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太 皮
帶女兒多多到佛山探望公公婆婆,順道進行為期幾天的語言“特訓”。其實很多屬於她年齡段的字詞她都會說,只是要她講時卻不肯,試過多種方法均罔效,不知是她天性固執,還是我們的方法不對。總之,她心情靚時就會變成話癆,旅行期間她心情超靚,粵語(廣州話)表達能力突飛猛進。
女兒在托兒所基本是聽說粵語的,在家裡,則多為英語。由於菲籍工人姐姐只略懂粵語,而女兒從托兒所放學到我們下班這段時間,得靠姐姐來照料,我們又要同姐姐溝通,久而久之,家裡便形成了英語環境(當然是小學雞英語)。只是無論粵語還是英語,女兒面對陌生人都不肯開金口,包括早前幼稚園全軍覆沒的首輪面試,也是閉口不言。
最近我們得一位高人指點,希望讓她先熟練粵語,再學習英語,對於她這種慢熱的小孩而言,雙語環境更令她羞於表達。最近我也看到一條短片,廣東一位著名的粵語主持,被質疑暗地裡瞧不起粵語,只讓兒子說普通話,他便解釋是怕兒子在雙語環境下學習跟不上,會在他適應後,教他講好粵語。
貌似粵語表達能力大躍進的女兒,從佛山回家,與工人姐姐互動後,又立即轉channel講英文了,“唔要唔要”變成“no no no”。我總不能叫工人姐姐閉口不言,唯有向女兒三令五申,要她對着爸媽講中文,對着姐姐才能說英語。不知她懂不懂分辨,也許她正疑惑黑不溜秋的爸爸也長得像東南亞人,為何要跟姐姐說不同的語言呢。
雖然多多不肯就範開口,但無疑是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家中的衣櫃是趟門(移門),日前與她玩耍,在她將要夾到手指時我立即制止,並作狀示範被夾到的痛苦表情。想不到她信以為真,用力(她的力氣真不小)拉開我的手,又要用身體擋着我,不讓我受傷害。那刻我的心甜得像浸在小熊維尼的蜜糖罐子裡。這個兩年多前還在妻子肚裡的小不點,開始滋養出同理心來。憑空多出一個愛護我的人,這真是生命的奇妙之處。
想起早前幼稚園入學考試的經歷,女兒放榜時“全軍覆沒”,看着社交網站上一個個朋友報喜,群組裡不認識者正犯愁選擇太多,及後在候補名單公佈時又受二次傷害,本來同病相憐的“全軍覆沒”群成員紛紛丢下一句“找到心儀學校,祝大家好運”後高調離群,那段時間的心情真是翻江倒海。
儘管情知考試方式對幼兒不一定人性化,我們卻沒有不接受遊戲規則的可能,畢竟總得有個量度標準。好心的朋友開解我,但我也有鑽牛角尖,不忿有之,羞愧有之:大家都在玩這遊戲,考試失敗,好像在證明幼兒的能力有限,也像暗示父母能力的不濟。有點挫敗,乃至“面子”的陰霾籠罩頭頂。
一來得不少朋友安慰與幫助,二來自己也想通,三來女兒最終進入心儀學校(也曾有雪中送炭的好學校),那些負面情緒並沒有影響我太久。正如朋友說“現在才剛剛開始”,我感汗顏的是如何以平常心面對女兒成長所出現的各種競爭與比較?
