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19 19:43:49| 人氣7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國/同志家庭】20130512‥世界新聞網:兩個媽媽、幸福加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題報導》兩個媽媽 幸福加倍
本報記者/羅旦兮
May 12, 2013 06:50 AM

周四下午,小學三年級的林Megan放學後,由媽媽帶著到同學家,準備上中文課。九歲的Megan留著妹妹頭,有雙柳葉眉,在同學眼中是個「愛穿裙子、愛漂亮」的小女生,但她的家庭有點不同,她有一個「媽媽」,還有一個「媽咪」,她出生在一個同性家庭裡。
來自台灣的林娉銘 (Koko Lin)和同性伴侶葉清韻 (Margot Yapp)1996年在舊金山農曆新年大遊行上認識,2002年她們在雙方親人和200多位朋友的見證下互換誓約,隔年兩人決定要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0年的統計,有不少同性家庭家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孩子,其中女性組合的同性家庭,擁有孩子比率占所有同性家庭的33%,男性組合的同性家庭則占22%;2005年全美約有27萬300多名小孩子在同性家庭長大。


◆一個是媽媽 一個是媽咪

「我一開始就想要個女兒,」林娉銘說,女同志擁有孩子有許多方式,最主要的一個是領養,一個是找人捐精,自己生。葉清韻的弟弟得知姊姊想要有孩子主動捐精,「但我們試了好久都不成功,那時還想,是不是得去領養?」2003年林娉銘受孕成功,兩人開心極了,林娉銘記得懷孕期間她既不孕吐,也沒有孕婦會有的不適,「小Megan在肚子裡很乖,」但臨到生產時,還是讓媽媽吃足了苦頭。

在美國生產通常要求準爸爸和準媽媽列出「生育計畫表」 (Birth plan),像是要不要另一半陪產、誰剪臍帶、要不要給嬰兒餵配方奶、發生意外情況要如何應對等,「我記得Margot填的Birth plan足足有四張紙那麼多。」林娉銘原本計畫自然生產,但在臨盆時出了極為複雜的狀況,生育表上所有可以接受的選項都被否定,最後他們只能遵照最後一項「聽從醫生當時的判斷」,剖腹生下Megan。「我很感謝媽媽和婆婆在我生孩子時,分別從台灣和馬來西亞飛來幫我坐月子,」林娉銘說,Margot的父親原本堅決反對她們生孩子,但Megan出生後「他是最寵孫女的爺爺」,舉凡院裡的樹屋、臥室裡的娃娃屋、小書桌,都是爺爺自製,足見Megan在家中備受寵愛。

「我們跟一般家庭沒有不同,家裡最容易引起兩人口角的是怎麼教育小孩,跟家長性別沒關係。」林娉銘出生成長在台灣傳統家庭,「是那種過了幾點就要上床睡覺,飯前不可以吃零食等很多教條下長大的,」而葉清韻來自的父母雖然住在馬來西亞,但早期留學澳洲,受西方教育,思想和觀念也比較洋化,「他 (葉清韻)覺得小孩子不用管太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林娉銘覺得小孩子需要從小管教,兩人往往這些生活瑣事爭論,「不過雖然我管的比較多,但相比之下我看起來比較溫和,Margot看起來比較嚴厲。」

林娉銘說,她和Margot都是穿著隨興,不重視打扮的人,「但不知為什麼,Megan一出生就知道要愛漂亮,」Megan對兩個媽媽在「老海軍」 (Old Navy)買的T恤短褲不屑一顧,最愛的是Uncle(Margot的同性戀弟弟)幫她買的服飾和打扮,「別人擔心在同性家庭長大,性向會不會受家長影響,我看Megan跟我們兩個一點都不一樣,我才覺得奇怪咧!」現在Megan快要九歲,每天早上和女兒都有一場拉鋸戰:「她硬是要每天穿裙子上學,冬天或下雨都不改,不然就不出門,」林娉銘笑說她現在擔心的不是女兒性取向,而是「這麼小就這麼愛漂亮怎麼辦?」


