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6 17:08:28| 人氣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醫療訊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寶寶感冒發燒 預防針 好了再打
更新日期:2007/10/06 04:39 記者: 張翠芬/台北報導
又進入流感流行高峰,家有幼兒的父母想讓寶寶接種疫苗,可是又擔心預防針的副作用。醫師提醒,如果寶寶有輕微感冒,並不會影響疫苗的接種;但若有發高燒的現象,則不宜施打,最好由小兒科醫師評估,等寶寶病好了再補打。

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蕭建洲表示,家長最擔心預防針的副作用,其實,副作用的發生率與嚴重度因疫苗而異,一般多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發生,如輕微發燒、食慾不振、局部紅腫,所以接種前應先確認寶寶對疫苗成分沒有過敏;在接種疫苗後,建議留在醫療院所30分鐘觀察有無嚴重過敏反應,如出現任何副作用,可請醫師馬上處理。

接種疫苗後,可在注射部位按壓3分鐘以助止血,但不需要揉,注射後可多喝開水,日常的飲食、洗澡不受影響,唯一例外是口服小兒麻痺及輪狀病毒疫苗,因為是口服疫苗,需在接種前、後30分鐘禁食。

在接種疫苗後,若有發燒至38℃以上時,可多喝開水,並依醫師囑咐給予退燒藥,若發燒持續2天以上或高燒不退,應立即就醫。



禽流感 日專家:H5N1變種病毒能存活人體
更新日期:2007/10/06 00:44 記者: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陣子衝擊日本家禽產業的禽流感,最近很有可能捲土重來,而且是突變為人畜共通的病毒。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毒性極強的禽流感病毒H5N1,驚傳突變成在人類體溫下也可以生存的型態。

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病毒H5N1,原本生存的溫度大約在攝氏41度左右,也就是鳥類飛禽的體溫,不過現在驚傳H5N1病毒,已經突變成在人類體溫之下,也能生存的壞消息。

東京醫學研究所河岡義裕表示,「H5N1型病毒已與往昔型態不同,現在漸漸突變成,與人類感冒病毒類似的型態,我們必須嚴加注意。」

東京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毒性極強的H5N1型病毒,氨基酸產生變異,使得病毒適應溫度的能力大增,在人類的上呼吸道大約是攝氏33度左右,尤其在鼻黏膜更容易增生,目前H5N1型病毒,尚未以這種形式造成大流行,不過病毒仍有轉強的趨勢,各界持續關注當中。




非法牛骨粉植牙 恐染狂牛症
更新日期:2007/10/06 08:09
坊間驚傳不少牙醫診所,非法進口來自美國狂牛疫區的牛骨粉,替民眾植牙!衛生署表示,雖然無法證實民眾使用來自疫區的牛骨粉植牙,會間接感染狂牛症,但是的確存在風險。而牙醫診所如果非法進口使用,一旦查獲,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小小玻璃罐裡裝的白色粉末,就是牛骨粉,看起來和一般牙粉沒什麼兩樣,有立委踢爆,這種當作飼料用途的牛骨粉,竟然被不肖牙醫非法進口,當作病患植牙的材料,可怕的是,萬一牛骨粉來自狂牛疫區,民眾會不會間接感染狂牛症,成了隱形殺手。

植牙卻可能感染狂牛症,多可怕啊!衛生署呼籲業者,不管是疫區或者非疫區,只要進口牛骨粉通通是違法。

衛生署開出重罰,希望遏止不肖牙醫魚目混珠,也呼籲民眾得自己睜大眼睛,植牙前請醫師提出證明,以免權益受損。




急性結膜炎校園蔓延 醫警告恐爆40年來最大流行
更新日期:2007/10/05 22:21 記者:記者曾雅玲、張仲華/台北報導
急性結膜炎目前正在全台灣校園蔓延,北中南各地已經傳出3700多起案例,醫師指出,尤其是中小學生很容易群聚感染,而颱風來襲,溫度降低可能減緩流行,但颱風過後,潮溼的環境也可能讓這種「紅眼症」更為擴大。

學生們的眼睛又紅又腫,全都感染了急性結膜炎,紅通通的雙眼相當不舒服。基隆市建德國中就有一百多名學生被感染,而更令人擔心的是,紅眼症蔓延的地區不只在基隆,全台灣北中南都有,衛生署緊急調查發現已經有超過三千起案例。

校園群聚學生容易接觸感染,回家之後雙手和家人接觸,如果不小心揉眼睛,感染範圍就會跟著擴大,如今颱風來襲,紅眼症的流行也會受影響。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颱風來的時候,大家可能都待在家裡了,接觸到的機會變少了,其實比較好,那另外颱風來的話,溫度也會稍微降低一點,反而可以使這個急性結膜炎的擴散獲得一點遏止,但颱風過後也有可能給它另外一個機會再擴散起來。」

醫師表示溫熱潮溼環境,最容易造成結膜炎流行,這時候除了不要去游泳,勤洗手盡量避免雙手接觸眼睛,都是防範之道,而如果有疑似症狀,一定要趕緊就醫以免傳染他人





吃藥一加一 交互會要命
更新日期:2007/10/06 16:00 記者: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有些老人家看病,總喜歡帶一大包藥回家,不過,一堆藥物吃下肚,卻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嚴重時還可能要人命!藥劑師提醒,正在服某些藥物的民眾,如因其它病症就醫,務必主動告知醫師,自己正在吃哪些藥。

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表示,老人家疾病多,用藥交互的風險相對較高,以血管方面藥物最容易發生交互作用,包括抗心律不整劑、降血壓藥物。

例如,一名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高血壓的老先生,如果合併罹患攝護腺肥大,則可能需要甲型交感神經作用劑,但這兩種藥物一併使用,就可能導致姿態性低血壓。

新光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春玉則表示,老人年肝腎功能都不太好,最怕一下子服用過多的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物(NSID),如果重複使用,產生交互作用,很可能引起急性腎衰竭。

王春玉建議,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如果臨時得了感冒或是皮膚病,就醫時,應該攜帶慢性病用藥紀錄卡,讓醫師評估用藥安全。

陳昭姿強調,有病當然吃藥,但不是藥吃越多就越好,用藥機率一高,風險相對增加,部分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因此,民眾用藥時,一定得格外小心,就診時,最好攜帶正在服用藥物或藥袋,作為醫師開藥時的參考依據。


~噹噹的[醫點靈]~預防勝於治療唷!~

台長: ♬叮噹希♬
人氣(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