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戰爭的豪情萬丈總會激起心理蘊藏已久的那份熱血,但在張國立的匈奴裡,看見的卻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沙場悲哀。
漢代是繼秦統一六國後第一個疆域的擴張期,這段歷史的迷人之處在於對匈奴的戰爭;李廣一族、衛青、霍去病、張騫、陳湯……,許許多多的將領在這裡建立功業,大漠的沙塵裡藏的卻是更多的悲傷,一批將領離開了,接踵而來的又是另一批初生之犢,北疆的戰場此時成為了追求封侯、獵取名利的捷徑;在這個地方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被殺,另一條則是殺人,每天不斷的重複……
張國立的匈奴裡,利用一個虛構的人物「李力」貫穿全場,用李力的眼睛來看李廣三代的成敗與悲哀,用李力的感觸來摹寫漢代重功名的生態與罪犯之後不可扭轉的宿命;「封侯拜將在西北」像是一曲奏不停的詠嘆調。
我向來喜歡歷史,欣賞李廣的豪氣千秋,欽佩衛青的肚量、惋惜霍去病的早亡;只是歷史通常只告訴我們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卻從來不會仔細的告訴我們細節,於是李廣三代的悲情,成了史記裡些微的篇章;衛青也伴隨著漢匈的戰爭成為過往的扉頁;霍去病的生命像是隨著戰爭的平緩而英年早逝,彷彿他短暫的生命是爲了與匈奴的戰爭而現。
而李力呢?
歷史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像他這樣卑微的人後來怎了。整篇故事裡,除了沙場的征戰,其中最深刻流露的就是對親情與鄉愁的描述,「提莫乎」是李廣軍中的匈奴嚮導,在戰事平緩,他返回匈奴時對李力說:「我總得讓至少一個漢人知道我為什麼要回去,我只是個想家的老人罷了。」
我只是一個想家的老人罷了,短短的一句話,卻寫滿了李力心中與整篇故事呼應戰爭的鄉愁與矛盾。想到這邊,我又想到故事一開始蘇總管對李力說的一句話,「人哪,多一份情,多一份牽掛,想想也是挺累人的。」
小時候,不懂戰爭的可怕,不清楚戰爭帶來的顛沛流離,看見戰爭的情節,總是熱血的隨著故事或影集裡的主角心情起伏;從來沒有思考過戰爭的背後,究竟戰士猙獰的面容中背著的是怎樣親情包袱與困惑。
當年長了些,才開始明白那些面容是一種身不由己的惆悵,戰爭再怎樣冗長可怕終究會結束,但結束之後呢,是否還有那個命見到自己的親人,是否有那個命拜將封侯。我想起秦趙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的殘忍,四十萬趙軍一夕間長埋黃土之下,四十萬人的背後有多少的家庭瞬間碎裂,多少寡婦孤兒……而這些竟然只是彼消我長的一個手段。一但看見這些,很難不害怕起那種動盪及戰亂。只是,歷史從來沒告訴我們勝利背後有多少碎裂的傷悲。
後來,看盡了這些人事已非,李力出了玉門關,想遠離漢土這一個傷心地;在文末的最後,李力的人影消失在沙漠裡,我一直在想,沙漠的另一邊,海的盡頭難就沒有戰爭,就是樂土嗎?
也許,真正的樂土是在心裡。
推薦張國立這一本書,雖然是一篇歷史的翻案文章,但就如張國立在序言上說的,「歷史學家不能告訴你的答案,小說家可以。」從這本小說裡,你可以看見我們所知的歷史背後的另一個答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