◆華人同胞 當街謾罵

「在Megan出生前我們已經討論過,Megan成長期間可能會遇到與其他小孩不一樣的問題,」林娉銘是全美最大同志組織Our Family Coalition的成員,長期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各種同志議題,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家庭,也常常帶著Megan到各家串門子、參與同性議題的活動。對小Megan來說,一個家裡有兩個媽媽,或是兩個爸爸,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是我們又不希望Megan只認識同性家庭,也希望她了解同性家庭雖是常態,但社會還有其他不同面貌。」

林娉銘為了Megan擁有健全的教育和觀念,主動擔任學校義工,時常邀請Megan班上同學家長聚餐,讓原本對同性家庭心生疑慮的家長,在林娉銘刻意製造的聚餐場合中了解「同性家庭和普通家庭沒什麼不同。」林娉銘個性開朗大方,有時愛作怪的個性很容易就與小朋友打成一片,Megan的同學還曾羨慕她「妳有兩個媽媽,我只有一個。」林娉銘說,小孩子對事物接受包容度大於成人,也容易接受不同的觀念,因此有時反而是小孩子回家「反教育」其他家長,認為「家庭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或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他們都是一家人啊。」

林娉銘住在華人比率相對較小的舊金山灣區,對同性家庭接受度高,「反倒是有次在舊金山的華埠,遭受到同文同種移民的惡言相向,讓人始料未及。」有次葉清韻一家三口到舊金山華埠買菜,正要停車時一位廣東婦人搶著進了停車格,林娉銘原本要與對方爭論,婦人便以不屑的眼神看著林娉銘兩人說:「我知道妳們是什麼,Shame on you!」然後開始辱罵。林娉銘愣住了,因為成長以來她從未因自己的同性戀身分遭受其他人歧視眼光,「沒想到得到的最大傷害,竟然是來自象徵自己家鄉的中國城。」事後母女三人坐在車上痛哭,她至今想來仍時激動不已。


◆每個家庭都與眾不同

愛爾蘭和蘇格蘭混血的瑪雅 (Maya Scott-Chung)七歲時就立下志願:「我以後要當媽媽!」但是在高中時,她愛上一位女同學,也發覺自己的同性戀性取向,「那時我以為,我恐怕不能實現我想當母親的願望了。」後來瑪雅交了第一個女友,發現女友有一對同性戀媽媽,加上看了一部同志紀錄片「Choosing Children」,記錄數對同志家庭撫養小孩的過程,讓她知道「原來我可以做我自己 (同性戀),也可以有小孩。」

1997年瑪雅參加當地亞太裔同志組織舉辦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在那裡,在舊金山消防局工作的華裔與墨西哥裔混血的梅白 (MeiBeck Scott-Chung)那天穿著消防員制服出席,瑪雅一見鍾情,兩人從朋友變成了戀人,2004年Luna出生,足足有9磅13盎司重。

「每當有人問我,出生在同性家庭的小孩,會不會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我都會說,每個家庭都是與眾不同,只要小孩感受到足夠的愛、關懷與保護,有好的教育,好朋友和健康的身體,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雖然每個家庭都不同,但Luna的家庭特別不一樣,除了有國際混血的血統,同性家長中的梅白是位變性人。「Luna出生時我們本來想讓她叫我們Mommy和Baba(爸爸),但她上幼稚園後,聽了同學怎麼叫自己父母,後來就改口叫我們媽咪和爹地。」

瑪雅與林娉銘持相同看法,認為小孩子對事情的接受度比大人高很多,有次她聽見Luna和班上同學形容自己父親的對話:「我的爹地看起來像男生,但其實是個女生,」同學想了想,回她說:「那我的爹地就是看起來像男生,其實也是個男生,」然後兩人蹦跳著去玩耍,完全不覺得這兩種「爹地」有什麼不同。

