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既有型式作不同表現,這是設計手法之一,不算復刻,上圖為利用 Eames LCW 為形體,表面綴以民族風紋飾
這個就非常搞笑了,把 Eames 的小鳥跟 Moooi 的動物燈系列的概念結合在一起,或許可稱之為【新舊經典相遇的 hybrid 】,但它也不算仿冒,只是會讓你有:X,這也行的感覺;麥克雞不禁想,真要惡搞,乾脆再拿去火烤一下,把 Maarten Baas 也一起拖進來,來個烤小鳥系列,比照韓國 PSY 取名 台灣 style 不一定還能 kuso 到米蘭展咧。
【續上文】
對於家具樣式的保護其實是很近代的概念,話說1950年代美國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繁榮與興盛,隨著購屋潮與新生活型態的興起也帶動了民眾對於新樣式家具的需求,Eames,Harry Bertoia,George Nelson,Saarinen,野口勇都在這個時期展現了他們旺盛的創作力,每當一有新款式推出造成流行之後,類似型式的家具便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現在仍可看到許多類 Tulip chair、Eames lounge chair 的美國老件,大約就是這樣時空環境下的產物,曾看過50年代美國一個關於家具仿冒訴訟的判例的最終判決是:『憲法保障民眾有權利以更便宜的價格取得樣式高雅的家具。』,言下之意就是仿冒有理就是了。
這樣的判決結果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或許很難理解,但如果以成衣業為例,似乎又有不同的觀點;快速複製來自 High-fashion 的潮流趨勢正是 Zara 的成功要素!!即使為此 Zara 必須支付每年數千萬歐元被控剽竊創意的法律訴訟費用,但剽竊創意的道德疑慮並沒有阻止 Zara 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連鎖成衣品牌,甚至愈來愈多一擲千金走在潮流尖端的明星名媛,不僅不以穿著 Zara 這類平價連鎖成衣為杵,甚至還以混搭 Zara、H&M 與其他高級成衣來證明自己的好品味!
『啊!麥克雞啊!你別再講了,你前面才說陸仿山寨是不受主流認可的流寇山賊,但一下又說混搭是高尚好品味,你到底是站在哪一邊?!』,我似乎聽到許多人在螢幕前面吶喊著。
當你從連鎖成衣店裡買下一件相當於原版價格1/50的類 Chanel 經典軟呢外套的時候,即便你從未親眼、親手感受過 Coco Chanel 女士的傑作,你心裡也一定很清楚,它的質材織工內裡垂墜感等關於 Coco Chanel 女士所創造出來的那些華美高貴的標準當然不是你身上的那件可以稍相比較的,而它也應該沒辦法跟你相伴一輩子,或是讓你每次穿上它都因為它的美好品質而感到備受寵愛亦或心曠神怡,但你無從選擇,或是你根本不 care,因為你無法,也無意負擔 Chanel 維持高貴形象的行銷與頂級手工作坊的鉅額費用,只因為你喜歡它的 look,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心路歷程。
這裡讓麥克雞貢獻一個自己的故事,十幾年前當麥克雞為了選沙發推門心儀已久的進口家具店,還記得遠遠就望見它就放在二樓落地窗前,午后的陽光斜映在沙發上,一點不誇張,一張造型簡單的L型沙發竟可以有氣質到讓忘性甚佳的麥克雞在十幾年後仍然記憶猶新,原本還擔心歐美尺寸座深太深(97cm),試坐後發現即便是160的身高也是非常的剛好,問過報價,呵呵,不意外的,價格與它的外表同樣令人屏息,默默的離開家具店,心裡OS:”女神”果然不是我們升斗小民可以高攀的哪,這次該是無緣的邂逅了。
正好設計師朋友介紹平時有在合作的訂製家具廠商,賓果,才提廠牌款式,馬上拿出原廠型錄比劃,廠商說這款沙發它們交過好幾組,算是熱銷款,比例線條拿手到不行,甚至主動建議將97公分 的座深改為適合東方人體型的90公分,哇,果然非常之專業呢!當時心想,樣式如此簡單,以台灣家具廠的實力應當不是難事才對,當晚選好布料後便滿心期待交期的到來。
數週後,沙發送來家裡,就定位後未及細細打量,滿心的期待便立刻被嚴重的失落感所取代,屏息成了倒抽一口冷氣,不只映入眼簾的比例、線條、澎度和原廠的”女神”差距甚遠,連考量了東方體型的舒適度和坐靠墊的支撐度都遠遠無法和原廠相比,這下可好,醜女迎入門可該怎麼悔婚。
在這裡我就要非常感謝當初這間訂製家具廠商的成全,老闆在當時商討下定的時候非常自信的拍胸?:如果做好覺得比例不對不好看,退給我沒關係。而後他也非常阿莎力的實踐了他的承諾,就這樣,我們還是走回最早的那間進口家具店,用半年的薪水加上超過半年的等待買下我的第一張進口沙發。
如今超過十年,在兩個小朋友的蹂躪下,即使布套,連同椅身的椅套都已拆洗數次(因為覺得乾洗洗不乾淨,所以還是自己用洗衣機洗的!),它的線條鬆緊度、椅墊的澎度都和當時買入時差距無幾(麥克雞很怕看到沙發用了一陣子之後布套鬆垮垮的樣子),我們一致認為,這麼多年不走味的賞味期,比起表現慘澹的共同基金,這是我們十幾年來最好的投資之一。
之前麥克雞也寫過一篇 陸仿與丹麥 Fritz Hansen 原廠生產的 Series 7 椅 的差別,兩者的相似之處只有”乍看”之下類似,但兩相比較之下其細膩程度簡直不可以道里計。
當然每個人的要求與感受程度不同,又或者 replica 的相似度就如同A拷、B拷的 LV、Gucci 也有功力高下之分,再者,某些行之有年的設計眾家廠商”琢磨”了這麼多年,差異可能已經小到很難辨其正仿,例如 Knoll 出品的 Bertoia 的 diamond chair,某些比例甚佳的復刻可能只能從焊點看出一點端倪,又或者是 Mies、柯比意家具的復刻,只要不是太粗製濫造,你硬要區分原廠 Knoll、Cassina 的版本跟其他義大利廠商生產的版本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奇形怪狀,個人覺得真的意義不大(當然,如果你對家具並不熟稔,又有充足的預算,原廠是確保你獲得最原汁原味設計的最佳選擇)。
如果是這種情況,到底我們該不該花數倍的金額(以 Knoll、Cassina 跟其他廠牌相比)去買血統純正的的正品?那就留給個人評斷了;幾個月前的 Elle Decoration 上有則廣編講的是新出版的 two-tone 雙色 diamond chair,對一把要價1647英鎊的 diamond chair,附註文字是這麼寫的:die-hard fans can add to their collection. 是啊,如果一張看起來沒有甚麼、其實也真的沒有甚麼的金屬網椅(麥克雞的意思是,以這張椅子所牽涉的工序和技術難度,除了品牌價值外,我真的看不出任何可以開價到1600英鎊的原因),既然如此,那真的也只能賣給 die-hard 而且多金的粉絲了。
現在的資訊都非常流通,怎麼做個聰明的消費者,並在各自認定的道德標準上做最划算的選擇,就留給睿智的消費者自己去衡量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