想到了早前看過的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若我處理不好,就可能成為劇中那些心理扭曲的家長。《你》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原著記錄了作者擔任家庭教師期間,所見證的九個被考試綁架的家庭的教養故事。劇集共五個單元,抽取原著故事的靈魂和精髓,用類似西劇《黑鏡》的科幻元素包裝,手法誇張,描寫了考試制度下變形的價值觀和親情:有母親用遙控器倒帶兒子的時間,要他不停上補習班;有母親逼讀寫障礙的兒子爭氣,致使他出現雙重人格,殺貓成癮;有學生為了好成績,間接導致母親變成一隻孔雀……這一切,都是以“愛”的名義來進行。
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必須過動〉單元尤令人深刻,描述未來世界中,生兒育女的任務由政府分配,有點像阿道斯 ·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不同的是,孩子會由母親養育。孩子不知道生父是誰,社會上沒有父親角色,男人只負責工作。
母親和孩子的社會地位高低和居住地點優劣,都由子女的考試成績來決定。成績優異,住的就是高尚豪宅區;考得差,只能蝸居於寮屋區“鴿子籠”。成功的母親胸口有一塊勳章,勳章的燈全亮,代表孩子成績好,母親社會地位高。
故事中的母親楊鵑曾培養出成績滿分的兒子若傑,成為知名模範母親,但若傑發生意外早逝,她獲得植入另一胚胎的機會,誕下若娃。十多年後,已成為少女的若娃成績差強人意,楊鵑曾要她佯裝患上過動症,好讓她避開決定人生的鑑定考。最終若娃成績沒有起色,經過一番波折,楊鵑設謀,讓女兒被當作患有妄想症送去“精進”。
所謂“精進”,其實就是銷毀。若子女因教養問題而被送去銷毀,母親的社會地位便煙消雲散,然而,若娃被認為是瑕疵品,楊鵑得以保留原有聲望,再次得到生育的機會,培養所謂的優秀子女。其實,長子若傑死亡的真正原因是自殺,只是楊鵑掩飾了,否則她也會被認為是失敗母親,喪失一切,也不能再生育……
故事聳人聽聞,相信觀眾都認為楊鵑殘忍變態,不會同情她,不過,我彷彿能理解她。從今次我女兒入學試帶給我的經驗來看,我隱約感受到,考試制度確能將人的心態扭曲。尤其當你看重面子時,兒女成績差,你感到面目無光,成績好,你威風八面。劇集只是透過極端手法,將父母看重子女成績的心態表現出來。
其實,如今不少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楊鵑的影子,也許明白考試不是一切,但社會對成績的重視、攀比風氣的盛行,加上對失敗者極不友善的社交平台,會將父母們異化成楊鵑。
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提醒我不要成為劇中那些用愛來綁架兒女,但實際上十分自私的父母,也不要被成績和面子牽着鼻子走。
由於不惑之年才當上新手父母,對養兒育女的心得與感悟,與同齡人相比,好像有點小兒科。不過,我認為“新手父母”這個詞對每對父母來說都適用,沒有人天生是父或母,也沒有人能重複養育一模一樣的個體。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我認為這除了表達父母心繫子女外,也間接說明了父母永遠都是新手,哪怕到了七老八十,仍要面對與子女的關係,每每都有新體驗。這樣一想,我就坦然面對自己的患得患失了。
曾許諾要多看親子教育的書,進度卻甚緩慢,育兒資訊多為道聽途說(如親友經驗和網上資訊),一點一滴積聚起來。近期瀏覽本澳某公立學校的網站,才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劇名來自大詩哲紀伯倫的一首名叫〈孩子〉(On Children)的詩。那詩說的是如何為人父母,每一句都十分精警。其中一段如下: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因自身對生命的渴望而誕生/他們只是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為了你而來/他們陪在你的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是你做夢也無法想像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要把他們複製成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應停留,更不會後退
傳統封建思想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說要報親恩,所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作為子女,自發擁有孝順和報答父母的寸草心是無可批駁的,但父母卻不能以此來枷鎖子女的人生。 紀伯倫這首詩開宗明義地說孩子是獨立個體,有獨立思想,幾乎每句都對封建思想打臉。其實一百年前,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也有相似的論說。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道出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既有生命的層面,也有愛的層面。父母是生命的橋樑、過渡,應該將天性的愛更加擴張,更加醇化,他說:“後起的生命,總比以前的更有意義,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價值,更可寶貴;前者的生命,應該犧牲於他。”“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這大抵與詩人紀伯倫的《孩子》中說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的比喻相似:這些箭,將飛得又快又遠!
其實這篇文章被引用很多次了,因其歷久不衰的雋永內容,更因華人社會的父母或多或少仍有封建遺毒,現在讀來,仍有警醒意義。像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及其原著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正是佐證。
魯迅認為對孩子要理解、指導,乃至解放:“便是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這裡的“解放”,我覺得可以有現代一點的解讀:既不要用迂腐的“恩”來困囿孩子,也不要異化天性的“愛”來綁架他們。
雖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無可否認,原生家庭對孩子有最重要的影響。作為父親的我,性格也非十分完美,人緣也沒有很好,實在沒有信心將女兒培養成人見人愛的小孩,只是我還是希望她將來有愛心、有同理心。有同理心也許會變得多愁善感,有愛心也可能在弱肉強食的社會裡吃虧,但有些品格,縱然吃虧也不應丢棄,我可以做的,是引導她,令她避免走冤枉路。
魯迅說父母不應要求孩子回報,作為一位平凡父親,我又有甚麼資格奢求回報呢?女兒的出現填補了我生活和生命的缺口,她的健康成長就是最好的回報。每一天下班勞累回家,打開門,見到她在玩玩具或吃東西,然後指着我笑着叫爹哋,向我展示有趣的物事,已經成為我每天最期待的時刻了。(05/2021,澳門日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