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5 22:50:21| 人氣7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聞:手語新紀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放棄手語 恐影響聽障小孩身心發展
【記者鄭朝陽/報導】

嬰兒出生後若有聽力障礙,該不該拋棄手語、改為裝人工電子耳學口語?醫界普遍建議父母裝電子耳,但語言學家戴浩一認為,即使聾小孩從很小就開始裝電子耳,也應該學會手語,才不會有家庭與社會溝通的困擾,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比較有利。

戴浩一說,國內有一對聾人夫婦在生下聾小孩後,祖父母認為學習手語對小孩不利,因而阻止孫子學習手語,堅持讓僅有一點點殘餘聽力的孫子學習口語,造成聾家長與小孩無法溝通的障礙,當語言專家告訴他們,讓小孩學手語對小孩有幫助時,父親當場落淚擁抱身邊七歲的兒子,並表示七年來內心的煎熬與罪惡感終於得到解放。

戴浩一也在啟聰學校觀察小學一年級生上課情形,學生往往為了一個詞彙,必須反覆學習發音幾十分鐘,最後從口中說出來仍不夠精確,難以被一旁的聽人了解,不但無法減低溝通障礙,反而不斷地遇到挫折;反觀他們下課時以自然的手語互動,溝通無礙,而且他們臉上活潑生動的表情,與上課中判若兩人,可見這些學童的智力與一般生並無差別,但上課時的表現,可能讓人誤以為有學習障礙。

美國的聾人團體和醫界對聽障小孩裝不裝人工電子耳,曾辯論多時,戴浩一說,最後仍主張尊重學習他們的母語──「手語」這項基本權利,相對於台灣的偏執態度,歐、美、澳洲等國家比較鼓勵失聰孩子學習手語,幫助他們自立發展。

北歐有些國家甚至規定,嬰兒出生後若有聽力障礙,政府須出資讓父母接受手語訓練,並了解聾人的世界,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啟聰學校,有些聾人家長將聽力正常的兒女送到啟聰學校,接受口、手語的雙語訓練,目的在使聽力正常的兒女也能了解聾父母的無聲世界,對電子耳並不依賴。


(2)看見語言 手語語法系統研發成功



聽障名模王曉書從三歲起就在無聲世界長大,靠手語溝通,反而培養她更專注的觀察力與學習力,在繪畫、服裝設計等方面收穫不少。
記者黃義書/攝影






中正大學語言研究所教授戴浩一率領的團隊開發出台灣手語數位影像辭典,讓學手語更方便,也開啟聽障者與國際交流之門。
記者鄭朝陽/攝影


【記者鄭朝陽/報導】

情急、辭窮時,你是否也常比手畫腳,臉上露出焦躁的表情?對處於無聲世界的聽障者來說,唯一能用的就只有手語,靠兩隻手表達各種想法,對聽力正常的人(聽人)來說,這似乎完全是兩種世界,彼此也難以溝通,漸而容易疏離、產生誤解。中正大學語言研究所教授戴浩一率領的研究團隊昨天端出「台灣手語參考語法」及「台灣手語數位影像辭典」兩大研發成果,可望打破聽人與聽障者之間的藩籬,也有助於國內外聽障者的交流。

台灣登記有案的聽障者有九萬七千多人,透過啟聰學校教授的手語多屬「文法手語」,也就是由教育部編纂的手語教材,偏重用中文的文法教聽障者如何打手語,通常是「逐字翻譯」,不太注重詞句的涵義,例如「晚上」,除了打「晚」的手勢,還要加打「上」的手勢。

不過,聽障者若來自父母也是聽障者的家庭,平常打的手語就沒這麼麻煩,「晚上」這個詞就只要打出「晚」字的手勢即可,也就是俗稱的「自然手語」。在聽障者之間,不但自然手語和文法手語打法不同,就連小小的寶島台灣,北、中、南聽障者對手語的打法也不盡相同,遑論台灣和國際間的手語差異更大,聽障者碰面只能互猜對方手語的意思。

戴浩一說,造成這現象的主因是國內向來沒有統一的手語語法,才使教學與生活、台灣頭與台灣尾的手語無法統一,而這個現象也在先進國家發生,即便對手語研究已有40年歷史的美國,至今也因為方言等問題,還沒一部手語語法,中正大學團隊編纂的自然手語參考語法,將是全球首部有系統而完整的手語參考語法。

這部手語語法已獲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劍橋大學青睞,戴浩一表示,由出版英語辭典經驗豐富的牛津大學出版機率較高。更實用的研究成是國內首部線上手語數位影像辭典,除了提供民眾自學手語的方便管道,也為國際與國內聽障人士搭起溝通的橋梁。

這部手語影像辭典以中英文及台灣南北手語打法對照方式在網路上呈現,預計明年春天就可上線供民眾免費使用;它利用2300個影像表達4500個辭彙,讓聽人可以看著影像反覆練習,也使聽障人士藉此學習英文,未來戴浩一打算把辭典擴充為多國語言,並讓聽障者在線上以視訊溝通。

http://udn.com/NEWS/LIFE/LIFS1/3026560.shtml

台長: 一二,說話!
人氣(7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