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瑪清真寺廣場 |
印度散記(五)•宗教小歷險
太皮
(旅遊日期:2017.05.28-2017.06.04)
11.錫克教謁師所
在澳門,有天主教、佛教、道教乃至回教等宗教場所,作為澳門人,我身處其中,感到一切都那麼自然,像不值得我去深挖當中的歷史底蘊和精神內涵似的;到了印度,卻被那眾多宗教場所帶來不同程度的心靈撼動,感受到宗教與別不同的意義。
也許,外地人踏足澳門的宗教場所,也會因文化不同,而產生幡然醒悟之感吧?
在新德里,我參觀了班戈拉•撒西比錫克教謁師所(Gurudwara Bangla Sahib)。對於錫克教我所知不多,只聽說過錫克教士兵能徵善討,又知道前任印度總理辛格是錫克教徒,除此之外,就是在到新德里的班機上,遇到那個戴頭巾帽、留大鬍子,用手機看中國節目的錫克教徒。
編排行程之時,曾腦補一些皮毛資料:錫克教是印度較新興的宗教,起源於十五世紀時的旁遮普地區;尊崇十代上師(古魯)及經典《古魯•格蘭特•薩希卜》;沒有偶像,朝拜的場所叫謁師所等。
由auto將我拉到班戈拉•撒西比錫克教謁師所外,在繁忙交通包圍下,我的目光已被那反映著太陽光輝的金頂和燦然的大理石外牆所吸引;走近建築,見到有人在外圍佈施食物,大鍋熬著甚麼,領取的人絡繹不絕,當中不乏衣服光鮮的,食物看來十分吸引,只因怕肚痛,我忍著沒排隊。
到達正門時,我被要求脫鞋和戴頭巾才能入內。那裡有一個存鞋的地方,竟然有點規模,義務工作的錫克教徒不分男女老幼,在寄存窗前排隊接收你手中的鞋子,給你一塊牌,那人便會將你的鞋帶去存放好,而另一位錫克教徒已補上位置替另一人存鞋。如此文明的“服務”在整個印度行程中絕無僅有,令我還未參觀,已對錫克教大有好感。
東南亞和印度的宗教場所,大多會要求參觀者穿長褲甚或脫鞋,而謁師所還要人戴上頭巾,與存鞋的地方不同,由於頭巾由所方提供,就比較隨意地放在入口處兩個有如垃圾袋般的物事裡,供參觀者循環使用。我隨便挑了一個看來較乾淨的套上,由於頭大,感覺實在怪怪的。
|
謁師所外佈施食物 |
|
謁師所內領食物的地方 |
12.染天花的年幼上師
班戈拉•撒西比錫克教謁師所主體建築的外牆材料主要為大理石,鏤刻花藤圖案,部分牆壁和地板跟泰姬陵一樣,鑲嵌由各種寶石砌成的雕花。
走進大堂,樂聲和誦經聲傳來,安寧祥和,只見由幾條大柱子圍繞著的中心部分,幾位戴藍頭巾的長老般人物端坐,其中一位用拂塵不停打掃面前鮮花圍繞的物事,而樂聲和誦經聲則來自一邊戴黑頭巾的三位年輕教徒。其他信徒虔誠地在周圍坐著、站著,神態肅穆。
謁師所後是一個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水池,據說池水能醫百病。錫克教敬奉的十代上師中,第八代上師哈爾•克里香接任時只有五歲,1664年,在逗留德里期間,他就居住在當時統治者的別宮,也就是謁師所的前身裡。那時霍亂和天花肆虐,哈爾•克里香利用清新的池水替民眾治病,救治了不少人,然而他自己卻不幸染上天花,不到八歲就撒手人寰。
此後,錫克教徒便把池水視為聖水,有人甚至千里迢迢帶回家飲用。我看見水池周圍有不少信徒,有人將雙腿浸在水中,也有小孩脫光衣服下水,但沒發現有人喝水。
我伸手進水裡攪了一下,當是入鄉隨俗。主建築與水池間有幾個教徒提著銀瓶向信眾佈施食水,也有信眾拿著票券去不同的崗亭領取食物。 據說錫克教在印度是弱勢宗教,謁師所令我對這個弱勢宗教產生好感,在那裡,我感到宗教導人向善的平和及平等氣息,也感到舒服與安寧,而這與其他宗教場所帶給我的安寧感又有點不一樣。
要說弱勢宗教,起源於印度的佛教應該是眾多有名宗教中最弱勢了,在當地已幾乎絕跡,而比佛教更古老的耆那教也比錫克教弱勢。耆那教反對種姓制度和奉行素食主義,在新德里著名地標紅堡及月光市場之間,有一所天衣派耆那教廟宇,裡面有一間鳥類醫院,據說只有素食鳥類可以入住,而肉食的鳥則被視為病人。
對此大感興趣的我,沒發現參觀當日那裡只開放半日,去到時已是中午,因行程緊逼沒法再度前往,緣慳一面,誠為憾事。
謁師所的聖水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