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06 01:17:21|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迴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形上學也許是人類自我意識的浪花,那是高舉的昇華,文化之菁粹.然而,我們要順著波浪往回溯,才能看到海洋.

域外之境就是那片大海.使人升起敬畏之情的無垠之水,生命自衪而出,驅使著浪起浪落,但其廣闊我們無法言說形容,因為浪花拍岸的點點水花才是語音.而海,是沈默的,大音希聲.

如同浪花之於海洋.在不可知處受其驅策,卻視浪花為永恆之物,因其是唯一岸上可見的.人試圖讓浪花凝固下來,於是人類創出語言文字文化文明,來賞看自己的處境,接著判斷掌握分析水之為物,於是深邃的海洋,人類視之為H2O化合物,如此概括如此簡略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卻視之為真理.

所以,想出發尋找海洋,反而不能從外在,己被文明建築遮蔽的岸上,而是深入內心,面對神聖之界的開口,必先清除所有遮蔽物---包括一切功能性的事物:財富,名聲,自我意識.

人在何時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存在呢?若人一直生存在人為的保護中,其實是遮斷了對宇宙世界的望眼,以為只要做好這些人為的規劃,則毋需其他力量的置喙,而萬事萬物經過系統化的建構後,一切都是可以操控的----用科學也好,用理性也好.故,人要在一種終極的處境中,當不可能的變為事實,當異己的力量展現其引力時,斷裂,當人為的生命經驗不足以解釋發生之事,真正的生命感在此才會泉湧而出.當浪花碰上礁岩時,重新跌入海中,是水分子最激盪的時刻,這時刻的斷裂與決絕才會展現一種空白維度,讓人有機會擺落俗世的價值,重回宇宙的懷抱.這種斷裂常是生命中最dramatic的的翻轉----與死亡相關時.我們會重新體認,浪花的起起落落是海洋所發生最平常不過的事了.有死才有生,誰能想像一個沒有死亡沒有變形的有機界呢?


今天,是我這學期旁聽余德慧老師講述"宗教與文化"的最後一堂課.這門課是在求取知識途中所遇最令人激動的一門課,生命存有和所學的一切知識在余老師的論述中融匯了,不再兩不相關.余老師給我一個全新的視野去觀看一切,且這個視野轉回到自己內心深不可測之處,最神秘之處,是一切脈動的源初.

這只是開始,希望能陸續講完,也向余老師致敬

台長: 文學的慰藉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