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17(日)續PART1。
接下來,先去繳個水費吧! (觀光客專用的廁所,當地人民家中是沒有廁所的。)
第二站:達高寺。(Ta Keo)
這裡可是我以前的夢靨呀!
因為這裡的階梯只有腳的一半大,坡度卻高達75度角。
所以,這一次我很懦弱的決定放棄登高,反正一生爬過一次也算值得了。
亘很厲害的爬了第二次,真了不起。(媽咪給你拍拍手)
▲爬到頂是一件艱辛的事情,兩年前我們全家都上去過,今年我們兩個女生放棄。
達高寺 (Ta Keo) 或是『茶膠寺』,此為闍耶跋摩五世 (Jayavarman V) 所建,
寺中供奉三大天神之濕婆神,此寺建造過程跨越兩個王朝,
因此四面門中僅有東面大門有雕刻。
這座雄偉的神殿山,是第一座完全以砂岩石材為建材。
目前無法從文獻中了解停工原因,傳說因神殿山遭電擊,
所以讓當時的當政者覺得很不吉利,因此還未雕刻完成就被闍耶跋摩五世廢棄了,
雖然達高寺未建畢就被棄置,但已可證明當時神殿山的建築技術是「先堆後雕」的方式,
這對吳哥建築的探討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依據。
▲準備登高探險的亘。
▲筑在此地哭得要命,因為這一次爸爸不想抱著她往上爬了。
▲需要雙手攀爬而上的階梯,讓人心生畏懼呀!
▲我抱著筑在下面往上看著爸比。
好不容易等到震他們父子爬了下來,筑也哭得很累了。
我說服筑到另外一頭去等爸比下來,筑才慢慢的露出笑容。
▲賴皮筑馬上要爸比抱抱。
▲地上還留著一些石塊等待整復人員的青睞。
▲筑也在亘的牽手之後恢復笑容。
▲再見了,達高寺。(未經雕琢、呈現最原始堆砌石塊風貌的神廟)
▲辛苦了,亘。
▲哭累了,在爸比懷抱中找到安全感的筑。
▲在這裡隨處可見牛牛吃草的風貌。
▲早起的孩子有點累了,先躺著休息一下吧!
▲當地居民的家。(高腳屋,屋下可以養牲畜。)
▲這種臨時搭建的涼亭到處都是,可見人民生活之清貧,孩子們幾乎都是光著腳ㄚ子的。
▲這樣的民房也到處都是,高腳屋下掛著吊床,變成乘涼的好地方。
第三站:羅洛士遺址(羅雷寺、巴孔寺、神牛寺)。
羅洛世 (Roluos) 時期有三座著名的神廟,由北到南分別是羅雷寺 (Lolei)、神牛寺(Preah Ko)、和巴孔寺(Bakong)。是吳哥文明中,最早的建築群。因此,可以說是吳哥文明的起源地。
(1)羅雷寺 Lolei
最北的羅雷寺 (Lolei)原本是位在一個名叫因陀羅塔塔迦湖『Indratataka Baray』的大蓄水池中,這個大蓄水池是由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 的父親因陀羅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 ) 所興建的。在吳哥時期常常建有大的蓄水池,用途是用來儲存雨季時的大水以供灌溉的時候使用。羅雷寺 (Lolei)興建於羅洛士遺址的因陀羅塔塔迦人工湖中央,是吳哥遺址裡第一座該類型的島廟,只不過現在的因陀羅塔塔迦人工湖早就已經乾涸。
▲塔廟主要以紅磚建造而成,門楣上的雕刻都是在磚上敷泥雕刻而成。
▲塔身的外面則全部覆以灰泥浮雕板,因黏著劑不佳而部分脫落。
▲磚頭上遍佈著青苔,訴說著歷史的軌跡。
▲斑駁的道路,承載著歲月背負的責任。
▲磚塊間以紅糖、糯米、沙和木灰混和成的接著劑黏性不高,因此易造成脫落的現象。
四座塔廟的中央有一座林迦,相連的還有四個方向由砂岩製造的排水道。
祭祀時,國王澆水於林迦座上,看水流往那個方向,
這將指示來年雨季來臨時,豐沛水源的取得處。
▲國王澆水用的林迦座,亘的腳邊就是排水道。
▲門楣、石柱、假門、門神浮雕皆為砂岩材質,假門還是以整塊石頭雕成。
▲假門受損嚴重,須靠支架暫時性的支撐維護。
羅雷寺 (Lolei)是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 為了紀念其父母 (闍耶拔摩二世及其王后) 還有祖父母而建造的寺廟,平台上共有四座磚造的煉瓦塔廟,前兩座獻給父親與祖父,後兩座則獻給母親及祖母。
▲假門旁的碑文。
▲亘好奇的看著碑文,下半部也隨時間的消逝而崩落。
▲看到這些磚塊堆砌而成的島廟,無法想像以前是在水中央呢!
在島廟的旁邊,我們還看到了當地的和尚廟。
▲曝曬乾糧。
▲奉獻箱,請大家樂捐。
▲這是新建的佛寺。
看完了羅雷寺,我們準備前往下一個遺址地:巴孔寺。
▲上車吧!準備前往下一個景點。
▲亘看著窗外的幼童,我告訴他:[一定要珍惜自己擁有的。]
▲前往下一個景點前,一定要去繳個水費。(需要證件才能進入的廁所)
待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