手型,呼吸,身體的韻律加上吆喝,好幾刻鐘的時間就這樣磨著,
鼓棒端起落下,一響、一響,咚~咚~咚~咚……..
二分、四分、八分音符,重複、重複、再重複…….,
不消多久,汗珠從眉間滴下,糊了視線,沿著脊椎滑落,濕了衣褲,
乳酸起了囂張,上臂與股四頭肌開始不聽使喚,
但教練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只好撐住,繼續再打,
環顧四週,站的都是日本小娃娃與青少年,
沒有人喊累想要休息,於是我這個台灣阿姨,
用一次又一次的深呼吸,陪伴自己,
堅持每一拍鼓棒上揚的高度要一樣,
堅持握棒的手要甩勁使力,時鬆時緊,
堅持下扎的馬步要穩定並保有彈性,
調整呼吸把注意力放在穩定節奏的鐵桶聲音上,
在心底告訴自己,節奏雖然容易,但不能快,不要躁急,
勉勵自己,即使手臂已疲倦到抬起都顯得吃力,仍不能怠惰,不要放棄,
手掌老繭處起了泡、破了皮,滲了血,扎了繃帶,
然而這只是第一個中場休息。
(日本教練磨破皮的手,讓鼓棒都染上了血跡.jpg)
上升的肌肉溫度,沸騰的血液循環,咻咻的吸呼氣息….
打擊精隨入了血肉,體內自身起了燃燒。
合一聲響、竭力吶喊、齊力線條、專注眼神、謙敬態度,
唯有靈魂始能撼動靈魂,生命終能感動生命。
感謝這三年來奠下的太鼓能量,讓我於此刻體認到鼓魂美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