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拖拉
「一切都是為了『會X部』,我沒有這樣要求,卻被說成這般…;問X服、X客服。」
「啪」的一聲掛上電話。
原來,笨蛋X計和愚蠢X訓二個部會說外聘X問不如專屬X服的真正原因是,妳有事妳有問題妳有任何狗屁倒灶的疑問,請直接連絡他們,不要再來煩老娘。而外聘X問是要教會她們二個渾球,再透過口中傳遞知識給其他部門。簽了專X客服後,老娘們不需要再理會妳們這些傢伙。真面目出現了。好邪惡的女人s。
我還要給他們團隊合作的課程?那就是對牛彈琴。甚麼是團隊的概念都沒有,怎麼要求協作?笨蛋會X的桌機響半天,部門沒人想幫她代接,有夠無言的部門。
為什麼老娘沒有三百六十度環景視野和獨立衛浴?要和這些部門坐一起工作?妄自尊大到這種程度?真令人無法想像。
一個訊息丟出去,要三催四請才會回,夜郎自大外太空簡直無法想像,一定要創辦人押著才肯做?是有多大牌?如果這是他們面對教X訓X的態度,我應該很難對上課單位交代,又何必這麼大張旗鼓地去做這些事?要規劃,還要我抓ROI?
每天上午都要跟睡魔對抗,早餐後的第一杯三份濃縮無法消解代謝副作用,在辦公室的第二杯和強烈的自制力才有辦法不讓自己睡著,該留長髮和買錐子,來個懸樑刺股,好讓工作繼續下去。
要不是為了這份工作所帶來的與工時不成比例的低薪,要不是外面沒有更好的機會,要不是創辦人在上個月月會把我抓進去還簡報,我著實沒必要這樣拼命,哪一家的人X長不是四處串門子,不然就是翹腳捻嘴秋,看報說教?要為了一份企劃書傷透腦筋,還要被挑剔。
一下對我說:
「它們不會想要IXO的啦。」
一下對要我們跟他們借錢的金融機構說:
「公司要IXO了啦,沒有必要跟你們借錢。」
講的是話術還是敷衍,又或者腦袋不清楚,忘記帶出門?
工作很難,在這裡工作更難,要打入核心,恐怕要比登天。一小撮人可以決定夜郎自大外太空的未來?
很遺憾考文用對公司一知半解來拒絕寫三年計畫,我也是這樣進入夜郎自大外太空的,他如果連這個努力都不願,只能跟他說抱歉,沒能繼續成為同事。是不是寫一份三年計畫和目標一定要對這家公司有了百分之百了解?如果我當時是抱持這種念頭,今天就不會在這裡吃苦當吃補。
這樣的測試也可以看出對這家企業的興趣程度,以及是不是清楚自己要做甚麼,如果當時保羅和屎蛋粒跟我一樣寫過這份文件,也許就可以看出這二個草包的不適任。這二顆草包的薪水也不低,為什麼就我要寫?還是那只是為難求職者的一種方法,而我不認為是為難,把它當挑戰,所以不尷尬的人就贏?
當然,寫、說、做會不會有落差?就看你怎麼看待這份寫出來的報告,以及進來之後有沒有依照當時寫的計畫去進行。我是個會實現承諾的人,當然計畫會依照實際狀況去調整,大架構不會變,怎麼承諾,怎麼實現承諾。
夜郎自大外太空工作困難重重,要比寫企業診斷報告和三年計畫困難多了,也許就因為我對困難的敏感度不足,所以不認為是負重,當作是一種肯定自己能力的條件,玩GMAE破關。
X廠就是這麼一回事,沒來由地就跑出一個沒人要扛的責任,你就非做不可,這些人可不會跟你說謝謝,只當做你的可被利用價值多一些。TXXS亦同。在夜郎自大外太空,每個人都在展現
「我不知道;這不是我的事;我很忙。」
「有錯都是別人的錯。」
「我只負責領高額的雞笑獎金。」
的態度,然後用小報告贏得上面的信任。
跟鄉巴佬井底蛙有甚麼不同?都馬一樣,小人資想要從你身上學到事務,卻又背著你在小總面前說些甚麼。這叫職場生存技能。
也不想想半年前還是個要被砍頭的對象,不願背負責任,遇事先閃再說。似曾相似對不?當年剛進鄉巴佬井底蛙時,所有人也都是這種態度。
差別在哪?
搞神祕
有沒有這麼機密?一家公司有多少的事?有甚麼事是見不得人?搞神祕的目的也不過就是顯示自己很重要,有這麼重要嗎?沒有甚麼職務是不可以被取代的,誰都一樣。
每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的可被使用價值,也就是用能力換取一份養家活口的薪水,有高有低、有運勢好與壞,無法換取的,是寬廣的心胸和願意付出的態度與能力。
我很在意部門在夜郎自大外太空的評價,也希望影響力能因為我的存在而增強擴大,做對的事和讓公司可以更好,是始終存在的念頭,不計毀譽的,很單純的,希望這裡能夠永遠的存在,而且一年比一年強壯。
不能改變的,是這裡的歷史;能盡一份心力的,是未來。能不能被接受,還不是很確定,確定的是,想幫這裡多做一點事。
挫折,到哪裡都會有,在哪個階段都會有,共識是時間與能力的累積,是共事的默契,有沒有,就讓時間去證明。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所做所為,還過得去,不論是經歷X檢還是第三方X廠,能夠順遂無礙的前行,小部門也正常運作,不耍奸耍詐,能跟所有人平起平坐,貢獻也可以被檢視。
星期五要TXXS的評核,過關,明年的教X訓X就有經費可以規劃,不會被卡東卡西的難前進,希望好運能持續。
那幾個六年級的老先生老太太們的教X訓X計畫已送出去,沒有一張報價單是被確認的,都還保有彈性空間,花錢?甚麼事是不花錢的?沒有人沒有設備沒有生產的地方最不花錢,鄉巴佬井底蛙應該快成為這種的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