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01 16:24:09| 人氣1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問道中原—— 傳喜法師與河南省媒體座談交流會精彩實錄(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問道中原—— 傳喜法師與河南省媒體座談交流會精彩實錄(一)

        河南不僅孕育了中華文明,也是佛教東興在我國的第一站。我們相聚在黃河之濱,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這麼多的媒體人,加上我這個出家人,坐在一起來暢談我們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經過人類幾千年檢驗並認可的優秀傳統文化,如何繼承和發揚,我想這是在座每個人的一種神聖的歷史責任感,也反映了當今時代的一種聲音。

——傳喜法師 2014年10月11日

  記者:尊敬的法師!在您的傳記《缽水云影》中曾經提到《道德經》,請問您當時的體驗是什麼?讀古代經典對您有哪些啟示和影響?

  傳喜法師:沒有出家之前,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就下海經商,應該是中國最早一批做私人老闆的。很奇怪,當我自認為解決了個人財富積累後,接下來卻覺得生命沒有了著落,煩惱常常衝擊著我,這種境遇極大地困惑著我。那個時候,我開始把視野投向了我們民族的偉大先祖,他們是如何快樂的生活?從我個人的教育經歷來看,我的一些受過私塾教育的老師,他們的個人修養和人生態度都與受現代教育的老師不一樣。古代私塾讀的是什麼書呢?我閱讀的第一部古籍是《三字經》,發現傳統教育真的不同。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人天相應,人天合一,我們的文字是文以載道。讀《道德經》時,我已經是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它的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讀不懂什麼意思,讀到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美與不美不是絕對的,大家都知道美的時候,已經不美了。我有一點開竅了,那個時候開始流行喇叭褲,大家都穿的時候,喇叭褲就不美了。髮型也是如此,我當時還是滿時髦的。別人都流行一種發型的時候,我就覺得該換了。所以,《道德經》第二章的內容我領悟得比較快。美不是固定的,善也不是固定的,一切皆從對比中來,而對比則是由人心決定的。文章接下來就提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我們大多數人都喜好追逐現象,哪裡知道現象不是真實的。過去,在農村住的人,千方百計地想著要到城裡弄個城市戶口, 好不容易跑到城市安頓下來,發現城裡人已經開始往農村搬了。現如今,能有兩畝地種著,對著大地開垠,是非常奢侈的一種生活狀態。跟隨著外在的現象奔跑,你的心靈永遠是一種追逐的狀態,疲憊的狀態。《道德經》的第二章,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歇下來,不要隨著外境追逐,回歸到生命的本然狀態。讓心靈不再漂泊,把心靈從物慾,從現象中解脫出來。所以,《道德經》承載著我們祖先對後世子孫的莫大悲憫。孔夫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對生命來說,道重要,還是金錢重要?生死現象是低級的生命狀態,道是高級的生命狀態,是形而上的智慧。如果你體悟到了天地大道,你就超越了低級的生死,當生死來臨時,就再不害怕或者恐懼。這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統,是非常尊貴的文化,是生命從低級走向高級的智慧。反過來,縱觀二十一世紀,不論是我們國人,還是全人類,恰恰是逆其道而行之。太多的人迷失於物質,太多的人迷失於現象,這正是我們人類社會的重要危機,也是道德滑坡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學習儒家經典,學習《道德經》,學習佛教智慧,可以拯救我們現代人的心靈,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健康豐盈,能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面對自己,面對工作,面對當今社會,傳統文化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量源泉。阿彌陀佛!
——文字編輯 妙麗 攝影 善淨

台長: Nianfa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