Luna是個文靜的女孩,有點內向,非常喜歡閱讀,很小就展現智慧。瑪雅記得有天她在和Luna解釋她的生肖 (猴子)和象徵追求公平正義的星座 (天秤座)時,Luna轉頭問她「什麼是公平 (fairness)?」瑪雅說,她還沒想到怎麼解釋公平,於是想先解釋什麼是「不公平」,沒想到Luna立刻說「我知道什麼是不公平」,「美國有44屆總統,到現在只出了一個非洲裔總統,這就是不公平。」天真卻睿智的回答讓瑪雅半天說不出話來。


◆借精生子 難煞人

瑪雅說,他們兩人都很想有個家庭,曾討論過如何做一對好家長,還一起去上親子課,但是直到2002年,生子之事才終於有一點點進展。瑪雅說,兩人曾考慮領養,也想過將梅白的卵置入瑪雅的子宮受孕,「可是對那時的技術來說有些困難,費用也太高,」於是她們轉而尋求精子銀行幫忙,「我們兩人都是混血身,也都希望下一代能有我們的種族血液,」她們一開始就把目標鎖定在華裔和墨西哥裔混血的精子,但找了半天,「整個精子銀行只有一個中墨混血。」

最後她們決定找認識的男性朋友幫忙。瑪雅在舊金山一間生育中心工作,她對「借精」格外謹慎,「我看過太多對不孕夫妻向朋友或陌生人借精/卵,孩子生下後,捐贈者的長輩跳出來要求撫養權。」她不但希望自己的捐贈者願意主動放棄父權和撫養權,也希望對方家庭了解她與伴侶的特殊關係。後來經朋友介紹,她們認識了中、西混血的包丹尼 (Daniel Bao),包丹尼是位男同志,他的母親了解自己孩子性向,雖然包丹尼自認不是當爸爸的料、捐精後就主動放棄父權,但包媽媽仍樂見多一個有血緣沒親緣的小孫女。

「那時我年齡已經不小,很害怕沒辦法實現當媽的願望,」當年已37 歲的瑪雅前兩次流產告終,第三次終於成功,曾受過生產訓練的瑪雅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家中產下Luna,「Luna出生時就躺在我的臂彎,小小的,」梅白說,他握住女兒的手,女兒就睜開眼睛看著他,「我心裡只有一聲『哇!』滿滿都是感動。」

她們給她取名為「露娜. 李玉蓮. 吉林罕. 史考特-張」 (Luna Lee Yulien Gillingham Scott-Chung,音譯)。長長的一串名字顯示了她的背景-有媽媽瑪雅的愛爾蘭和蘇格蘭混血,梅白的華裔和墨西哥裔混血,也有生父包丹尼華裔和西語裔的混血。


◆是父親 也是母親

19年前來自台灣的陳子良和出生在芝加哥的Staurt第一次的同志約會,兩人的話題竟然從「你想不想要有小孩」開始。19年後,陳子樂和Stuart在新州建立了「兩個大男人和一個小男孩」的快樂家庭。擁有兩人家族基因的陳愷樂 (Kalani Chen-Hayes)今年將滿十歲,陳子良說:「兩個爸爸的家庭,和一般家庭其實沒有不同。」

台灣正在上檔的電視連續劇「兩個爸爸」描述兩個大男人共同撫養前女友小孩的故事,現實生活中,愷樂也有兩個爸爸。「我叫Stuart 『Daddy』,叫陳子良就用中文喊『爸爸』,不然,叫『父親』他也會回應。」愷樂有一雙黝黑的眼睛,雙眼皮,棕色頭髮,喜歡音樂,正在學鋼琴,也喜歡芭蕾舞,常常跟兩個爸爸回台灣探親,普通話說得很流利。不笑時愷樂看起來像個小大人,笑起來就充滿純真。


