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的世界是個急遽變動的世界,隨著科技文明的日昌月異,很多前人認為不可能改變的事件,現在都因為科技的介入而變成可能,並且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其中人工電子耳的研發對聾人帶來便利性,但是不可否認的也為聾人文化帶來的甚大衝擊。
《無聲的吶喊》在六年前發行時,曾得到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導演不帶個人批判,很客觀的用記錄影片的角度,藉由一對兄弟---哥哥的家庭是聾人家庭,弟弟是聽人家庭,分別為他們的聽障子女是否該裝置人工電子耳而各有不同的見解與擔心,兩個家庭除卻擔心手術的安全性,聾人家庭的兄嫂更擔心女兒裝了人工電子耳以後,未來在生活與學習、價值觀……等,會與聾人文化有所脫節與疏離,因而是否為自己的聽障兒裝置人工電子耳問題,在兄弟、妯娌、父母之間因觀點不同,引起很大的討論、爭議與衝突。
影片中,隨著聾人夫婦訪視聾人社區,看到聽障兒在聾人社區裡接受教育與生活是如此的自信與自在,也分別看到了不論是聽人家庭中的聽障兒、抑或是聾人家庭的聽障兒裝置人工電子耳,這些小孩而在語言學習、生活適應上都有不錯的效果,當然也因為走訪了裝置電子耳以後的語言復健機構,瞭解聽障兒語言復健的過程與療效。除此外,在影片中也看到了在聽障者的聚會裡,就捍衛聾人文化的觀點,他們態度一至的堅決拒絕人工電子耳,他們擔心隨著日益精密的電子耳研發,聾人文化將會被摧殘殆盡,甚而消失不存在。
因著與聽障朋友長期交往,我可以感受聾文化的優美,也了解聽障朋友在主流的聽人世界裡是一群有能力的弱勢族群,更可以感受家有聽障幼兒的家長的焦慮、無助與憂傷,為人父母者盡心呵護她們的幼兒,傾家蕩產再所不辭的想為他們的聽障兒找回失落的聲音,讓孩子有著明亮的未來。只是,我擔心的是任何置入性的手術,過程中都有它的風險,且電子耳本身是屬精密的電子機具,必定有使用期限,當使用多年後機具損害時就得再開一次刀拿出,而每動刀一次,就又得面臨新一次的手術危險威脅,行筆至此,心中有著不忍與疑惑:到底孩子從幼兒到老邁的生命旅程中,將需歷經多少次手術來換置人工電子耳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