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23 21:44:50| 人氣2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同志家庭與異性戀家庭的孩子在發展上無異」不是五五波議題。(2016.12.2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同志家庭與異性戀家庭的孩子在發展上無異」不是五五波議題

同志家庭養育孩子究竟適不適合,引發爭論。資料照片

楊佳蓁/美國曼菲斯大學諮商教育心理與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日前,葉光洲律師在公視的《有話好說》節目中表達了他對同志養育孩子的疑慮,理由是反方與正方都會引用對自己有利的文獻,因此他不知道該相信哪一方。但事實上,這個議題在學界已有高度共識。綜觀過去三十多年的研究,大多數顯示「同志家庭的孩子與異性戀家庭孩子在發展上無異」;這裡的發展,包含了個人心理發展、性別發展、與社會關係發展(Patterson, 2013)。雖然有少數研究指出同志家庭的子女在發展上不如異性家庭的子女,但這些研究在質量上均無法於與前者相提並論。針對這個議題,哥倫比亞大學建置了一個網站 ,收錄與同志家庭兒少發展相關的論文。在78篇收錄的論文中,有74篇顯示同志家庭兒少發展與異性戀家庭孩子無異,只有4篇顯示前者發展較差。除了量的差異外,這些顯示同志家庭兒少發展堪慮的論文亦多有方法上的瑕疵,甚至刊登在劣質期刊中。馬里蘭大學社會系教授Philip Cohen已在其部落格撰文詳述最近三篇文獻(Allen, 2013; Regnerus, 2012; Sullins, 2015)的問題。以反同團體最常引用的Mark Regnerus(2012) 研究為例,其不當研究方法引起的軒然大波最後甚至啟動獨立稽查員的介入。該稽查員最後形容Regnerus研究為「不科學的研究」,並認為這篇文章根本不應該被學術期刊發表;同時,兩百位科學家、臨床工作者、與學術工作者也聯名致信刊登該文的期刊,批評Regnerus的研究瑕疵 (原文見各大學會聯合法庭之友聲明第32、33頁)。更多關於這份研究的批評,可以參考Philip Cohen教授的部落格、Regnerus同事Debra Umberson教授的投書 、以及這個網站再以今年第二場公聽會中,反對同婚方引用的某篇2015年文獻為例。引用者未提供文獻名稱,但根據他們引用的內容,應該是Donald Paul Sullins(2015)的Emotional Problems among Children with Same-Sex Parents: Difference by Definition。一般來說,高品質的期刊會採取匿名審查,且重視品質多於速度,所以會給予審查人足夠的時間審查(至少三週至六週),也會給予作者足夠時間修改(第一輪重大修改約一到三個月),並且不會向作者收取任何刊登費用。但刊登這篇文章的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ociety and Behavioural Science卻反其道而行:審查人身分公開 (這可能導致審查人在審查時有所顧忌)、以快速發表為目標,所以希望作者可以在一週到兩週內改寫完文章,最多不可超過八週(詳見該期刊網站“review process flow”)。最重要的是,每篇文章要收取500美金的刊登費。這會讓期刊與作者之間變得有利益關係—期刊編輯或負責人可能因為有刊登費這樣的誘因,所以降低對研究品質的把關。馬里蘭大學的Philip Cohen教授直接批評這類期刊為"偽期刊 (bogus journal)",是以營利為目的、缺乏嚴謹審查機制的刊物(詳見上述部落格)。反之,根據眾多刊登於知名期刊、顯示「同志家庭與異性家庭孩子成長無異」的研究,美國各大學會陸續表態支持同性婚姻與同志家庭的親權。2013年,美國心理學會、美國兒科學會、美國醫學學會、美國精神科學學會、美國心理分析學會等重要學術組織更共同發表了法庭之友聲明 ,明確表示「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同志父母比異性戀父母不適任,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同志家長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或適應上不如異性家庭的孩子」(見該文件目錄)。該文件並指出影響兒少發展的重點在於親子關係的品質、主要關係人(如:家長)之間的關係品質、以及經濟與各種資源的充足性,但與雙親的性別和性向沒有關係 (p.15)。(詳見拙作《同志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嗎? 從科學角度看五個常見問題 》。)既有研究固然不完美,但綜合觀之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反方往往駁斥這些結論,甚至不願相信上述這樣由多個學術組織共同背書的聲明,但同時又無法拿出相對質量的研究。而反方無法拿出相對質量研究的原因,正是由於從社會科學的論理方式以及既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同志家庭對小孩成長是否有負面影響」已經不是一個五五波議題。雖然顯示「同志家庭不利兒少發展」的文獻質量欠佳,但一般大眾未必了解這些細節,因此容易被反同方引用的少數文獻誤導。然而這些缺乏科學支持的迷思,卻反而可能阻礙兒少的正向發展。以收養機構待出養的孩子為例,顏正芳醫師已於日前的蘋果投書指出台灣目前收養家庭不足的問題。研究也顯示,同志家庭的孩子不但跟異性家庭的孩子一樣可以在學校裡順利升級,而且這些孩子順利升級的機率高於在團體機構(如育幼院)的孩子(Rosenfeld, 2010)。因此,不管是站在同志父母的權利觀點或是兒少福利觀點,將同志婚姻合法化並給予同志相同的親權,都應是受到研究結果支持的合理選項。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