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
醫療護理行業也被歸類至"服務業"??
前幾天,去參加了醫院舉辦的一堂課"服務理念與顧客關係--服務禮儀"
課程內容豐富、生動,
可讓我想起...以前,大家拼了命的 上班,
病人說了什麼機車的話,或是無理取鬧,自己行為言語不客氣,還要求什麼品質,態度惡劣,還批評小姐照顧差....
即使心裡很不是滋味,但聽聽就算了,
但慢慢的,護理人員對病人的態度被要求,
現在,在算病人過份要求 無理取鬧 態度惡劣,
護理人員還得低聲下氣 面帶微笑,不然就會被"申訴",
到底誰是"受害者" 好像被糢糊的很厲害,
怎樣好像都是護理人員的錯,
醫生態度不優,病人不敢說什麼,
一切氣就出在護理人員身上,而護理人員有苦卻說不出,
漸漸的,
因為某家醫院怕所謂的『顧客』不來看診,醫院會沒錢,
這樣講也對啦,畢竟...有理想卻沒有錢,要救人也難,
但是這觀念好像被什麼給扭曲,好像變的......一切都是為了「錢」
"顧客服務" "顧客服務" "顧客服務"
全台灣的醫院都在講,
給病人一個好的"服務品質"
可是,真的有人『用心』去體會現在的醫療體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位護士,照顧10位病人,其中要是有1、2個condition差的,
要如何給病人上頭所要求的"品質",
護理人員只有一雙手、一雙腳、一顆心,
要怎麼分給10床病人??
會稱病人,就是身體健康受到威脅的人,
護理人員給的就是"照顧"(內容太多,不多說了~)
但是,當你在為了一個病危的病人忙進忙出時,
還能面帶微笑嗎??
沒有熱情、沒有很多時間關心或常去看別的病人,就會被抱怨「照顧品質差」,
為什麼沒人體量醫療人員呢??
大家的態度若是能彼此互相尊重,互相體量,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
當初是"照顧"病人,不是"服務"病人,大家有發現其中的不同嗎?大家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醫院---是治療生病的人,給予住院的病人照顧的一個場所,
不是飯店、不是酒店,
請不要無理的要求醫院提供咖啡茶包或是拖鞋,
大家都長這麼大了,應該會看場合吧!怎麼會這麼不成熟呢?
給予病人的人性化或本性的表現,不能誤化成理所當然、本來就應該這樣"服務"的marker!!!
要談"服務",要看場所吧,
為什麼要拿餐廳、銀行等真正屬於服務業的行業標準,灌在醫療場所??
每次在外面填寫資料時,職業的欄位選項,竟然沒有"醫療護理業",
大家已自行將此納入"服務業"裡,
想想~有點可悲,
呵~念了7年8年的書,
其實跟餐廳的工讀生沒什麼不一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