◆妹妹當代理孕母

「說來很難讓人相信,但我們第一次見面的確就是在聊要不要孩子這個話題,」Stuart笑說。這可是連異性戀首次約會也很少提起的話題。從台灣來美就讀研究所的陳子良在芝加哥地方報紙刊登交友廣告,在眾多回信中選擇Stuart,展開兩人近20年的交往。兩人擁有相似的志趣、相輔的個性,交往數年後,便決定要有個孩子,組織完整的家庭。

Stuart和陳子良原本想到的是到「可以去中國領養」,因為中國等待領養的女童多,兩人還想好兩個爸爸要如何照顧小女孩長大,然而當時的中國政府不允許同性伴侶申請領養,他們只好把眼光轉回國內,但在尚未承認同性合法關係的當年,申請領養也是困難重重。

Stuart的妹妹得知哥哥的願望,和先生商量後,「出借」肚皮,以陳子良的精子和Stuart妹妹的卵子結合,讓小愷樂能夠擁有兩個爸爸家族的基因。

Stuart的妹妹與先生以飼養水生為業,兩人不打算生養孩子,因此她自告奮勇幫哥哥懷孩子時,讓他們兩人非常感動和開心。Stuart說,由親人擔任代理孕母,為他們省去很多法律上的麻煩。對他妹妹來說,「這只是一個長達九個月的家庭計畫。」Stuart妹妹即使在懷孕中,也視自己為愷樂的姑姑。這位偉大的姑姑每年會探視愷樂一次,姑姪關係融洽。

◆父兼母職 不扮黑白臉

在普通家庭裡,不是爸爸扮黑臉,就是媽媽兇一點,總是有一個比較「權威」,但對陳子良和Stuart來說,他們都是「爸爸」,不但角色平等,管教孩子的態度也平等。

陳子良說,兩人相處十幾年,對彼此個性都很了解,偶爾也會有摩擦,「但是對於如何教育小孩,我們都有共識,就是『兩個人的態度要一致』。」如果兩個家長總有一個比較兇、另一個比較隨和,小孩會知道做錯事要往哪個人身後躲,因此陳子良兩人在管教上會事先溝通,即使有分歧也不在小孩子面對顯露出來。

Stuart是紐約市立大學李曼學院 (Lehman College)副教授,專攻學校輔導教育,對如何教育下一代很有信心,不過他還記得當年為了迎接小愷樂的到來,兩個人特別跑去「媽媽教室」上課,學習怎麼包尿布、給小Baby洗澡、餵食等。由於一直致力於教育,Stuart自認為做「新手爸爸」是駕輕就熟。雖然是「兩個爸爸」,Stuart擅於理財,特別是對愷樂的教育規畫,愷樂平時上才藝班或課外活動也多半由Stuart 接送;陳子良廚藝佳,就偏重在照顧愷樂的營養均衡,打理他的衣服等。陳子良強調,他們這一家的分工在於興趣專長,沒有性別的刻板印象。


◆異樣眼光 坦然以對

「愷樂剛出生時有8磅7盎斯,」Stuart說,愷樂一出生便是全家的珍寶,他的英文名字Kalani即是夏威夷語「從天上、從天堂來的」之意。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父母深思熟慮的結晶,陳愷樂的名字也不例外。Stuart說,選擇富有濃濃夏威夷風的名字,是有原因的。「夏威夷在美國的中間線上,是多元民族薈粹之地,取這個名字之意,是要讓他不要忘記自己的『混合文化』 (mixed culture)。」而愷樂則截取Kalani的發音,「『愷』意喻和諧,『樂』代表快樂,希望他能和諧快樂的長大,」陳子良說。

愷樂三歲時曾回到台灣住了半年,中、英文流利,「我們還記得他17 個月大時第一個會講的中文單字:『爸爸、狗狗、愷愷、派派』,全都是疊字。」也幾乎在同時愷樂開口說英語,但愷樂人生的前幾句英語相比之下實在有點與眾不同,第一次脫口說的英語有「All done 」、「more」、「no way」,Stuart笑說:「我們猜想,這些字組應該都是跟吃有關係吧!」

