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9 18:00:31| 人氣2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時電子報:懼傳統壓力陸同志覓結形式婚。(2014.05.2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時電子報: 懼傳統壓力陸同志覓結形式婚

「每逢佳節被逼婚」的大陸同志族群,在開放程度不如台灣,社會壓力、傳統束縛更為沉重下,發展出男女同志組合的「形式婚姻」、尤其盛行於大城市的同志圈,並有眾多專門配對媒合的交友網站平台,亦吸引部分台灣同志登錄尋覓形婚對象。

在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獎助下,台灣實驗電影創作者陳鶴碧走訪大陸各地女同志,期盼「用文字及影像描繪中國同志族群圖像」,觀察到大陸家長基於升學壓力,不容許求學的孩子「早戀」(談戀愛),一旦子女進入社會,卻催著趕快結婚;也讓同志族群衍生出「形式婚姻」,以及「同夫同妻」(同志夫或同志妻)現象、問題浮上檯面。

結婚目的在於離婚

陳鶴碧指出,大陸同志圈相當普遍的「形式婚姻」、又稱「互助婚姻」模式,對同志而言是件「喜事」,結婚目的往往在於離婚,先結婚藉此向家人親友有所交代,證明本身性向「正常」;將來離婚後也可用「走不出婚姻傷痛」為理由,保持單身不婚。

號稱大陸「最早、規模最大、最專業」的形式婚姻網站,「中國形式婚姻網」所公布註冊人數超過36萬人次,並已促成43742對形式婚姻。網站跑馬燈上也以醒目紅字,不斷秀出一條條「恭喜某地某會員達成形婚」喜訊。在大陸「流浪」期間,陳鶴碧即遇到一位女同志穿上白紗,其同性伴侶歡喜地在旁協助這場「形式」婚禮進行。

網路上的「台灣形式婚姻網」,連上後仍是「中國形式婚姻網」,據估計該網站20至40歲的台灣女同志會員超過400位,同年齡層台灣男同志會員則僅20餘位。陳鶴碧表示,台灣風氣較自由開放,晚婚乃至不婚族相當多,形式婚姻從未成為同志圈的熱門話題。

對傳統的無奈抗爭

大陸同志的婚姻現象以年齡為臨界點,70年代前大多數仍選擇維持傳統婚姻;70至80年代初經由妥協,創出「形式婚姻」與「四人婚姻」(由一對男同志與另一對女同志,共同生活於一個屋簷下)。對此陳鶴碧認為:「必須跨越道德批判,用一顆柔軟而且開放的心」,才能真正認識並且理解大陸的同志族群。

大陸研究同志議題的專家張北川教授指出,形式婚姻為大陸同志身處變革時代,針對傳統文化造成的無奈,表現出的一種抗爭,具相當程度的積極意義,雖然如此的婚姻多以破裂收場。


此新聞來源為:中時電子報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