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生各階段境遇的改變,我的守歲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有時很熱鬧,有時很孤獨。
父母健在時,家裡雖不富裕,但一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和樂景象,至今對我仍是有著深刻的印象與懷念。
每年除夕的前兩三天,父親就都自己一個人在市場擺攤賣布,母親則在家忙裡忙外的張羅著過年的一切吃的、用的。母親在忙,我們家姊妹也沒得清閒。比如,為了準備母親炊煮年糕用的糯米糰,我與長我十歲的姊姊得到鄰家借石磨研磨糯米漿液,我負責舀米加水放到石磨裡,而姊姊則負責推動石磨。
左營舊村落有一年包兩次粽子的習俗,一次是在端午節,另一次則是在除夕前一天。母親包的粽子又大又好吃,雖然她很有耐心的教著姊妹三人,姊妹手巧一學就會,可不知怎地,任憑我怎麼學都學不會,若不是沒菱沒角,就是被母親笑:「包那麼小,怎好意思拿去送朋友?」所以包粽子的事前準備工作,如煮粽葉、洗粽葉,理所當然就落在我這個百無一用的讀書人身上。
父親酒量好,喜歡喝但不貪杯。只有遇到民間節慶,母親買酒祭神時,他才託祭拜之福而有酒喝,他總是一天一杯,一瓶酒分好幾天才喝完。
高三那年的除夕,會陪父親喝一杯的二哥去當兵,不忍看父親對月獨酌的孤單模樣,我自告奮勇的:「阿爸,我陪你喝一杯。」
陪父親喝著祭拜用的米酒頭,真的是很辣很燒喉。我人生的第一口酒是皺著眉頭喝下的,不過父親卻因有我陪,整個人的神采因高興而亮了起來。
從此後,每年除夕的年夜飯,父親都會要我陪他喝一杯,就這樣陪著陪著,喝著喝著竟也練就我一身的好酒量,只是在外我滴酒不沾,所以朋友都不知我很有本事喝酒。
自從父母過逝後,我喜歡留在台中自己買的房子過年。因為喜歡朋友,加上在母校服務過,所以每當過年過節,我家就成了外出遊子們--如僑生、外籍生,理所當然的聚會所,熱鬧的情景是可想像的。
一人準備一道菜,不會烹飪的人負責點心、水酒飲料,女主人的我只需負責洗碗及善後收拾的工作,他們總是說:「勞作第一名的,洗碗沒人比妳強,今晚的洗碗、拖地全看妳了。」真的,在東海我當了一年的小工,三年的工頭,總共在餐廳洗了四年的碗盤,所以說起洗碗當真沒人比我強。
有一年很瘋狂,因為朋友中有人竟在守歲的年夜裡,渴望想吃燒餅、油條配豆漿,於是大夥兒七八人決定實現他新年度的第一個願望,在凌晨三四點自東海別墅對面的理想國徒步走到台中市區,走了二個多小時的路程,就為滿足朋友想喝一碗豆漿、吃一套燒餅油條的心願。
有了孩子,成了單親媽媽以後,一切以孩子為主,為了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溫暖、熱鬧,我選擇搬回高雄,購屋與妹妹為鄰。每年孩子都會隨姨丈去鄉下畜牧務農的阿嬤家--妹妹的婆家過年,所以連續有好幾年的除夕夜,我都自願留守報社校對組值班,若不是帶著漫畫書,就是帶武俠小說去報社。
平日報社辦公室煙霧瀰漫,趕製版的、追打字稿的,總覺得滿滿一屋子人走來走去的,很是緊張。惟獨過春節的時候,因一天只出一張報,所以偌大辦公室只留少數幾人值班,很安靜、很清閒,真的是去喝茶看書報的好日子。
開了店做起生意以後,孩子依舊年年去阿嬤家過年,除夕夜我照舊年年邀單親姊妹一起上餐廳聚餐、敘舊、彼此支持、互相加油。
雖然寒假春節期間是書坊的大月,但我卻不想整日守著書坊,所以每天都給自己放半天假,去年過年的五天假期裡,我很滿足的自己一個人共去看了十部電影。
今年是女兒的大學聯考年,元宵節的隔天她就要參加學測,為著順利考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現在女兒每天埋頭苦讀、練琴、打工,早早出門晚晚歸,比王永慶、阿扁總統還忙,每天回到家都已過晚上十一點半了,她的辛勞看在我這個當媽媽的眼裡,真的很心疼。
為了不增添她的麻煩,我正努力的克制過年出去走走的心,今年我只想安靜地陪著她,所以今年母女很安分的哪裡都不去了。
【照片出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ainn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