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0 17:48:18| 人氣23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畢馬龍效應的實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改一堆作業中發現的成就感......

有一個學生,字一直都寫得很醜,約莫二個星期前改到他的作業時,
字還是很潦草,不過都沒有錯字,就幫他蓋了一個漂亮的「作業認真」的章
在他的作業本上。

其實以我平時的標準,寫那樣是不夠資格被我蓋章的,
想說給他一點鼓勵,期望他能寫得更好。

下一次又改到他的作業,哇!字工整了不少,開始進步了!
剛又改到他的作業,他寫的字是我認識他以來寫得最好的一次了!

我真替他高興!突然覺得改作業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這是感動與喜悅的眼淚)

希望他能繼續維持並且進步下去,剛又幫他蓋了一個「好棒喔!」的印章。

所以各位老師們,要多鼓勵代替難聽的責罵喔!我們一定都能有所回饋! Y^^Y

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比馬龍效應),也稱為教師期望原理。

在有目的的情境中,個人對自己(或別人對自己)所預期者,
常在自己以後行為結果中應驗。此一現象的含意是,事先預期什麼,
事後將得到些什麼;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

在醫學上早有發現,並且在教育上也有證實。如:學生自認為愚笨
(或經教師評定),其學業成績將日漸低落;原因是自我預期將直接影響其動機,
間接影響其努力,結果將如同其預期。

教師的預期也會產生自驗預言,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
差別的態度將影響學生自尊自信,結果形成學生的自驗預言。
教師對學生有意無意間會產生一些期望,這些期望的產生可能因教師本身的
經驗學識或偏見,而有好或壞的期望。

如預期者換成別人(如教師預期學生),其後效影響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自驗預言經美國心理學家羅森陶(R. Rosenthal)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
故亦稱為羅氏效應、羅森陶效應(Rosenthal effect)。



台長: 青仔
人氣(23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青仔的教學日誌 |
此分類下一篇:布袋戲的藝術
此分類上一篇:螳臂擋車,黃雀在後

你a弟弟
小學時候曾經因為字寫太醜簿子被導師當全班的面丟掉!!ㄜ...希望不會在有這種事發生啦!!!
2006-12-16 12:13:59
rainstream
真好!我相信老師對於學生的肯定,的確會讓小朋友受到很大的鼓舞而更認真的^^
2007-01-04 17:16: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