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書店就是有這種好處,有看不完的有趣的、沒趣的書報雜誌。
今天看完一本小說,二本漫畫後,接著看過期的光華雜誌,這期的內容很有意思,
有一篇:「歐美流行媽媽旅館,『賴巢族』人數增加...」
原先我還以為媽媽旅館,是在介紹中年婦女經營的旅館,因有媽媽的親切與細膩而廣受歡迎。
結果內容是這樣的:
“賴巢族”:指已就業的未婚男女,因經濟不景氣,為節省開銷,紛紛搬回老家,與父母同住。美其名共居,實則是享受父母無微不致的照料。
“媽媽旅館”:指父母會提供比飯店還要好的服務,例如免費包吃住、免費洗燙衣服、免費整理房間、外出渡假旅遊時,也提供免費看家服務。所以媽媽旅館便是這樣由來。
文章上還說,德國心理學家對這樣的現象,做了一項專題研究報告,認為媽媽旅館對於賴巢族日後的人格發展,會有不好的影響,例如:養成負責的觀念、人際關係的處理,對抗危機的處理、伴侶的選擇...等方面,會有負面的影響。
更有趣的是,他們研究發現:
「女性獨立生活的能力遠超過男性,以歐洲地區為例,通常女性搬出去的比例普遍高於男性,大概男性被寵壞,是習慣被媽媽照顧呵護的『老嬰兒』..」
賴巢族對追求生活空間,與個人獨自主生活的歐美國家而言,是個新鮮名詞。
但對崇尚三代同堂的東方國家而言,卻是個行之已久、且理所當然的名詞。
在六十年代的台灣,男性既便已婚,若要與妻兒搬出老家,自組小家庭,那鐵會被鞍上“聽某嘴的不孝子”
如今物換星移,西方國家的年輕人,開始為方便、省錢、省事,而賴巢享受父母的溫馨照料情;
東方國家的年輕人,則欣喜的另組小家庭,讓平日習慣為孩子付出的父母,需得認真調適心理,以舒解空巢期時內心的寂寥與恐慌。
我家女兒,現在就在期待大學的住宿生活,
因為她的媽媽,我除了提供免費吃住以外,其他全得靠她自己打理,住家裡與住外面對她而言,都差不多啦!
對我而言,她早晚得離開我,所以早就看開了,不過仍吩咐她,絕不可在外惹是非回來讓我煩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