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2 00:42:24| 人氣1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點石成金---土壤微生物堆積產生小金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點石成金---土壤微生物堆積產生小金粒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Frank Reith教授及其同僚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指出土壤中的細菌會將它們周遭土壤中溶解的金分子析出,然後將這些金分子堆積在它們周圍,因而促成土壤中金子顆粒的形成。(Reith F. et al, Science, Vol. 313, no. 5784, pp. 233 – 236, 2006)

許多微生物具有轉化金屬分子的能力。實驗室中的研究發現,土壤中的細菌Bacillus megaterium, Pseudomonas fluorescensc和Bacterium nitrificans等可以把固態金屬的金轉化成可以溶解在溶液中的金分子。而一些細菌,例如放線菌(Actinomycetes),古菌 (Archaea)和真菌(fungi)等則會在實驗室中將溶液中一價或三價的金(Au(I/III))析出。先前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觀察到,有些細菌會把溶液中對它們有毒害的溶解的金分子轉化成金屬金,不過Frank Reith等人士首次直接找到大自然土壤中的細菌會堆積產生金粒的直接證據。

在澳洲相距3400公里的兩個地方,這些澳洲科學家搜集了一些土壤中的金粒子,其中80%有生物殘留物。他們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共軛聚焦立體雷射顯微鏡(confocal stereo laser microscopy)、核酸DAPI染色和X光分析,發現在金粒子表面上有細菌的生物膜(biofilm)和黏液(slime)。經過分析DNA (16S ribosomal DNA),發現這些生物膜和黏液可以追溯到三十種的細菌,其中有許多細菌不存在附近的土壤中。而這些細菌中最常見的細菌是Ralstonia metallidurans。Ralstonia metallidurans對重金屬很有抵抗力,可以在含有mM濃度的Ag(I)、Zn(II)、Cd(II)、Co(II)、Pb(II)、Hg (II)、Ni(II)、或Cr(VI)的溶液中存活。Ralstonia metallidurans在實驗室中可以將溶液中的重金屬析出,轉變成固態金屬。因為溶解的重金屬分子對微生物有毒性,因此細菌等微生物要將這些溶解的重金屬轉變成無毒性的固態金屬。細菌轉化黃金也是相同道理。溶解的黃金分子對這些細菌有毒性,在實驗室中的研究發現溶解的黃金分子( 50 micro M AuCl4-)會抑制這些細菌的生長,但細菌會將這些黃金分子轉變成固態金屬的黃金,生長速率也就能隨著溶解的黃金分子減少而增快。在土壤中也一樣,黃金有害細菌生長,因此細菌會將鄰近土壤中溶解的黃金分子析出,堆成小金粒,但是細菌本身並無法製造黃金。細菌將溶解的黃金分子析出的機制還不明朗。不過這些科學家相信在過去長久的地球歷史中,細菌可能協助製造了不少金礦的蘊藏。

褚志斌 (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台長: 王建明郭泓志 Go! Go!
人氣(1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科學新知 |
此分類下一篇:物理學家證實聲子在高溫超導體中有作用
此分類上一篇:用果糖合成石化原料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