陳子良說:「愷樂出生前,我們就決定要什麼也不保留地讓他知道他的出生、他的成長環境,讓他更能包容事物的不同面向。」陳子良和Stuart為了讓愷樂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光是為了愷樂上幼稚園,就「面試」了好幾家,不但要和校長面對面訪談,也和幼稚園老師溝通,「有時誤會是從不了解產生,因此事前的溝通很重要。」如遇到母親節或特別活動,兩人也會先向老師了解慶祝內容,或事先先做安排,如果出現任何問題可以立即和學校反映。

但即便如此,不平凡的家庭仍曾給小愷樂帶來一些麻煩。愷樂在小學一年級時愛上芭蕾舞,學得很起勁,卻因此讓班上其他小男生側目取笑,雖然愷樂放學回家不說,但兩個爸爸還是察覺不對勁,找出問題。陳子良說,他們發現後向老師反映,「老師也很幫忙,有次課外活動就帶全班參觀芭蕾舞團的排練表演,讓小朋友們知道跳芭蕾舞不是女生的專利,也有許多很棒的男性芭蕾舞者。」

愷樂從懂事以來就知道自己有兩個相愛的爸爸,爸爸也與他分享姑姑懷他的照片。陳子良熱心社區事務,也很關注社會議題,「從小我就和他 (愷樂)談什麼是LGBT和多元社會的話題,」有時參與公益活動,也會帶著愷樂一同出席。兩個爸爸都認為學校現有的性知識教育不足,自己找來適齡相關書籍,讓愷樂有完整的知識,當被問到「會不會擔心愷樂性向會因為有特殊的家庭環境而受影響」時,陳子良笑了,他說他從小生長在台灣一個傳統普通的家庭裡,周遭親戚都是異性戀,「但我的性向卻沒有依照從小大人教育的方向走,」他認為每個人的性向是天生的,不會因外界影響而被改變。

「我們雙方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清楚這個家庭的每一細節,但往往是陌生人因為不了解投以異樣眼光。」陳子良記得有次與Stuart帶著愷樂回台灣探親,機上有一位年長婦人眼神不斷在他們兩人和小愷樂身上打轉,後來問清楚三人關係後相當驚訝;還有一次愷樂還是嬰兒時三人走在台北街頭,也是一位年長婦女上前要弄清楚家庭情形,「很擔心的問我們愷樂吃什麼長大、要不要幫忙之類,」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華人陌生人,他們在住家附近雜貨商店也曾遇過,已經見怪不怪,就連愷樂面對其他同學的疑惑,也都知道何見招拆招,「我就跟他們說,我有兩個爸爸,他們彼此相愛,沒有什麼不同啊。」


◆同志領養 門檻高

要讓同性家庭真正成為實質上的家庭,一些法律程序免不了,也讓許多同性伴侶在領養子女的過程中嗑嗑碰碰。

LGBT領養兒童目前在全球14個國家是合法的,但美國僅有華府、新州、紐約、加州、康州、麻州、關島等十餘州為此立法,允許同性家庭合法領養子女,

愷樂出生後,父權雖然為陳子良擁有,但是在母親欄位上卻是Stuart 的妹妹,加上當年全美沒有任何一州承認同性婚姻,只能由Stuart的妹妹主動拋棄撫養權,Stuart再以共同家長 (co-parent)的身分提出領養。申請領養後,政府派出社工到家裡進行家庭訪問,做家庭研究和觀察,還要對家裡每個人都採指紋,證明沒有任何人有犯罪前科,「我想如果是一般異性婚姻家庭,可能不需要花那麼多精神吧!」陳子良說。

另一項挑戰是更改出生紙證明,愷樂在北卡羅來納州出生,因此要更改出生紙上家庭姓名得回到北卡州辦理。陳子良說,北卡州從來沒有遇過嬰兒出生紙上要列兩個爸爸、沒有媽媽的前例,陳子良和Stuart還特別為更證出生證明聘雇了律師處理,「幸好我們遇到一位原住民的法院工作人員,對我們的情形很是包容,申請修改的程序相對輕鬆。」陳子良笑說,他們是北卡州第一對申請修改孩子出生紙的同性家庭,「只是出生紙上忘了把『母親』的地方改掉,委屈了Stuart 。」

