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嘉,感觸都好深。
隨著家裡的孕婦們都去醫院生產坐月子,家裡頓時冷清了好多,加上小毅也上幼兒園去了,一向在家作威作福的阿福沒了爭吵和模仿的對象,每天都在家裡一個人玩,有時騎騎車,有時堆堆積木,連最愛看的湯姆與傑利都忘了要看。
這幾天和阿福的相處,也讓我體會到寵溺和大人們的言行,對小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已養成凡事用哭鬧來得到想要的東西的阿福,因弟媳不在沒人可撐腰,阿嬤為了糾正他這種行為,隨時用牌尺伺候,只要他又無理取鬧且講不聽,阿嬤就會打他的腳底處罰他。據我觀察,處罰對鴨霸習慣且自尊心頗高的阿福來說,效果並不好,兩歲多的他,其實聽得懂大人的話,也能分辨對錯,只是過去大人們的姑息,養成他明知道不對還是要做的陋習,短時間要他改,實在很難。
雖然被阿嬤處罰,但小孩子很奇怪,惹阿嬤生氣後,反而會黏著阿嬤,要阿嬤抱抱。
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很有耐性的人,也不認為自己多會帶小孩,但觀察過阿福後,我覺得應該有能讓他乖乖聽話的方法,只欠實際去驗證。
又一次阿福做錯事被阿嬤處罰,正趴在地上哭鬧不休時,我泰然的站起說了一句:「我要出去買東西。」接著往屋裡走,沒兩秒,我便聽到阿嬤和阿福的對話......
阿嬤:「猴~姑姑要出去買東西了,快起來!」
阿福:「鞋子~我要穿鞋子!」
等我穿好外套,拿著包包走出來時,阿福已穿好鞋和外套,自己在戴安全帽,等著跟我出門。
不過光靠『出門』這個誘因來轉移阿福的注意力,稍嫌薄弱了點,想要指使他把玩具收好或乖乖聽話,要有其它的法寶才行。
去外面逛了一圈回家後,阿福一下車就把自己的外套和安全帽脫下隨手丟(丟在巷子裡),我邊停車邊喊他:「嘿~要拿進去放!」
如果只是像我這樣用講的,只會得到他回頭看你一眼,然後完全不甩你,直接跑掉的窘境,通常演到這裡,阿嬤或阿公就會主動來幫忙收拾東西,但我們不能這樣子寵小孩,我停好車,安全帽和外套都還沒脫,走到阿福旁邊,小聲的說了一句:「我有巧克力。」接著,巧克力魔法發揮了強大的效用,這時候,任何的指令,阿福都會乖乖執行,要他把外套和安全帽收好,他立刻收拾的一乾二淨。等到他完成任務回到我面前,精明的他不會直接指明他要巧克力,免得被我發現他的目的,他會向我報告:「姑姑,收好了!」並等著我發放獎品;這就是小孩子天真的地方!但對擁有狐狸般狡猾性格的我來說,若不趁機逗逗他,等將來巧克力魔法對他無效了,那就不好玩了!
「車子呢?阿嬤有沒有說過,車子不騎了要牽回家,放路中間會擋到人家的路。」我指著被阿福丟在巷子中間的腳踏車,邊脫外套和安全帽邊往屋內走。
巧克力魔法除了可以讓阿福聽話,甚至可以讓平時說自己拖不動腳踏車的阿福突然力大無窮,使勁吃奶的力也要把腳踏車推進屋裡。
等到阿福完成所有的任務,並收拾完自己留下的殘局後,我才由口袋拿出一顆巧克力給他;記住,答應要給小孩子的獎勵品一定要給,否則小孩子會記恨,巧克力便再也沒有魔法了!
那,除了巧克力魔法之外,在阿福哭鬧,或吵著非要某種東西時,有沒有辦法和他溝通呢?
有的有的,其實方法很簡單,只是我們都太看輕小孩的理解力,而忽略到這個方法。
愛喝果汁的阿福一看見阿嬤買回來要普渡拜拜用的波蜜果菜汁,立刻吵著要喝,第一天有被阿嬤以『還沒拜不能喝』為由阻止,但隔天早上一下樓又看到,喝不到的痛馬上讓他變本加厲的吵鬧,甚至不顧旁人的阻止,邊拆邊自我催眠的說:「拜厚啊!」為了讓他安靜下來,阿公阿嬤甚至是阿福沒用的爸爸都會任他去,但姑姑我覺得這是姑息養奸,二話不說就把他手中的果汁拿走,他立刻又叫又跳的大哭,還衝進廚房跟阿嬤哭訴。忙得要命的阿嬤為了安撫他,我清楚的聽見了阿嬤說:「哩嗄姑姑共,阿嬤供A賽。(翻譯:你跟姑姑說,阿嬤說可以。)」阿嬤這句話彷彿給了阿福一道免死金牌,阿福得意又著急的由廚房衝出來朝我複述阿嬤的話,於是我說:「姑姑供梅賽!(翻譯:姑姑說不可以!)」此話一出,唱作俱佳的阿福又哭叫了起來,我很鎮定的告訴他:「皆妹拜公公A,哩喝去公公妹喝啥?(翻譯:這要拜神明的,你喝掉了神明要喝什麼?)」有趣的事發生了,阿福那顆大頭似乎運作了起來,開始消化我的話,並稍微安靜了下來。我再重覆了一次我的話,並說:「單拜廖啊都A賽喝。(翻譯:等拜好了就可以喝。)」大概是自覺理虧,且沒有更好的理由能讓姑姑我妥協,聰明的阿福立刻轉移話題跑去玩自己的車,當天再也沒聽他吵著要喝波蜜或是又自己去拆果汁。
跟小孩子講道理絕對不是無稽之談,重點是要讓孩子思考,把問題丟回去給他想。
得不到就哭鬧是阿福慣用的技倆,阿公阿嬤可能會為了獲得安寧而屈服,但姑姑我很閒,我蹲在阿福面前,朝嘶叫哭吼的阿福說:「哩用共A,哩呣共姑姑呣哉呀哩妹愛啥。(翻譯:你用說的,你不說姑姑不知道你要什麼。)」一旁的阿公可能會覺得姑姑頭殼壞去,但番到無法溝通的阿福卻聽懂了,用人話告訴我他想要什麼。既然他肯講,那事情就好解決了。我再問他:「啊哩愛黑妹衝啥?(翻譯:那你要那個東西做什麼?)」問題回丟給阿福後,我看到的是一個心虛到不行的小孩,眼神飄移說不出任何反駁的話和理由來,我再問了一次:「哩愛黑妹衝啥?」原本賴在地上哭鬧的阿福突然一躍而起衝向他的玩具車,接下來再也沒聽他吵著要那樣東西;因為他解釋不出他要那樣東西的理由,也有可能是他發現東西到手後沒想像中的有趣。總之,他思考過。
所以,和小孩子講道理不是不可行,難怪阿福一直很怕跟大姑去散步,因為大姑實在是太會講道理、太會唸了啊~二姑我還算小case!
教導小孩,絕不是一昧的懲罰,而是要讓他思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這也是為什麼溺桑和大姊用喊的,柚子和小毅就會皮皮剉,但眾人連罵帶打,阿福還是番到無法溝通。綜合以上,我的結論是,這全要靠『說教』來教育小孩呀!~
P.S.不管大人或小孩都怕人嘮叨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