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實習的這段日子,生活的大半時間,幾乎都投注在醫院裡,部落格的文章,也充滿了醫院的影子,滿腦子都是醫院的事,其他思考的時間少了,閱讀看戲寫小說以往喜歡的活動,也被迫暫時擱置,記得曾經聽過一個醫師老師講得話,開始實習之後,就是逐漸踏進這個行業,要有把全部一生賣給醫院,以醫院為家的準備,才能學得好,做得好。
真的是這樣子嗎?
還是應該說,我真的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嗎?
我想扮演好這個工作應該扮演的角色,但我絕對不希望將一生賣給醫院,我的一生,只想賣給我自己。
很多人前輩,都覺得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為什麼沒有人走大科,為什麼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去走高生活品質的科別,為什麼年輕一輩跟不上以往醫師那種超時工作,永遠加班無怨無悔,一輩子以醫院為家的生活?
我們很難反駁,因為事實擺在眼前,前輩們是苦過來的,許多人確實都曾經經過那一段無日無夜甚至全年無休的住院醫師生涯,最後熬到了主治醫師,還有不少師長即使當了主治醫師,還是保持著以醫院為家,一輩子賣給醫院的生活型態。
然而,醫院之外呢?
每天早上六點半上班,晚上十一點回家的師長,他的醫院之外呢?他的父母妻小?他的休閒?他的其他人生?
進了醫院之後,時間確實永遠都不是自己的,每個月都要拿到值班表,雖然可以調班,但值班的陰影卡在心上,提前三四個月買熱門表演戲劇票的事,完全不敢嘗試,下不了班,就麻煩了。
不見得每天都很忙,但卻不敢排自己的時間計畫,因為每一個計畫,都要和下個月的班表好好的對照一下,就算是不用值班,每個科也從來沒有統一的上下班時間,這個月可能七點上班下午五點半就可以離開,但下個月可以六點半上班晚上十點才可走出病房,在你還沒真的到那一科之前,很難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而每個月都有這樣的驚喜,這就是實習,到了住院醫師的前幾年,也都還是這樣,所以說,這叫賣給醫院,因為從此,時間不再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
就算是主治醫師,尤其是外科醫師,因為在病人身上動了刀,因此格外擔心病人是否平安,有醫師娘學姊(也是醫師)曾經說過,嫁給外科醫師幾乎等於守活寡,要有自己和小孩相依為命的心理準備,連去山上吃個飯,如果醫院的PHS(醫院聯絡用)收不到,他先生都會坐立難安,怕這一兩個小時之內,冒出緊急狀況,很多外科醫師,真的是全年無休查房,六日節慶全不例外,這時候實習和住院醫師當然就得好好跟著,一起全年無休。
曾經問過一個外科醫師,為什麼外科醫師要全年無休,那時候那位醫師淡淡的回了一句:如果你開了刀,不擔心病人會出狀況,你就可以不用來。
老實說,實習越久,就越來越發現自己不是可以這樣把一切無怨無悔全部投注給醫院的人。
或許該說,這個時代,也越來越少這樣的人,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與時間,每個人都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如果一輩子只演好醫生這個角色,只有醫院這個舞台,那和我預期的人生,相距甚遠。
沒有一行不辛苦,沒有一個工作可以簡單做好,所以絕對不是在抱怨,而是夜欄人靜之時,不免憫心自問,這輩子追求的是什麼?
道路很清楚,要用什麼心情去走,卻很猶豫,我不是個可以無怨無悔為人付出的人,當然希望病人會更好,但也希望自己可以過得很好,如果無法用歡喜的心情,來學習與工作,那是不可能會有好的成果。
同學在聚會之中,很多人在實習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要在這條路上永遠保持著良好的脾氣和正面的態度,是多麼的不容易的事,有點可怕,世人或許會覺得這是麻痺,或是冷漠,但在超支的體力負荷和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情緒資訊下,有時候,再多的脾氣和耐性,都會見底,這一點,我也還在學習。
一輩子賣給醫院,或許已經不再適用於現在的價值觀,社會的角色太多元,除了自發性的原因外,再也沒有理由,讓人們願意放下一切,把一輩子賣給醫院,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非得這樣才能當一個好醫師。
現在的我,只知道,如果讓我連續關在醫院裡一個禮拜,完全沒有醫院之外的生活,每天面對雪白的牆壁和無數的病痛,白天太陽出來前就出門,晚上太陽下山後才回家,每天過著美白防日曬的生活,回來就倒在床上睡覺,我知道我豆腐渣化的頭腦,除了醫學名詞和病人的主訴外是擠不出任何東西的,而且耐心指數和積極學習指數也會瞬間下降,只想早早把工作做完下班。
我不希望自己這樣,再遠的路途,都需要調適和休息,醫院之內雖然忙碌,但我不希望,醫院之外,一片空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