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m/j/mjl239/content/20030311/14/2416027.jpg)
我,再度站在一個山坡頂,同樣地,我摘下雪鏡,先咒了句國罵,然後抬頭看著藍天白雲,暗暗地跟老天說了句:「老天爺啊!我知道錯了。歹路不可行,我不該進入黑道的啊!」
今天,我們到的是Hunter Mountain。原本預定走的87州際道路在某段施工封鎖,害我們轉了一個叉路後,就不知道繞到哪兒去。等到我翻遍地圖,終於找到替代道路,且到達目的地時,已經將近11點了。
雖然趕著買票租用具,等全部搞好,已經接近中午。另一組從New Jersey出發的同伴已經到了許久,等不及我們,已經滑了好幾趟。
由於我們用的是之前在別的滑雪場買的比較便宜的聯票,所以換購得的纜車票(註一)只能滑低山腰的雪場滑道。如果要到另一邊的高山腰滑道,得加錢升級。
低山腰的滑道雖然是藍黑綠一應俱全,但是都很短,也不會很難。所以滑了幾次後,我就偷偷地跑到高山滑道那邊的纜吊車去排隊。大概是因為人多,工作人員也沒時間一一查票,我順利地搭車上了高山滑道。
下了纜車,正好看見兩個同伴在標示滑道的看板前研究路線。
「我們要滑這邊。」同伴指向其中一個滑道。
「等等,那邊沒有藍線(註二)啊。」我懷疑地說。
「不是藍線,是黑線。」她笑著點頭。
「啊?真的啊?」我還真有點驚訝,他們的技術跟我是差不多的,就要挑戰黑線?
同伴蠱惑地說:「走啦,老是滑藍道沒意思了,這只有一小段是黑道,之後就是藍線了。」
「那段黑線不是纜吊車經過的那段吧?我剛剛從上面往下看,很可怕耶!」我有點心動,但是也擔心走入歧途。
「應該不是吧...這只是一個diamond的。」同伴用雪杖(註三)指著看板上的地圖說著。
好吧,看看時間已不早,反正是最後一趟了,應該做點不一樣的倒是。
等我們滑了一段緩衝段,到了那條被命名為「Hell's Gate」的滑道起點,我們馬上知道這個名字取得好,地獄之門!
這一段約150公尺近60度的直線斜坡,終點是個緩坡轉彎,就算是直衝下去不減速,頂多是在斜坡終點衝上山壁,不會掉下另一邊的懸崖。
看說起來很簡單...才怪!
嚴格說起來,滑雪易學難精。其中最重要的障礙,是滑雪者心裡的害怕。
我第一次滑雪時,在那個讓我摔個不停的滑道上,我就看到一個剛開始學滑雪的女孩子以高速直衝下那條藍線滑道,沒有停滯或摔跤,非常漂亮地滑下山。喔,你問我怎麼知道她是剛學滑雪?因為我想一個有經驗的滑雪者,不會雙手舉著撐竿在空中亂揮舞,而且一路不停地尖叫救命。
由於雪靴(註四)把我們整個人緊扣在雪板(Ski)上面,你只要重心壓低,其實是很難摔倒的。
這個,是理論。
剛開始滑雪的人,大都是身體往後坐下摔倒的。理由很簡單,一旦速度增快,心裡一害怕,我們會退縮,身體往後壓低,想說這樣可以減速,但是重心一往後移動,就會失去平衡而摔倒。
「重心往前!往前才能控制,也才能煞車減速!」我彷彿又聽到當初上課時,那教練的聲聲叮囑。
是地!真正要煞車,是扭轉雪板的方向,使之與下坡的方向平行,並且雪板側面和地面保持一個角度,就像溜冰刀一樣,用刃面去刮地上的雪,就能減速。同時,行進的方向也會偏轉,就不會一直往下衝。
但是我們身體的自然反應,想減速時,就是會往後。所以說,滑ski是種反自然的身體運動,這就不是那麼好學。
剛剛說的那位奇女子,就是因為她重心沒移動(嚇得不能動?),所以沒摔。不過,這情形只適用於直線滑道,一旦要轉彎,是一定要移動重心的。不過,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說,只要不害怕,咬著牙直線滑下去,其實不大容易摔倒。
說的比唱的容易。
站在陡峭的斜坡頂往下看,想要不害怕,還真難。
至少,我做不到。
我的技術雖然應該足以應付這樣的滑道,但是今天雪況不好,地上的雪很icy(註五),很多地方清晰可見露出的底下冰層。滑這種結冰的滑道,我沒把握能控制得住速度。控制不住速度,就會慌亂害怕,容易失去平衡。
上次挑戰黑道,我就是在一塊比較icy的地方出差錯,摔了跤,整個人倒下去。摔倒後本來是該停住的,但是陡斜坡加上冰滑的表面,我不由自主地往下一直溜下去,根本停不下來。我一直翻滾,嘗試要增加摩擦力而停止,但是在冰塊上,哪來的足夠摩擦力?幸好我還抓著一支雪杖(另一支跟我的另一塊滑雪板掉落在我一開始摔倒的地方)我用力地戳入冰雪中,好不容易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這個經驗,讓我對icy的滑道表面很感冒。
今天,偏偏又是icy的雪況,這條黑道的斜度還更陡,熊熊勾起那不好的回憶。
心裡,不祥的感覺湧起。
同伴也有點慌了,三個人不安地苦笑著,可是,已經回不了頭了。
同伴決定先下去,我則觀望情況。不幸地,他們所作的示範,對我的心理建設只有負面的影響--兩個人是一路摔下去的。
我抬頭看著剛剛滑下來的路線,已經沒辦法回頭了。要下山的唯一方法,就是滑下去,或著是滾下去。
當我躊躇不前,定在那裡的時候,一批又一批的人從我身邊滑過,當然也有跟我一樣看了老半天不動的。最難堪的,是一大群看起來五六歲的小孩子,沒拿雪杖,就直接往下滑,還很輕鬆愉快一路到底!
歷經心理掙扎交戰,又是嘆口氣,該來的還是會來,走吧。
也還好,只不過摔了兩次。
下次,還是不要混黑道的好。
註一:滑雪場賺的錢,不是靠賣門票,而是搭纜吊車的票卷。這是一張標示日期的貼紙,可貼夾在一個鐵絲夾,套穿在雪衣拉鍊的拉環上。在排隊搭纜吊車時,這就是證明。
註二:有關滑道顏色的意義,請參照之前的文章。
註三:Pole,滑雪時雙手拿的兩支撐竿。
註四:滑ski要穿特殊的boots,腳尖和腳跟部分有卡榫可以卡住雪板,而且緊緊包夾住整個腳部,直到腳踝。雖然很難走路,但是能讓你容易用腳踝部份的移動,去帶動ski板而轉彎。
註五:剛下的自然雪很輕軟,摔起來也很舒服。一旦開始融化,會慢慢地結成像剉冰一樣的硬雪,到最後就是冰塊了。因為減速需要用滑雪板側刃去刮地上的雪,而增加阻力。越硬的冰雪,越難刮得動,就越難煞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