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23 18:36:31| 人氣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傳喜法師問答錄】如何靜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信眾:師父,我可以靜修吧?

師父:靜修是這樣的,在佛教界裡,如果悟了可以自度,未悟還是要依止善知識的。悟了你可以自修了,它是另一種心靈上的依止,還是要常常親近善知識,雖然物理空間上可以有距離,但是心靈的距離更加緊密。

我們說閉關住山,最基本的一個條件禪宗裡叫「破本參」,有道是:不破本參不閉關,不破初關不住山。就是說靜修閉關要先開悟,所謂悟後修。雖然佛性人人都有,個個不無,但是什麼是道心?還是要分辨清楚的。

我們都是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如果有善知識攝受的話,我們還有機會可以探到第七意識。但是在我執未破之前,第七意識很難透過去,一般的人第六意識都難以透過去,我執強就強在第六分別意識上。你能住在第七意識就已經得禪定了,甚至可以現前小乘的果位了。第八意識更是書本上的名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的。

從實修上來說,只有第七意識過了之後,才會見到阿賴耶這個含藏,這才真正看到無明的根本。第七意識是第六意識的根本,第八意識是第七意識的根本,也就是說,沒有過這層樓,你是看不到那層樓的。反過來說,什麼時候可以不依止善知識了呢?連彌勒菩薩等覺菩薩了,也不能捨棄善知識的,因為還有最後一品無明沒有破。對於我們來說根本談不上,我們還在凡夫地,第六意識還搞不清楚,都是影塵中事,《楞嚴經》裡面講屬於法塵。

很幸運的佛法傳到我們這一代,不傳到這裡大家都不知道,還在猜什麼東西呢。你要想修行了,那就更不能離開善知識了,因為分別念裡除了自己的業,還有共業,就好像你身上即便沒有細菌,但別人還帶有細菌,還有交叉感染。那怎麼樣來突破這個業力的網呢?你想在生死輪迴裡,不要善知識也可以;你要想了脫生死,沒有哪一個法門能夠離開善知識的,法門是善知識來攝受弟子的一種方便,法是師父賜給的。

【傳喜法師問答錄】如何靜修? 信眾:師父,我可以靜修吧?師父:靜修是這樣的,在佛教界裡,如果悟了可以自度,未悟還是要依止善知識的。悟了你可以自修了,它是另一種心靈上的依止,還是要常常親近善知識,雖然物理空間上可以有距離,但是心靈的距離更加緊密。我們說閉關住山,最基本的一個條件禪宗裡叫「破本參」,有道是:不破本參不閉關,不破初關不住山。就是說靜修閉關要先開悟,所謂悟後修。雖然佛性人人都有,個個不無,但是什麼是道心?還是要分辨清楚的。我們都是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如果有善知識攝受的話,我們還有機會可以探到第七意識。但是在我執未破之前,第七意識很難透過去,一般的人第六意識都難以透過去,我執強就強在第六分別意識上。你能住在第七意識就已經得禪定了,甚至可以現前小乘的果位了。第八意識更是書本上的名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的。從實修上來說,只有第七意識過了之後,才會見到阿賴耶這個含藏,這才真正看到無明的根本。第七意識是第六意識的根本,第八意識是第七意識的根本,也就是說,沒有過這層樓,你是看不到那層樓的。反過來說,什麼時候可以不依止善知識了呢?連彌勒菩薩等覺菩薩了,也不能捨棄善知識的,因為還有最後一品無明沒有破。對於我們來說根本談不上,我們還在凡夫地,第六意識還搞不清楚,都是影塵中事,《楞嚴經》裡面講屬於法塵。很幸運的佛法傳到我們這一代,不傳到這裡大家都不知道,還在猜什麼東西呢。你要想修行了,那就更不能離開善知識了,因為分別念裡除了自己的業,還有共業,就好像你身上即便沒有細菌,但別人還帶有細菌,還有交叉感染。那怎麼樣來突破這個業力的網呢?你想在生死輪迴裡,不要善知識也可以;你要想了脫生死,沒有哪一個法門能夠離開善知識的,法門是善知識來攝受弟子的一種方便,法是師父賜給的。

台長: Nianfa
人氣(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傳喜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朝聞道暮死猶可
此分類上一篇:【慧日文摘】注意千萬千萬不要損傷孩子的福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