瑪雅在Luna四歲時,原本想再為家中增添小寶寶,這次卻遇上了麻煩。瑪雅與梅白原本想再次向捐精的男同志友人「借種」,但也許是瑪雅年逾40,一直無法成功,兩人決定找醫生幫忙,「這時我們才知道FDA對捐精捐卵有嚴格規定。」根據美國食物暨藥品管理局 (FDA)的規定,捐贈者必須將精子冷凍並接受篩檢,冷凍通常為期半年,捐精者還須在捐精的一周內接受驗血、驗尿等過程,「想要用新鮮精子是不可能的事。」

當時已經42歲的瑪雅說,除了得等上半年,高額的費用也使她們裹足不前。「光是冷凍精子的費用即達4000至5000元,」梅白在政府單位工作,擁有極好的健康保險,但同性伴侶要生育卻不受保險覆蓋,這讓瑪雅再次感受同性家庭在法律上極缺乏保障。

瑪雅與梅白雖自1996年就開始交往,但直到2008年舊金山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她們才終於可以成為合法的一家人。「我記得同性婚姻合法的那年,四歲的Luna拿著塑膠花在屋子裡跑跳著很開心,我問她在做什麼,她回答:『我在練習當媽咪和爹地的花童』,」瑪雅說,她聽了之後轉身進廁所大哭一場,「原來能夠結為夫妻、成為一家人,不只是我和梅白兩個人最重要的事,也是女兒的大事。」從那以後,瑪雅更熱心為同志議題發聲,「因為我知道,這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在談到這個往事時,瑪雅的聲音因激動有些顫抖,掩不住的是對女兒的濃濃母愛。


◆研究顯示同性家庭子女與普通家庭無異

兒科醫學教授席格 (Benjamin Siegel)和塔夫斯 (Tufts)大學兒童行為與發展學教授佩霖 (Ellen Perrin)4月在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發表文章,他們分析一項長達30年的調查統計,發現沒有證據顯示由同性伴侶撫養成日的孩子,會較擁有異性戀父母的差。

佩霖指出,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是否獲得家長足夠的關懷,在社交上、經濟上有沒有提供健全發展的環境,比家長是什麼性別更加重要,甚至有研究證明同性伴侶結婚後他們的孩子會更健康和幸福。

該學會在英國進行的研究比較了39個女同性戀母親的家庭、74個異性戀的父母家庭、60個由單親母親組成的家庭。結果顯示,不論在情感投入、家長或老師指出的異常行為或生理問題等項目中,都沒有明顯差異。相比之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兒童所出現的行為問題,比有兩名家長的兒童多──不論這兩名家長是甚麼性取向。

美國兒科學會代表6萬個兒科醫生和其他嬰幼兒專家,該學會據此報告支持同性婚姻,原因之一是希望伴侶在離婚後,可以有法律保障的探望權和監護權。佩霖指出,如果同性伴侶分開,須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他/她們對子女的探望權和監護權,「但如果不能結婚,便不能離婚,相對喪失這些權利,孩子就無法獲得完整的關愛。」


新聞來源: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22484296/article-%E5%85%A9%E5%80%8B%E5%AA%BD%E5%AA%BD-%E5%B9%B8%E7%A6%8F%E5%8A%A0%E5%80%8D?instance=ddd2
(建議閱讀原文,內含多張同志家庭照片)

 
2013年一家人到芝加哥遊玩,在著名景點千禧公園的巨型銀雕塑前。(陳子良/提供)
2013年一家人到芝加哥遊玩,在著名景點千禧公園的巨型銀雕塑前。(陳子良/提供)
 
瑪雅(右起)、MeiBeck和小Luna。(Maya/提供)

 

 

台長: →☆ 魅格格 ★←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